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中學教學計劃錦集5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不如爲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教學計劃錦集5篇

中學教學計劃 篇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是全面推進新課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造就大批合格勞動者的基石。爲落實晉中市教育局市教師字[XX]8號《關於開展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根據榆次區教育局榆教字(XX)98號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我校教師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我校教師隊伍實際情況,特計劃如下:

一、總體要求

1、因地制宜,強調特色,建立科學、靈活的工作機制,創新教師崗位大練兵形式,豐富大練兵內容,穩步實施,嚴格管理。

2、全體教師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將個人練兵與技能競賽相結合,立足本職崗位,強化教學技能,內增素質,外樹形象。

3、教導處、教研室、政教處應統籌協調,加強對大練兵活動的檢查、監督和指導。各教研組、年級組要切實配合做好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做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

4、崗位技能練兵中全體教師應本着“全面提高,重點突破”的思想,在各項技能訓練中,爭取均有提高,對自己薄弱的技能要狠下苦功,力求有所突破。

5、教師崗位練兵重在務實,旨在提高,切忌華而不實,務必要突出教學實際。

二、具體內容

(一)、教學技能大練兵

按照“在什麼崗位練什麼兵”的總體要求,立足工作實際,突出崗位自練。組織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誦”、“寫”、“作”、“說”、“教”、“評”等)、掌握教學基本技能、熟悉教學基本規範,不斷提高教學準備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資訊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等,積極開展以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和說課爲內容的“新三項”基本功訓練。

(二)、課堂教學大練兵

課堂教學大練兵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學校以抓常規教學、增強課堂實效爲切入點,以教研組爲單位,開展人人都講公開課活動,做到課前細緻準備,精寫教案與教學設計,課堂體現自我風格精益求精,課後說課清晰,反思真實有效,評課認真細緻全面,總結恰到好處。

三、活動實施

1、領導小組

組 長:黃明

副組長:郝喜榮 王東紅 王贊飛

執行組組長:王文俊

成 員:教研室幹事趙娟、冀旭豔、各教研組長呂建萍、張成仙、張英萍、王美英、楊文耀、郭萬青、年級組組長孟志燕、張桂芬、王文梅。

2、活動內容

具體安排如下:

(1)每週一、三練“寫”。寫字內容見印發材料。每週176個字,寫到《晉中市教師技能大練兵記錄手冊》上。漢字書寫要做到寫字姿勢端正,能用正楷或行楷書寫規範的簡化漢字、學科符號、字元等。做到筆畫規範、筆順正確,結構合理、字跡工整,字型美觀,行款整齊。板書時能及時、自然、連貫,做到板面整潔,佈局科學,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無錯別字,有一定的速度。粉筆字訓練要結合自己情況,積極主動進行訓練,年級組長每週要對粉筆字訓練進行照相,尤其是年輕教師更要加大訓練的力度。

(2)每週二、四練“誦”誦讀內容見印發材料,主要有《岳陽樓記》、《沁園春雪》、《紫藤蘿瀑布》、《詩人領袖》、《海燕》、《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散步》、《再別康橋》。自己誦讀,自己錄音,儲存到自己的檔案夾內。語文教師要做好朗讀指導工作。要求每週讀兩篇,一篇錄音。本學期有效訓練周爲四周。

中學教學計劃 篇2

本學期我校理化教研組的教學科研重點是,將以縣教研室的檔案精神爲嚮導,以實施新課程標準爲主線,以科研課題的深入研究爲突破,不斷促進教研組教師的羣體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工作中很抓教學常規的落實,深化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形成我校物理、化學教學科研工作的新特色,創出物理化學教學工作的新成績。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部門關於"實施新課程標準"等政策性檔案精神,學習《物理新課程標準》、及《化學新課程標準》相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真正確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注重文獻資料的收集工作,做到資源共享。

2、要求教師經常閱讀物理、化學專業雜誌和相關的教育報刊,特別是關於實施新課程的有關教育教學文章,結合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選學,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改進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技能。

二.執行教學常規,強化階段考覈

1、認真落實常規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參與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嚴格規範學生的作業量,教師要認真規範地批閱作業,及時進行防差輔差工作。組織好教研組內的教學"試驗課"、"示範課"、"研討課"等的開設、聽課和評課。

2、本學期的教研組活動側重抓好四個方面:一是集體備課,二是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三是聽課和評課活動,四是做好課題的論文撰寫、發表和有關資料的積累工作。加強"五認真"的檢查督促工作及月考覈制度的執行。

