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爲更有競爭力的人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

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1

一、基本情況

三年級共有學生44人,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曾在二年級的時候初步接觸了英語,對英語有着濃厚的興趣,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二、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供三年級起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加拿大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學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小學三年級爲起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衆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同時,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爲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小學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以形成我國小學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透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其它教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透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爲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方法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爲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四、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UnitOneHello4課時UnitTwoLookAtMe4課時UnitThreeLetUsPaint4課時RecycleOne3課時UnitFourWeLoveAnimals4課時UnitFiveLetUsEat4課時UnitSixHappyBirthday4課時RecycleTwo3課時每單元安排一次練習:8課時;複習、考查:2課時

本學期共計課時:40課時

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我們都知道人美版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系統性邏輯性都很強,在以上三冊造型·表現領域的統計表中我們更能清楚的看到各個造型系列知識點的統一和提升,整個知識在循序漸進中程螺旋型上升的。

第六冊在中年級段的承上啓下作用比較明顯,與第五冊和第七冊有着密切地聯繫。所以在把握造型·表現這一學習領域中我們更應該先跳出來思考:對於這個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存在優勢和不足是什麼,教師又有什麼可以利用的經驗和要吸取的教訓或要避免的問題;學習之後又要爲後面的什麼知識打下基礎,又需要爲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發展延伸什麼;在教學目標上又該是如何制定才能體現知識的上升和遞進,用哪些具體的詞語表述的會更準確更可測;在評價方面又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切合實際的真正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這樣用整體解讀方法來梳理教材,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我們的知識傳輸更加通暢和系統。

二、學情分析

(1)心理特點

我校三年級學生年齡多在九歲左右,大部分都比較外向、愛說好動、好奇心強,有自己活動的小圈子。由於受外界和網絡的影響多追求時尚,愛耍酷、愛攀比、愛不勞而獲。並且愛以自我爲中心,情緒變化較大不夠穩定,經常爲一些小事互相爭吵互不相讓。自控能力較弱,意志也較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2)思維特點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一定的抽象思維過渡時期,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觀察力也有所發展,能夠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有目的的觀察。

(3)學習特點

三年級學生的壓力感增大,一方面教材內容多了難度增強,另一方面家長、教師對學生主要科目的學習要求更高更全面,對於藝術科目的學習則比較放鬆,並且由於接觸面廣視野開闊及體能的發展,其興趣衆多如輪滑、打球、跆拳道、網絡遊戲、網絡聊天……

同時經過兩年多的美術學習,學生對繪畫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術表現技法,繪畫作業水平普遍較好,一部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依然很高,但也有一部分興趣有所轉移,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缺乏自信心。

三、教學策略:

透過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1、 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將美術延伸到生活和社會中。

將美術學習最大限度的與班級、其它學科、學校、生活、社會事件等聯繫起來,一方面讓學生用美術知識和方法去關注生活表現生活,另一方面則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美術,認識到美術在生活中廣泛的作用和對生活的重要性。

2、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整個美術學習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挑戰,鼓勵學生多提有意義的、值得探究和思考的問題,對於敢於標新立異、與衆不同的創新要積極肯定和保護。

3、 加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保護不同的審美觀點和標準,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要多讓學生接觸欣賞多元的文化和藝術,只有會欣賞美感受美了才能更好地去創造美。此外,一直一來的教學多偏向知識技法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感情交流、情感體驗、價值觀、審美觀等,所以在本冊學習中應加強對這幾方面的關注和貫徹。

4、 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指導多放手真正讓學生在“做中學”。

從中逐步培養學生掌握自學、分析、觀察、對比、創作等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慢慢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合作、學會表現,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和技巧。

5、 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紀律再好的內容也難以傳授,因此本冊教學在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學習掌握、培養價值觀和各個能力的同時,也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滲透到每節課每個活動之中,並加大其在評價標準中的比重。

以上是關於教學策略的大的初步設想和計劃,在實際教學中將會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內容教時

1水墨遊戲2

2重重複復2

3曲曲折折2

4平平穩穩2

5迷彩服2

6迷彩服

7彩色玻璃窗2

8我的同學2

9家鄉的橋和塔2

10我設計的一本書2

11絨線繞繞2

12甜蜜的夢2

13金色的浮雕2

14變幻無窮的形象2

15我們的節日2

16二十二世紀的建築2

17電腦美術2

18會飛的玩具2

19保護珍稀野生動物2

20民間玩具2

小學三年級教學計劃3

新的學期又來臨了,國學教學也面臨着挑戰,爲了使學生喜歡上國學,也爲了能更好地有序地開展教學,特制定國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的選擇。

在“經典驛站”裏,感悟我們民族語言的魅力,聆聽古代聖賢關於做人、處世的語重心長的教誨;在“人物長廊”裏,會看到,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中國人曾經活得多麼大氣,多麼自尊,多麼聖潔!他們的人格是多麼高尚!在“名聲追蹤”裏,會欣賞到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每一處風景,都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在“藝術樂園”裏,你會領略到流傳了上百年甚至幾千年的中國的民族藝術。

二、教學重難點。

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經常讓學生輕鬆並有韻律感的吟誦唐詩、宋詞、元曲,倡導學生先求熟讀,並初步背誦所學內容;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二是,在教學中,有許多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注重教育學生學以致用,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國學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國學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這些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爲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後語比賽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學進度。

每週一節課,大部分學生達到初步理解、會背誦的目的;五節課中會有一節複習課。

五、教學活動。

本學期將舉行國學朗誦比賽,將以組爲單位,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學的興趣。

很多古文經典是永恆的真理,爲了能讓傳統文化精華古爲今用、重煥生機,我還要進行不斷的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將中華文化最好的經典教給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給民族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小學三年級國學教學計劃(二)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節選《論語》中的一些精典名句,讓學生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的做人、學習、言行等基本活動內容,感受博學好禮、因材施教、樂以忘憂。

本冊教材在編排上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書中不僅有注音、註釋、譯文,還設有詩歌賞讀、日積月累、活動園地等。讓學生在“神奇漢字”中領會漢字的奧妙與神奇;在“詩歌賞讀”中,進入文學的百花園,品賞藝術的奇花異草;在“日積月累”中,透過講述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助你積累文化知識;並透過讀、想、說、寫的深切體驗,讓學生真正走進由國學經典構成的看似古老、實則鮮活的文化世界,感受傳統文化的厚重、溫潤與美好。

本冊教材有五單元,包括16課:

第一個單元是以“禮”“樂”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兩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禮”“樂”態度的典型篇章。這些篇章既涉及到了社會實踐的討論,也涵蓋了個人體會的表達。透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感受《論語》中的禮樂文化,爲今後國學經典的深入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第二單元以“爲政”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五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將國家治理好,理想的爲政之道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三篇課文分別是《爲政以德》《爲政之法》《聖人之治》。

第三單元以“爲學”爲主題來編排課文,三篇課文所選取的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如何學習,學習的態度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五篇課文分別是《論詩》《子以四教》《學而不厭》《學而是習之》《有教無類》。

第四單元以“理想”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兩篇課文所選取的也都是《論語》中集中反映孔子如何將樹立理想,理想又是什麼的典型篇章。兩篇課文分別是《立志》《侍坐》。

第五單元以“言行”爲主題來編排課文的,四篇課文反映孔子如何做人,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爲的典型篇章。四篇課文分別是《子之言》《子之行》《高山仰止》《用舍行藏》。

二、教學目標

1、激發喜愛誦讀的興趣。學習誦讀方法,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