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透視教學課件

不同的教學設計觀導致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模型,而教學設計模型又被看作是設計關於心智隱喻的表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透視教學課件,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你。

透視教學課件

 【 教學目的與任務】

透過13周學習,透視學是高等美術專業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理論課,是必修課,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和教學,使學生對繪畫透視原理有個初步的認識,在繪畫和設計中能正確的這一原理進行創作。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對透視學的產生、發展、繪畫方法以及分類有所掌握。透過每個章節的學習和作業訓練來完成課堂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的。本課程透過講解、認識、練習、欣賞、實物實踐來完成整個的教學過程,爲繪畫和設計打好基礎,從而達到教學內容所要求的教學目的。

 【教學原則與方法】

講授、討論:注重直觀性教學,在講授的過程中藉助畫冊、幻燈、錄像、多媒體和教師示範、結合優秀作品分析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透過教師講解理論使學生對透視的發展、概念、運用方法有個大體的認識,其次是老師透過實際操作演示講解和示範等多項工作相集合,使學生對透視有個直觀的認識,在實際操作中讓學生知道各種原理的運用方法和製作方法,分辯出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誤的。那些是在透視中常犯的毛病和忌諱的東西,透過對學生對作品的分析,對作業的完成來提高學生的繪畫透視水平學生透過每個章節的作業練習來掌握和熟練所學習的知識,有什麼問題及時在給學生作業中解決,

 【教學內容】

 (一)、透視學的基本概念

“透視學”是繪畫活動中的觀察方法和研究視覺畫面空間理論和繪畫相接合的學科。透過這種方法可以歸納出視覺空間的變化規律。客觀物體佔據的自然空間有一定的大小比例關係,然而一旦反映到眼睛裏,它們所佔據的視覺空間就並非符合原來的大小比例關係了。正如一隻手與一幢高樓相比微不足道,手在遠處幾乎觀察不到,但若將其向眼前移動,它的視覺形象就會越來越大,最後竟能遮住高樓,甚至整個藍天,這就是常言所說一手遮天的道理。

透視學的研究開始是透過玻璃窗子,向外觀察,外面的景物,或樹木,或山峯,或高大建築,或人羣,都可以在很小的窗框內看到。如果一隻眼睛作固定觀察,就能用筆準確地將三度空間的景物描繪到僅有二度空間的玻璃面上,這個過程就是透視過程。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對穩定的具有立體特徵的畫面空間,這就是“透視圖”研究其規律就是透視學。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意大利許多畫家都非常熱心地研究這門學問,並使透視學與解剖學成爲當時繪畫藝術的兩大支柱。早期著名建築師布魯涅列斯基;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透視原理,並教授給畫家馬薩卓,在繪畫中加以運用。1435年,著名建築師兼畫家的列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在《繪畫論》中專門論述了透視學。在這一時期,還有烏徹羅、安德列亞·曼坦那等很多畫家從理論上、繪畫實踐上對透視作出了出色的貢獻。而最有貢獻的是畫家比埃羅·德拉·弗朗西斯卡,在1485年,他著的《繪畫透視學》,把透視學發展到了相當完善的地步。阿爾伯蒂與弗朗西斯卡的理論,是這一時期繪畫最突出的成就——掌握了空間表達的規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達·芬奇,也十分注重透視學的研究,並將透視分爲三個分支:線透視、空氣透視、隱沒透視,由於意大利繪畫的影響和透視法的`傳播,當時歐洲還有很多民族的畫家,如德國的丟勒等,也對透視作了深入研究,並在繪畫中加以運用。西方對繪畫透視的研究集中體現於焦點透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它是視線失落於滅,其畫面是單視域,空間形體表現常常有堆、、疊、滅的效果,給人一種近距離觀察的集中的現實感。

在中國,歷代畫家同樣也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並留下了豐富的經驗和許多有關的論述。早在公元5世紀時,南朝宋山水畫家宗炳就明確提出,即眼睛透過近似透明的畫面,在“方寸之內”觀察到“昆之形”的方法與理論。他概述了眼睛與景物距離變化所引起的視覺形象的規律性變化,更遠時“則其見彌小”,在畫面上“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遠”。到了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分析了山水畫由於視點位置的變化所產生的高遠、深遠、平遠的三種透視變化構圖特點,這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由於空間觀念、觀察方法、構圖方式的不同,中國繪畫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點的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則

