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初二年級下學期數學《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初二年級下學期數學《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的教學計劃

1.瞭解推理、證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證法.

2.掌握平行線的第二個判定定理,會用判定公理及定理進行簡單的推理論證.

3.透過第二個判定定理的推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進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學生了解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只有學好文化知識,纔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從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啓發式引導發現法.

2.學生學法:積極參與、主動發現、發展思維.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判定定理的推導和例題的解答.

(二)難點

使用符號語言進行推理.

(三)解決辦法

1.透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現定理,解決重點.

2.透過教師指導,學生自行完成推理過程,解決難點及疑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三角板、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透過設計練習,複習基礎,創造情境,引入新課.

2.透過教師指導,學生探索新知,練習鞏固,完成新授.

3.透過學生自己總結完成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掌握平行線的第二個定理的推理,並能運用其進行簡單的證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創設,設計懸念,引出課題,以引導學生的思維,發現新知,以變式訓練鞏固新知.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公理和一種判定方法,根據所學看下面的問題(出示投影). 1.如圖1所示,直線 、 被直線 所截,如果 ,那麼 ,爲什麼?

2.如圖2,如果 ,那麼 ,爲什麼?

圖1 圖2

3.如圖3,直線 、 被直線 所截.(1)如果 ,那麼 ,爲什麼?

(2)如果 ,那麼 ,爲什麼?

4.如圖4,一個彎形管道 的拐角 , ,這時管道 、 平行嗎?

圖3 圖4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第1、2題.

師:你能說出有什麼條件,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呢?

學生活動:由第l、2題,學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

教師將第3題圖形畫在黑板上.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補角相等.

師:要求學生寫出符號推理過程,並板書.

[板書]∵ (已知),

(鄰補角定義),

(同角的`補角相等).

(以備後面推導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說明】本節課是前一節課的繼續,是在前一節課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透過第1、2兩題複習上節課所學平行線判定的兩個方法,使學生明確,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第3題是爲推導本節到定定理做鋪墊,即如果同旁內角互補,則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內錯角相等,爲定理的推理論證,分散了難點.

師:第4題是一個實際問題,題目中已知的兩個角是什麼位置關係角?

學生活動:同分內角.

師:它們有什麼關係.

學生活動:互補.

師:這個問題就是知道同分內角互補了,那麼兩條直線是不是平行的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板書]2.5(2)

師:請同學們看複習提問中的第3題,我們知道了 與 互補,那麼 ,由此你還可以推出什麼?根據什麼?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還可以推出 ,這個推理的全過程就是:

∵ (已知), (鄰補角定義),

(同角的補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教師再加上這一步即可).

由此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學生活動:學生思索後回答出,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學生語言不規範,注意糾正).

師:也就是說,我們又得到了一種方法,我們把它簡單說成:

[板書]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教法說明】由於複習引入第3題爲定理的推導做好了鋪墊,所以學生並不難接受推理過程,放手由學生總結出判定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另外在敘述判定方法時,訓練學生用準確、規範的幾何語言.

師:請同學們思考,剛纔我們由同旁內角互補,推導兩條直線平行,除了上面的推理過程,有沒有其他途徑?怎樣寫推理格式?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對照複習提問第3題的第2問很快地找到另一種途徑,並在練習本上寫出推理格式,找一個學生在原來黑板上的板書基礎上完成.

【教法說明】透過使用不同種方法的推理,不僅開拓學生思維,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儘可能地使用推理,從而使學生掌握推理格式的書寫.

嘗試反過,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