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有關小學美術教學計劃8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學計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小學美術教學計劃8篇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1

一、 學情分析

六年級共四個班級,每班約50名學生。

學生的美術技能基礎和理論基礎參差不齊,對美術的興趣也遠不如低年級。創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較實際的去描繪事物。造型和審美能力相對低年級比較強。大多數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到美術課中來,並且主動表現自己;一班的學生經常是帶不齊工具,有些學生連水彩筆都不帶,做手工課也有的學生不帶材料。

二班、三班和四班的學生紀律較好,一班學生的紀律觀念有待提升,整體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但每班又有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夠認真,課前準備不充分,上課不守紀律。

學生總體美術修養一般,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大部分學生美術素養居中,部分學生較好,亦有部分學生較差。

學生具備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對繪畫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夠對美術現象進行較爲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個班也存在相當數量的門外漢。

學生作品缺少童趣,難得想象力,繪畫技巧日漸成熟但同時畫風呆板,喜歡社會生活中流行的”與教材中倡導的審美意象差異太大。

本學期主要對學生加強美術技能、創意思維和審美情趣這三方面的培養。並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培養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一)教學內容

1、凝固的音樂—建築。2、有特點的人臉。3、戲曲人物。4、圖形的魔術組合。5、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6、自制小相框。7、色彩的調和。8、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9、箱板上的新發現。10、參觀券的設計。11、神祕的禮盒12、故事裏的人13、筆的世界。14、電腦美術—漫畫肖像。15、神州風采。16、家鄉的老房子。17、家鄉的小吃。18、家鄉的藝術。19、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二)課程目標

1、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多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提高美術技法技能,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2、階段目標(第三學段)

造型middot;應用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middot;探索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瞭解世界建築、中國文化和家鄉文化,感受鄉土人情,學習用美術的方法表現家鄉的文化風貌。瞭解現代設計的特點。學習色彩基礎知識,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學習設計基礎知識,瞭解設計要素,能設計出精美的小相框、參觀券。學習線描畫,能運用黑白對比的方法畫一幅黑白對比和諧的畫。

難點:

掌握色相環的相關知識,並能應用於繪畫中。學習掌握設計基礎知識,瞭解設計要素能設計相框或其它作品。瞭解中國建築歷史成就,瞭解中國歷史文化,家鄉文化特點,提高欣賞能力,激發對美術的興趣,滲透愛國情感。

四、實施措施

這是學生從兒童繪畫到少年繪畫的過渡時期,欣賞內容和設計教學的內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這既要尊重學生目前的興趣愛好,又要深入淺出的灌輸客觀的美術學科理論知識,注重知識內容的趣味性,鍛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維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維的深刻性。

作業批改與管理:作業採取等級加批語的形式,如時間有限,可直接點評。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各年級學生從繪畫的素質上看千差萬別,有先天因素,有後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們對美術課興趣的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別。

每個班的學生繪畫水平參差不齊,優秀的可以作爲較差的老師。年級差別產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歲、個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點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導、調動其潛意識及思維的積極性,努力使橫向、縱向所造成的差距縮短,提高每個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一)低年級段

1、能夠對色彩有進一步的認識,並能運用彩筆畫出富有兒童特點的作品。

2、學會簡單的手工製作,培養其動手製作的興趣。

3、能夠從優秀的兒童作品中吸收一些營養以補充自己,讓學生自己主動了解作品的題材及內容的安排,鍛鍊其欣賞能力及水平。

4、能夠嘗試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從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讓學生能夠嘗試進行比較喜歡的主題創作畫。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作能力,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

(二)中高年級段

1、讓學生自行欣賞中外名作,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水平,學習優秀繪畫技巧及繪畫形式。

2、透過各種形式的繪畫,鍛鍊學生的繪畫、技能、表現能力、掌握多種形式的繪畫技巧。

3、掌握國畫基礎用筆並能描繪簡單的小品畫,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傳統繪畫,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4、對美術字有一定的認識,對其作用有一定的瞭解,能夠獨立設計出適合一定主題的板報,鍛鍊學生的自主性及創造性、參與意識。

5、創造出更多的機會讓學生直接接觸生活,改造生活,讓美術真正的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三)無論是低年級還中高年級,在課堂教學中都要大力提倡學生主動參與

放手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思維、質疑,能夠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教師真正的成爲學生髮展的助手,參謀與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研究、探索、解決疑難。

三、教學措施:

1、區別年級差別,把握學生的審美特點進行引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注重點、面相結合,以點帶面,共同進步。

2、不斷創設新的教學情境,營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課堂氛圍,激發他們用畫筆來描繪出發自內心的感慨,激活他們的.思想,充分表達學生對美的嚮往與追求。

3、每堂課前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設計好教學環節,正確判定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靈活,層次清晰,得當,結合各年級的學生特點加以把握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爲學生自由成長的天地。

4、在新課改形式下,教師要轉變觀念,努力學習新課改相關理念,領會課改精神,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透過美術課的學習得以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實現教師與新課程的共同成長。

5、注重美術課程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繫,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能力,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意與能力。

6、注意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結合語文教學,讓學生爲課文插圖,爲日記作文配圖;結合自然、社會、勞動等課程進行描繪、手工製作,佈置美術園地。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教材緊跟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貼近兒童的心理,貼閤兒童的年齡特點,每課的主題都有美術帶來的趣味的驚喜。六年級美術教材一共分爲12課。每一課都側重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中的一個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強,貼近生活。注重在娛樂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並掌握最基本的美術知識。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即將升入中學,他們對美術這一學科瞭解的相對較多,有的學生對美術有着必須的興趣。本學期進一步培養學生認識美術這一學科的特點,瞭解更多的美術知識,嘗試使用不一樣的工具,運用不一樣的表現方式,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團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本事,構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的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一樣媒材的效果,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教師進取爲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經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我獨特的見解。