三.研究課程標準,優化教學方法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物理、化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內容,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⑴新的理念。從知識本位向以人爲本的觀念轉變,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⑵創新教學。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特別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樂於探索。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資訊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課程實施的過程要努力改變灌輸與訓練的模式,教師的主要精力就是要花在這樣的環節上。

⑶教育評價。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爲宗旨,就不能僅看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而要看學生的全面發展,看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的成長,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2、實現優化教學方法的幾個策略:

⑴平等地對待學生。一是要相信學生有學習能力;二是要擺正師生位置,把機會交給學生學生。

⑵做合格的組織者。一是設計動態的教學應對方法;二是關注學生的需求,靈活執行教學環節;三是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

⑶做成功的引導者。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識;二是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三是不斷引發學生思維碰撞,引導學生由淺入深解決問題。

⑷做積極的促進者。一是給學生心理支援,鼓勵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二是積極旁觀,指導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即指導學生掌握合作的規則、關注學習小組的學習情況、感受學生所思所想進行動態的二次備課)。

3、處理好新課程和傳統課程之間的關係。

一是審視傳統的教學方式

二是發揚符合新課程教學的理念

三是充分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四是建立新型的師生互動活動關係。

四.深入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效益

1、本學期的教研活動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創新能力"等熱點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完善符合"合作主體性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2、本學期要在實施"初中物理、化學合作主體性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完成實驗教學資料的編集工作。透過集體備課確定並完成教案、隨堂練習和預習的修訂;透過學生調查收集課題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學習心得和學習方法等情況;透過階段調查測試掌握學生具體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水平的提高情況。

3、定期進行科研例會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經常交流實驗研究的進度和實驗情況,完善課堂教學的常用模式,以及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方法,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在物理化學教學和課題探索的基礎上,寫出有質量的實驗報告或專題論文。

4、對實施"新課程標準"下的中考物理化學的新的動態變化要作出反映,不斷收集各地的中考資訊,並加以認真研究。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把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落到實處。

中學教學計劃 篇3

實驗能力是從事自然科學的人的基本工作和學習能力,是其綜合素質的一種集中表現,可以說它是一個人對本學科的基本概念範疇、理論體系、運思方略、學科結構、探索求真、設計改進和創造發展等等水平的綜合表達。在一個自覺和成熟進步的現代教學體系中,實驗能力和實驗的操作學習具有突出的地位。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加強實驗教學,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加強實驗室的管理,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我校是一所新興的全縣規模最大、師生人數最多的完全中學,實驗室建設、各種實驗儀器、現代化教學設備基本達到二類標準。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大對實驗教學的投入力度,配齊、更新教學儀器,力爭達到一類標準。已到的`實驗器材、藥品做到:目錄清楚、擺放有序、帳物相符、衛生整潔、取用合理。注重平時工作,做到事事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檔案齊全,分類分科,條理清楚。

二、強化教師素質,提高實驗效果。

保證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對此,學校將進一步加大對實驗教師的培訓力度。實驗教師學期初要做到目標明確、切實可行的實驗計劃,制定實驗教學進度。主動與任課教師聯繫,合理安排各級各班的實驗教學。

嚴格要求實驗教師的演示實驗要做到規範化:實驗裝置整齊美觀、安全可靠,實驗物品排列有序,實驗步驟簡便,實驗操作要準確熟練,效果明顯、現象突出生動。在進行分組實驗時,實驗教師要提前做好儀器、藥品、材料等的準備工作,要本着節約的原則合理搭配藥品,而且課前要試做,以做到心中有數。實驗時,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操作步驟,在教師指導下嚴格按步驟進行操作。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對有損學生健康或易造成傷害的實驗,實驗教師更要慎重,要有防護、保護措施,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對失敗的實驗,教師要認真查明原因後及時進行補做。要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實驗記錄,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實驗教師還應當明確以下幾點:該實驗要說明什麼問題,要得出什麼結論,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實驗技能,實驗的重點、關鍵、主要現象是什麼,哪些部分要引起學生注意。實驗必須與引導、啓發、提問相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確使學生經過自己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積極思維才能回答出來,並且實驗必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透過“看、記、想、歸”四條途徑,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領導每年要按計劃聽實驗教師的實驗課。

三、加強實驗教學科研,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成立實驗教學研究機構,有專人負責並組織教研、教學的具體落實督促、檢查工作。教研組長負責本組實驗教學研究活動的具體落實,培養選拔本組、本學科的典型教師。實驗教學成果要真正起到能提高學生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能力,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造條件,提高實驗效果:

