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有關小學音樂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計劃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小學音樂教學計劃三篇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新學期中,我會根據學校制定的工作計劃精神,緊密結合我校音樂課改的新實際,目標明確、步驟具體、措施落實、積極穩妥地做好課程改革的推進工作,並進一步改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力求民主、開放、高效,立足於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一、教學方面:

在新課程背景下,從研究、指導、服務出發,重視調研、指導、協調、以“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實踐研究”爲基礎,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思,並與同事一起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並不斷的加強自我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二、教研方面:

我會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並做好教研記錄,及時反思,並把教研中接受的新思想和新認識及時的運用到教學中去。

三、教科研方面:

1、積極探索音樂新課程實施規律、途徑、方法,深入研究音樂實驗教材中存在的問題,爲推進課程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據。

2、以課改爲契機,強化教師理論學習,切實轉變自己的音樂教育觀念和音樂教育行爲,提高自身整體素質,爭取早日具有一定課程研究和開發能力。

3、研究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評價理念,探索音樂學科教學評價方法和操作技術。

4、探索以音樂課例研究爲載體的新型教研模式,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位音樂教師的潛能和發揮學科中心組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樹立科研意識,形成科研成果。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有四個教學班,共有200多人。透過半年的課堂訓練,全年級學生能夠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有一定的節奏感和樂感,能夠隨音樂做簡單的律動動作及歌表演。

二、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教學內容分爲唱歌、唱遊、器樂、欣賞、讀譜知識和視唱聽音等,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爲主,教材生動活潑。

2、教材重點:

(1)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

(2)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節拍的變化,有表情地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

3、教學難點:

(1)學習簡單的讀譜知識。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能夠用優美的動作表演歌曲。

三、教學目標:

1、總體目標:

(1)透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2)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2、教學任務:

(1)過程與方法: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a、i韻母。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感受與鑑賞: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1)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學之中,注重音樂知識的教學、音樂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的配合。

(2)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利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並注重情感在教學中的滲透,真正讓學生在美中學,在學中美。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的指標,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

(5)對學生的評價採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爲主。對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

(6)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1

校園升旗

2

接媽媽

3

農場的早晨

4

小雨沙沙

5

玩具音樂會

6

飛呀飛

7

望月亮

8

山谷回聲

9

我們愛勞動

10

龜兔賽跑

11

好房子

12

小樂手

13

小動物回家

14

音樂戲劇表演;音樂遊戲

15

倫敦橋

16

音樂夏令營

17

選唱、選聽

18

複習

19

期末測試

20

六、教研小課題

如何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做到“以趣爲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讓學生與音樂持續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料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資料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潛質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到五年級十七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理解潛質和音樂表現潛質方面學生相對能夠,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用心性十分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執教的十七個班級學生音樂水平這學期明顯好轉,我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奮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爲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搞笑,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一樣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一樣,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一樣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一樣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透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一樣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一樣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2。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主角。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一樣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愛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

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適宜的背景音樂,爲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一樣歷史時期、不一樣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地背唱所學過的歌曲,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能夠隨着音樂自由發揮想象力,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4。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六、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必須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潛質及創新潛質,用簡單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一樣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課外音樂活動,以學生的愛好爲主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學習音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