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音樂實踐教學計劃

導語:歌聲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細細聽來,一種深沉卻飄然出世的感覺會理科佔據認得心頭,彷彿一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以下小編爲大家介紹音樂實踐教學計劃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音樂實踐教學計劃

音樂實踐教學計劃1

爲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

以往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爲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爲教育的主體,學生透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爲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爲“以學生髮展爲本”。

二,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於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於這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箇中小學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並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爲此,要轉變以教師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爲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爲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爲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衆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爲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三,鑽研教材編寫的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爲中心

爲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以(音樂)文化爲主線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透過學習,認識到作爲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爲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爲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爲基點

作爲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透過名淺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偏重於藝術實踐的結果,而對實踐過程的教育價值重視不足。故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後結果,也要重視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並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探究性、創造性活動。在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中小學的音樂創造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爲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動作(律動、舞蹈),也表現爲旋律的編創,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

音樂實踐教學計劃2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與任務:

(1)演唱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有彈性。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2)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或節拍。

(3)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二、教學分析:

三、四年級的音樂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要求學習的樂理知識漸多,學生開始視唱曲譜。這是爲今後的學習做準備。在教學中可採取趣味性、知識性並重的形式。用音樂遊戲、充滿趣味的語言來講解枯燥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有自己的見解。對今後學習有很大的作用,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拓展閱讀】

初冬的雨,涔涔如琴,低訴如淚,讓人情不自禁會想起那久遠的旋律:“爲什麼,大地變得如此蒼白/爲什麼,天空變得如此憂鬱/難道是冬雨,即將來臨/爲什麼,你的眼變得如此陌生/爲什麼,你的脣顯得如此冷漠/難道是愛情,早已不再 ……”輕聲哼唱齊秦傷感的歌,心中的那分追憶不期而至……

“看不見黑暗,是因爲穿行在黑暗之中;聽不見苦難,是因爲置身於苦難之中。”這是人們形容的阿炳的世界。在他深情的二胡聲裏,每個音符都猶如散落於玉盤的珍珠,讓人怦然心動。阿炳在黑暗的世界裏釋放了燦爛的陽光。多年以後,一位來自扶桑之地的大師說:“斷腸之感,對這首曲子來說是太確切了,聽這首曲子,應該跪着來聽纔對。”

這樣的力量來自何方?

“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出於心勝,激於真情。”音樂是有力量的。《樂記》認爲,音樂“能與天地相合,和鬼神相通,使宇宙大放光明,日月執行有序,四時風調雨順,萬物生長繁茂”。用音符講述故事,用歌聲傳遞情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聲樂演唱的靈魂。聲是歌唱的基礎,情是歌唱的靈魂,聲情並茂是歌唱的精髓。一曲《東風破》,蕩氣迴腸得讓人反覆在心底吟唱:“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着你走過/荒煙蔓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人如其聲,聲如其人,貼近靈魂的感悟,難以用語言敘述,只能用最溫柔的方式,輕輕吟唱……

音樂是酒,擁有陶醉人心的力量。好琴難尋,知音難覓。“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宜重。”一首歌,一段詞,一個故事,一段情。漫步音樂的殿堂,那曲振奮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在用他的一生去詮釋的意義,《獻給愛麗絲》其中幾節是重複音符,像是反覆訴說愛情;一曲《梁祝》,聲聲滴淚的唱詞,婉轉飄揚的曲調,似乎要把上天感動,要讓大地震顫,聽過的人都會不禁神往那番化蝶的美景;從朔北吹來的《走西口》,自由、放任的旋律,訴說着古老的傳說、民族的滄桑與創業的輝煌,讓人感受哀婉動人的兒女情長和可歌可泣的激情荒涼

音樂如海,擁有包容一切的力量。沒有內在的情感表達,就沒有真摯的音樂、純粹的聲音。“小白楊,小白楊,它長我也長,同我一起守邊防。”白楊樹筆直挺立,像一位英姿挺拔的戰士永遠守護在祖國邊疆的哨所。“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這描述的是草原的美麗畫面,歌唱者在演唱這草原美景時發揮想象並給予表達。歌裏重複着她的故鄉,遼闊無邊的草原,還有生命中短暫的滄桑。一位散文家在聽到千古名曲《平沙落雁》後,發出這樣的感喟:“彷彿是隨着寒冷的北風,掠過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蒙古大草原和長城兩千多年的歷史山谷,輕輕飄落到皇宮深院裏來。”

音樂似書,擁有博學樂知的力量,沒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表演。演唱者良好的文學修養好比大海上行駛的巨輪,任憑巨浪襲擊,又如一匹千里馬,馳騁在千里草原。就如費玉清,他的歌雖然沒有濃墨重彩,不像閻維文那麼沉穩,也不似騰格爾蒼勁,卻在清亮澄淨裏給人一種震撼的力量。《一剪梅》、《夢駝鈴》、《此情永不留》、《相思比夢長》、《千里之外》等,他那完美的歌曲詮釋,莊重而不做作,活潑而不輕佻,讓人一度遊走於他歌曲的意境當中,感受閱盡世事後的泰然,體驗生命的淡雅和悠長。難怪有人言:這是一個男人的樂章,朗如日月,曲若流觴,用歲月開唱。

情到深處自然濃。讓我們在音樂裏感受力量,用情去演唱心靈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