1.用投影方法輔助演示實驗

2.加強實驗教學影片的研究和製作

3.注意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儘可能將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實驗。在實驗設計上,本着科學性、可行性、安全性、簡約性原則,改進現有儀器,設計生產新型儀器,大力提倡“探索性”實驗。

四、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基地,開放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今年,我校積極響應縣教育局的號召,開放實驗室,促使學生主動地、和諧地、造性地發展。其主要內容有:學生在分組實驗中做得不好的實驗,自己去補做;學生對教師的演示實驗要重新“驗證”的實驗;教師介紹有關改進的實驗;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研究大自然並由教師審覈做探索創新的實驗。各科實驗教師要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實驗教學,成立活動小組,開闢實驗的第二課堂,開展以實驗爲主的課外活動,指導學生寫實驗小論文,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學教學計劃 篇4

學期總目標:

技能、知識培養目標:

1。訓練少兒身體各個部位的靈活性、柔韌性、協調性;

2。訓練少兒的舞蹈想象力、創造力;

3。提高少兒的表演潛力;

4。讓少兒掌握中國舞的基本腳位;

學習常規培養目標:

1。培養少兒的音樂節拍感;

2。培養少兒舞蹈的方向感;

3。培養少兒的模仿潛力;

社會認知培養目標:

讓少兒能夠獨立完成舞蹈組合及成品舞蹈,並進行表演。

學期計劃

第一週:

教學目標:

學習《打花巴掌》組合,讓少兒掌握節拍的快慢變化,在舞蹈中熟練應用節拍;

活動主題:

學習《打花巴掌》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在舞蹈組合中,透過動作、音樂與兒歌的配合,提高少兒的節拍感。

第二週:

教學目標:

學習《小熊舞》組合,學習中進行手眼配合練習,提高表演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小熊舞》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小熊舞》組合主要是鍛鍊少兒在舞蹈中的手眼配合潛力,同時模仿動物形態,從而培養少兒的模仿力和表現力。

第三週:

教學目標:

學習《小蝌蚪變青蛙》組合,練習少兒的手腳協調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小蝌蚪變青蛙》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小蝌蚪變青蛙》組合是一個表演性的組合,透過表演鍛鍊少兒手腳配合的協調性。

第四周:

教學目標:

學習《飛吧,小蜜蜂》組合,學習中鍛鍊少兒手腕的提、壓;

活動主題:

學習《飛吧,小蜜蜂》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飛吧,小蜜蜂》組合是一個蒙族風格的簡單組合,練習中讓少兒初步掌握蒙族舞蹈中手臂的動作,主要對手腕的提、壓進行練習。

第五週:

教學目標:

學習《我的小小手》組合,學習中進一步加強對舞蹈手位的掌握;

活動主題:

學習《我的小小手》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我的小小手》組合主要訓練少兒對舞蹈手位的掌握,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手位,本節周主要是透過更豐富的手臂動作加深少兒對手位的記憶。

第六週:

教學目標:

學習《我是小畫家》組合,訓練少兒的表演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我是小畫家》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我是小畫家》組合透過兒歌及音樂的配合,訓練少兒的表演潛力和模仿力。

第七週:

教學目標:

鞏固所學組合,從而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活動主題:

複習鞏固所學組合;

教學概述:

進一步規範所學的組合,加強對身體柔韌性的練習。

第八週:

教學目標:

學習《小蝌蚪變青蛙》組合,透過練習讓少兒掌握三個基本腳位,並加以應用;

活動主題:

學習《小蝌蚪變青蛙》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小蝌蚪變青蛙》組合首先讓少兒掌握中國舞的基本腳位,其次要求少兒對小青蛙的形態進行模仿,加以表演,提高少兒的表演潛力。

第九周:

教學目標:

學習《吐泡泡的小魚》組合,簡單瞭解傣族舞蹈,學習魚形手和傣族舞蹈其他簡單的手型;

活動主題:

學習《吐泡泡的小魚》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吐泡泡的小魚》訓練少兒初步掌握傣族舞蹈的手型、臂型及節奏,動作時眼神要與之配合。

第十週:

教學目標:

學習《小雞啄米》組合,訓練少兒的手腳配合潛力,模仿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小雞啄米》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小雞啄米》組合透過少兒想象小雞形象,配合音樂進行舞蹈。在練習中發揮少兒的想象力,加強少兒模仿潛力;練習少兒手腳協調配合的潛力。

第十一週:

教學目標:

學習《燕兒飛》組合,訓練手臂的靈活性和控制力,進一步練習蒙族舞蹈中提、壓腕的動作,以及手腕的柔韌性;