3、創設必須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經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調查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經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本事。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教師以各種生動趣味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本事與想像本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在必須歷史條件下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五、教學進度:

每週兩課時。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活的聯繫,找出了結合點。

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

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圖像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

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

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學生情況發析:

1、三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並有意識地在課餘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流動人口,所以學生對於美術知識的掌握差異較大。

三、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爲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後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並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4、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

教學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週

準備課(認識美術課)

第二週

第一單元 漫步建築世界

第一課 各式各樣的民居

第三週

第二課 走近現代建築

第二單元

奇異的旅行

第三課肚子裏的故事

第四周

第四課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第五週

第五課多彩的世界

第六課有趣的水墨遊戲

第六週

國慶長假

第七週

第七課 可愛的水墨昆蟲

第八課 現在、未來的我

第八週

第九課 我的好鄰居

第十課 我的動物朋友

第九周

第十一課 我們的音樂會

第五單元大自然的奧祕

第十二課 颳大風

第十週

第十三課 雨來了

第十四課 奇特的熱帶植物

第十一週

第十五課 家鄉的山林

第十二週

第十六課 長頸鹿的悄悄話

第十七課 魚兒魚兒告訴我

第十三週

第十八課 奇妙的建築

第十四周

第十九課 漂亮的“高樓”

第十五週

第二十課 我們心中的校園

第十六週

主題創作 我心中的夢想

第十七週

期末複習與考覈(美術)

第十八週

第十九周

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與檢測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5

20xx春季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一二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爲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現制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1.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並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2.認真貫徹學校工作重點,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透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瞭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二、學生現狀分析

各班學生從繪畫的素質上看千差萬別,有先天因素,有後天原因,造成他們對美術課興趣的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別。這需要教師耐心引導、調動其潛意識及思維的積極性,努力使橫向、縱向所造成的差距縮短,提高每個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要求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爲具體成果的能力。透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

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總之無論是低年級還中高年級,在課堂教學中都要大力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放手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思維、質疑,能夠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使教師真正的成爲學生髮展的

助手,參謀與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研究、探索、解決疑難。

五、加強自身建設

作爲一名教師還需不斷的學習,加強自己自身建設,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公開研討課和教研活動,認真聽課、評課,虛心向每位教師學習,專研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本學期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完善科組建設,不斷提高我校在藝術方面的教育水平、教學水平與活動水平,紮實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深入學習、探討《學校美術工作條例》和《美術教學計劃綱要》,以學生爲本堅持改革、以教育創新爲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開展一系列符合實際的、面向全體學生的美術類活動,使每一位學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有所得、有所獲,推動學校藝術工作的整體發展,利用學校周邊的地理環境的特點,形成鮮明的美術教學特色。

二、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美術興趣

2、引導學生如何獨立學習,獨立完成

3、誘發學生的情感

4、發展學生思維

5、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三、教學方式

學生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求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先決條件,所以首先做好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和興趣培養工作。我們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如何去學。在課堂上也常用遊戲的方式阻止學生進行聯繫,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同事也培養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正熱愛。創造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和教學環境,這樣做學生就會在課堂教學中有一種安全感,敢於發表意見,自由想象和創造,愉快熱情的戲曲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人格

四、高質量的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教材,認真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充分貫徹課改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高課堂效率。

2、認真貫徹落實《美術室的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做到愛美術室的每樣器材,畫具的擺放整齊,學期末做好美術室的教具、畫具清點、財產登記工作,做

到學校財產不流失。

四、具體安排:

時間安排內容9月1、 制定美術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 2、 搞好校園氛圍和美術室的環境佈置。 3、 開展教師節學生手工賀卡評比工作。10-11月開展皮革皮具藝術節。9-12月利用學生放學期間開始興趣培訓班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上期美術考覈人人合格。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工藝),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比較較慢。

二、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1、學習想象畫的作畫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利用蠟筆、水彩筆等工具來表現內心世界形象。

2、學習初步的觀察形象,描繪形象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4、瞭解拓印畫的製作方法,掌握簡處理方法。

5、進行紙工製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6、進行泥工製作,培養立體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7、欣賞兒童熟悉的卡通畫,提高鑑賞能力。

8、欣賞優秀學生作品,開闊學生視野,培養美術興趣,提高表現力。

三、教材的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二)難點: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黃色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8、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9、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10、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

11、儘量注意學科間的聯繫。

12、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13、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篇目或章節名稱)

所需課時數

影子大王

1課時

灑水成畫

1課時

自畫像

2課時

美麗的昆蟲

2課時

神鳥變樹

2課時

聽聽畫畫

2課時

烏龜滾下坡

2課時

神奇的小畫冊

3課時

大嘴巴

2課時

童話屋

2課時

搖滾小精靈

2課時

紅燈停路燈行

2課時

捏泥動物

2課時

請你告訴我

2課時

自選內容

8課時

總結、考覈

2課時

小學美術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着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1、以新課標的理念爲依據,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的培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2、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增強。

3、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注重學習內容的知識綜合。

4、儘可能的設定有意味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情匯入,以趣啓智,注重學習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三、教材的重點、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英語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在教學中穿插雙語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發表,並用簡單的英語口語來表示。

2、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說出自己的感受。

5、怎樣使雙語教學在美術課堂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3、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5、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在美術活動中促進合作關係的能力。

6、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