 (二)、平行透視

在60度的視域中,正方體不論在什麼位置,只要保持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就和視點畫面構成平行透視關係,這種透視變化叫平行透視。

平行透視三種形態

1、正方體在心點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無透視變化。

2、正方體在心點以下的正中線上位置,只能看到兩個面,有透視變化。

3、除了以上情況正方體處在其它位置,能看到三個面,有透視變化。

平行透視特點:

1、正立方體有水平邊,垂直邊、直角邊,前兩是原線,後一種是變線。

2、有一種是變線,只產生一個滅點,又叫一點透視。

3、正立方體有一個可見面與畫面平行,沒有透視變化,只要大小變化。

4、正立方體不論在視圈內什麼位置,水平面的對角線線都與畫面成45度角,分別消失在視平線左右兩個距點。直角面消失在天點和地點。

 (三)、成角透視

在60度的視域中,正立方體沒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正立方體水平面和地平面平行,其左右兩個面和畫面成一定的角度,就和視點畫面構成成角透視關係,這種透視變化叫成角透視。

成角透視四種形態:

1、正立方體可看見兩個面。

2、正立方體可看見三個面。

3、正立方體可看見四個面。

4、正立方體可看見五個面。

成角透視特點:

1、正立方體邊棱與畫面構成兩種關係,垂直、成角。

2、兩組成角變線消失方向不一,形成兩個滅點,又叫兩點透視。

3、正立方體各個面都含有成角邊,都產生形變。

4、兩個滅點都在視平線上。

5、45度的角滅點是距點,其它是餘點。

成角透視容易出現的問題:

1、視平線分離成兩個

2、同一角度物體消失的餘點不同

3、兩個餘點不能在心點的同一側,也不能在兩距點之內,也不能在兩距點之外。

 (四)、傾斜透視

傾斜透視的定義:

所謂傾斜透視是指被觀察的物體平面和畫面成一定的傾斜角度。

關係有兩種: 平行透視、成角透視

狀態有四種:

1、平行斜面透視的上斜,前高後底,消失在天點。

2、平行斜面透視的下斜,前高後底,消失在地點。

3、餘角斜面透視的上斜,前高後底,消失在天點。

4、餘角斜面透視的下斜,前高後底,消失在天點。

俯視和仰視定義:

在平視覺時視中線與地面平行,畫面又與地面垂直。如果觀察者擡頭向上看或者向下看,視中線上斜或者下斜、理論畫面跟着前俯後仰即成爲俯視和仰視。

俯視和仰視分類及狀態:

1、平行俯仰視兩個滅點

2、成角俯仰視三個滅點

狀態有四:

1、平行俯視

2、平行仰視

3、成角俯視

4、成角仰視

 (五)、曲線透視

曲線透視的定義:

在空間中,除直線外的各種曲線在透視原理的作用下產生的透視變化叫曲線透視。

曲線透視的狀態(四種)

1、平面曲線:沿着一個平面轉換方向的曲線叫平面曲線。

2、立體曲線:脫離一個平面轉換方向的曲線叫平面曲線。

3、規則曲線:有規律的旋轉曲線叫規則曲線。

4、任意曲線:無規律可尋的曲線叫規則曲線。

圓形透視的變化特點(三個)

1、正面圓最長的線段是直徑。

2、平置圓最長的線段不是直徑,近寬遠窄。

3、圓形離視平線越遠越寬,上下曲度明顯。越近越窄,上下曲度變緩與視平線平就成爲了一條直線。

曲線透視的應用:

1、圓形透視的應用

2、任意曲線透視的運用

寫生中的曲線透視變化的思考

對景物寫生時,自然界有許多物體都具有曲線變化特徵,比如樹冠、樹幹、山頭、山腰、渠水、河堤等都有曲度變化,而且都遠比單純的平面曲線複雜,常常縱橫交織。所以,既要注意它們的上下層次的曲度、寬窄、遮掩變化,又要注意左右的這種變化。而且,還應注意上下左右之間互爲交織轉換的關係,保持整體上的正確透視變化。對類似樹幹、曲線紋理變化,要注意它們與畫面的角度關係,越正越疏,越側越密。

 (六)、人物透視

1、人物透視概述:

人的形體結構是比較複雜的,具有着立方體與曲線體的綜合特徵。在視覺中,體現人體的基本結構和結構變化因素都要與透視發生聯繫,諸如人的高度與視位的關係、比例與透視的關係,基本形與透視的關係,對稱因素與透視的關係,運動與透視的關係等等。

2、人物透視研究的幾個方面:

(1、視高與人物高度的關係。

(2、人體透視的變化因素。

(3、頭部的透視變化。

什麼是視高:視高是測定人物高低變化的基準,是從視平線到被畫對象立足面的高度。

1、視高與人物透視的關係

(1.觀察者的視位高,人物高度都在視平線以下。

(2.觀察者的視位底,人物高度都在視平線以上。

(3.觀察者的視位人物正中,人物高度橫穿視平線。

2、人體透視的變化因素。

人物正面左右對稱,人物在視平線上下部分要有狐度透視變化

人物側面成成角透視,人物左右關係要有消失線有明顯的透視變化。

當人物臂和腿運動變化時,產生圓的變化,人物局部透視變化可以用圓的透視變化來解決。

3、頭部的透視變化

(1、人的頭部是個卵圓形體,由面顱與腦顱組成,其整體

(2、是個六面體,我們就用研究立方體的透視來研究頭

(3、正面平視頭像,對稱平行。

(4、側面成角頭像,成角透視消失到餘點。

(5、注意五官之間的弧度變化。

 (七)、陰影透視

陰影透視主要研究陰影在視覺中的變化規律。陰面的透視形狀直接反映着物體的角度、消失特徵,較爲簡單。而影子要複雜得多,大體要受到光源性質、光源位置、物體形狀、投影面形狀、物體與投影面的角度諸因素的制約。我們僅從一般規律上加以介紹,不致在寫生與創作、設計中出現根本性的問題。

什麼是陰影:

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受光部分稱亮面,背光部分稱背光面、陰面,同時陰面對臨近的承接面形成遮光,遮光部分稱暗影,暗影的承接面叫投影面。陰面與影子統稱爲陰影,陰是在物體上,影是物體的影子。

陰影的分類:

陰影的形成直接因素是光線,光線的性質不同其陰影也不同。

1、太陽是平行光

2、燈光是放射狀態的光,越近越大。

陰影的作用:

1、陰影的變化可以增強形體的體積感、結構感和空間感。

2、能增加明暗對比節奏關係,使物體充滿美感。

3、畫面中對光影有目的的運用可以起到集中視線突出主題的作用。

(八)、反影透視

什麼是反影透視:水面、鏡面、光滑的金屬面都對外界景物產生一種反射映象的作用,這種光滑的物體表面叫反射面,映像叫反影。

反影透視的基本規律:

1、實物與影幻形象之間就象一塊透明的玻璃將兩個對稱的空間與物體從中隔離一樣。

2、真實空間物體各點到反影面的距離等於反影空間物體各對應點到反影面的距離。

3、兩個空間處在同一視覺關係中實物與反影統一在一條視平線上,消失到同一心點。

 (九)、散點透視

1、散點透視的概念:

散點透視的基本涵義是,移動視點,打破一個視域的界限,採取漫視的方法和多視域的組合,將景物自然地、有機面構圖組織到一個畫面裏。這是一種復元性的透視方法,給畫帶來更大的自由性,能達到廣視博取“立萬象於胸懷”,隨心經營“寫山水之縱橫”的目的。由於寬闊的視域容量,自然就會形成一些特殊的構圖形式,比如長卷、立軸、條幅等,使表現幅度有了更大的延伸性、可塑性。

2、什麼是散點透視

散點透視就在於觀察前提的非定點性,特別是中國傳統繪畫認爲“託不動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提倡用活動的視點觀察景物,強調“景隨人移”,以形成迂迴連貫的空間,所構成的畫面具有多視域特徵和空間的跨越、時間的遷移關係,故稱爲“活點法”。

3、焦點透視與散點透視的比較

焦點透視:

用靜止的眼光分析問題,一個視點、一個視域、一條視平線、一組滅點。受空間限制,強調具體性,有科學性。

散點透視:

用運動的眼光分析問題,多視點、多視域、多視平線、多滅點。不受空間限制,強調普遍性,有主觀性,把大量的東西從心理感受上組合,具有浪漫性。

標籤:教學 透視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