活動主題:

學習《燕兒飛》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燕兒飛》組合運用少兒熟悉兒歌爲素材,透過手臂的上下運動鍛鍊少兒手臂的靈活性,加強掌握舞蹈中提、壓腕的動作。

第十二週:

教學目標:

學習《蹦蹦兔》組合,練習少兒的表演潛力和模仿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蹦蹦兔》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蹦蹦兔》是一個小的表演性組合,主要訓練少兒的表演潛力以及對動物形象的模仿潛力。

第十三週:

教學目標:

學習《小鴨嘎嘎》組合,簡單瞭解苗族舞蹈,進一步練習少兒的表演潛力;

活動主題:

學習《小鴨嘎嘎》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教學概述:

《小鴨嘎嘎》組合是讓少兒簡單瞭解苗族舞蹈,透過對動物形象的捕捉從而進行表演,增強少兒表演潛力,要求少兒動作時要有較強的表現力。

第十四周:

教學目標:

鞏固所學組合,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練習;

活動主題:

複習鞏固所學組合

教學概述:

進一步規範完成的組合,鞏固所學知識,要求能夠獨立完成。

學期總目標:

技能、知識培養目標:

1。訓練少兒身體各個部位的靈活性、柔韌性、協調性;

2。訓練少兒的舞蹈想象力、創造力;

3。提高少兒的表演潛力;

4。讓少兒掌握中國舞的基本腳位;

學習常規培養目標:

1。培養少兒的音樂節拍感;

2。培養少兒舞蹈的方向感;

3。培養少兒的模仿潛力;

社會認知培養目標:

讓少兒能夠獨立完成舞蹈組合及成品舞蹈,並進行表演。

日期教學目標教學資料

第一週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基本功練習(1)地面壓腿

第二週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

第三週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第四周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潛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鑑別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第五週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

第六週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羣衆共同合作的潛力培養幼兒的協調性和柔韌性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

第七週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第八週培養幼兒的協調性和柔韌性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第九周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協調性和柔韌性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第十週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協調性和柔韌性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第十一週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協調性和柔韌性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第十二週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潛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鑑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6春天在那裏

第十三週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潛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鑑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6春天在那裏

第十四周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潛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鑑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6春天在那裏

第十五週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潛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鑑力1基本功訓練(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2訓練組合《踏浪》3小碎步練習4神祕的深林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6春天在那裏7小鳥小鳥

中學教學計劃 篇5

XX年是後奧運年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裏,我們的學校的工作已經越來越多了,相信隨着時間的不斷的增長,這些都是會不斷的發展的。隨着國家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學校已經在不斷的改正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這些都是經過我們充分論證的了。XX年,相信我們還會做的更好!

XX年教學工作以學校XX年工作設想爲綱,重點在深入進行教學質量年活動,構建教研活動科學模式,學習課改先進經驗,爲高中課改實施做好充分準備。

一、提升競賽整體水平,謀求獲獎高等級

1.及時成立輔導競賽班,制定科學可行的輔導計劃。

2.競賽教學輔導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加強學法引導。

3.加強與兄弟學校的聯繫,及時獲取競賽資訊。

二、競賽常抓不懈,傳統項目開好頭

1.運動隊訓練要常規化、科學化。

2.確定好競賽目標,選拔好運動隊後備力量。

3.適時組織校際聯賽,提高競賽水平。

4.傳統項目中跆拳道、賽艇要組隊訓練。

三、促教學質量年活動向縱深發展

1.由備課活動轉向優化課堂教學。

2.由常規備課過渡到探究構建教研活動的科學模式。

3.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落實“青藍工程”。

4.完善教學管理機制。

四、紮紮實實做好高中課改準備工作

1.步出校門,取它山之石,學外校課改經驗,完成課改思想認識準備。

2.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3.有計劃制定好課改工作步驟。

五、切實關注中考、高考,加大應試訓練強度

XX年中考、高考是教學工作的重頭戲,在前兩年一步一個跨度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力爭XX年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1.畢業班工作必須有詳實、周密的計劃。

2.複習務必一步一個腳印,訓練要以培養應試能力爲目的。

3.加強橫向聯繫,取長補短,找出自身差距。

4.積極參加市教研活動,擴大資訊接收渠道。

5.完善試卷命制,質量分析評估,使教學反饋更科學化。

XX年,工作依然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憑藉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就能夠做的更好,只是現實情況下,很多的情況並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順利的度過,在不斷的前進中,我們能夠做的更好,相信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一定能夠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