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

演講稿6.12K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從小時候起,我就聽過許多與感恩有關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樵夫在山裏遇到一隻老虎,老虎向他張開了大嘴,但是卻沒有咬他,只是用眼睛看着他。樵夫發現老虎的嘴裏嵌着一根木刺,明白這是老虎在向他求助。最後他大着膽子把手伸進虎口,把木刺拔了出來。後來,老虎不但沒有吃他,還經常叼來山雞、野兔放在樵夫的門口表示感謝。你看,這隻老虎多麼懂得知恩圖報啊!

還有一些故事是相反的。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叫做《農夫和蛇》:蛇在路上凍僵了,一個農夫看它可憐,就放在懷裏暖,蛇倒是活過來了,可是它活了之後馬上就咬了農夫一口。我國古代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東郭先生和中山狼》:狼遭到獵人的追殺,東郭先生把狼救了,可是狼反而要吃了他。蛇和狼恩將仇報,心腸是多麼歹毒啊!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感恩,知恩不報,甚至恩將仇報,那就與蛇、狼之類沒有什麼區別了,說是“禽獸不如”也不爲過。因爲人家老虎還懂得報恩呢!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說的是有一位好心人,看到他家附近的一個乞丐非常可憐,所以經常施捨錢給那個乞丐,這樣過了兩三年。有一天,在他又一次把錢遞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對他說:“先生,有個問題我憋了很久了,我想請問你,前年的時候,你每次都給我十塊錢;去年減爲一次給五塊,到了今年,一次只給兩塊了,這是爲什麼呢?”這位好心人就解釋說:“因爲兩年前,我還是個單身漢,所以有能力多給你些錢。可是去年我結婚了,今年家裏又添了一個孩子,家庭負擔就重了,所以只能節省一些。”這個乞丐一聽,氣憤地說:“你怎麼可以拿我的錢,去養活你的老婆孩子呢?”

各位同學,你們在笑的時候肯定在想:這個乞丐也太不知道好歹了。他對接受施捨習以爲常,把受人恩惠看作理所應當,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可是,聽過之後,請大家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最後,請讓我用兩句詩來結束:

如果我是一汪清泉,

我要感謝源頭活水;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

我要感謝根下沃土。

謝謝大家!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前不久,我讀了一則童話故事,它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巨人的花園》。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以後,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裏。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着孩子們來了,園裏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地幸福……

王爾德的這個快樂故事,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巨人,他兩次的自私與冷酷給花園帶來了冰雪寒冬,讓孩子們失去歡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同樣孤單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園裏明媚的景色!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快樂也一樣,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我還記得這樣幾句名言:“把你的痛苦與人分享,你的痛苦將會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人分享,你的快樂將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樂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卻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情。相反,有了快樂,一個人獨樂,最終也不會快樂。

與別人一起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爲快樂能夠傳染。其實很多時候,與別人分享快樂,既是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既給了別人一個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這樣,那麼請開啟你的心靈,真誠地與別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團火,就要想法把別人點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別人洗淨;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長出更大的稻穗;自己是一彎月,就要想法給夜行人送去清輝……與人共享快樂,你也會更加快樂!

謝謝大家!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電視劇,它叫《花樣少年少女》,戲中女主角盧瑞希爲了見到自己所喜歡跳高偶像左以泉一個人從美國到臺灣女扮男裝、就讀櫻開男校。

故事就這樣情形下展開女扮男裝的瑞希面對各種各樣挑戰:一開始得知泉不跳高了後來受到欺負再來哥哥從美國來看(瑞希瞞着哥進男校)……最後,在瑞希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之下,泉又找回了跳高的信心,重新回到了跳高臺上。

雖然泉知道瑞希是個女生,但由於兩個人都不好說出口,怕揭曉這個祕密,於是,他們就把這個祕密一直保守下去,但自己卻在心裏愛着對方。雖然這是一部偶像劇,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很多。比如泉爲了可以再次回到跳高場上,他是加倍的努力,最後也還是成功了,這告訴我們,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可以。

而瑞希爲了自己的真愛,而不顧一切,只是爲了見到自己喜歡的人而已,可是真是因爲她對這份愛的努力,才使泉也對他有了好感。這可以告訴我們,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這樣我們纔有實現夢想的機會與能力。

總之,我們一定要爲了自己的夢而努力!我國作家老舍先生說過: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我們從祖宗那一輩就開始宣傳杜絕驕傲了,有孔子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有故事書裏面的龜兔賽跑等等。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班級裏面選班幹部,被選中的那位說的最多是“不行,不行,我幹不了”,選來選去就沒下文了,最後重擔還是落到的班長身上。論能力,每個人都可以當選,只不多了那麼的一點“謙虛”。可能在我們的心裏那是謙虛,實質意義上它就是虛僞。

謙虛可以使你永遠把自己置於學習的地位,並有助於發現他人的優點。但是,謙虛決不是客套與虛僞;不是遇到工作時的退縮與推委;更不是所謂的深藏不露。如果有機會需要你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你也擁有這樣的能力,你必須知難而進,當仁不讓,決不能把謙虛作爲推卸責任的藉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4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小草看到蒼松的偉岸,便立志發奮圖強,可經歷千辛萬苦,還是一株普通的小草;蜩與學鳩看到扶搖直上的大鵬,便極希望自己也能鵬程萬里,於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臨終也沒有“若垂天之雲”的雙翼,更沒有“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輝煌。

它們付出努力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爲什麼呢?因爲它們沒有認清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一個人若想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努力、奮鬥雖必不可少,但認清自己的`實力,把握好自己奮鬥的方向顯得猶爲重要。

正是認清了自己在文學方面的缺陷,班超毅然投筆從戎,使自己不僅在軍事方面取得較高的成就,而且也保衛了大漢江山的穩定與繁榮。楊振寧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認真分析原因,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最終,他卸下了“實驗物理”的專業抱負,改修“理論物理學”,在理論方面,他駕輕就熟,一日千里,最終摘下“諾貝爾獎”的桂冠。

認清了自己的方向,努力纔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奮鬥纔會有結果,很難想象潘長江能夠在NBA的賽場上搶籃板、搶斷、扣籃……也很難想象姚明穿着時尚的服裝,站在舞臺上將歡聲笑語送進千家萬戶。

如果不能成爲自己的伯樂,不能認清自己,努力方向與實際南轅北轍,那麼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壯觀的波瀾,再多的付出也不會得到回報。現實中,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都要轟轟烈烈,流芳百世,每一個人的事業不一定都要驚天動地,垂名千古,只有適合自己的,纔是的。

做自己的伯樂,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認清自己奮鬥的方向,把握自己,經過堅持不懈地奮鬥,經過挫折的暴風雨,纔會出現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同學們,只有認請你的方向,走出失敗的荊棘地,前面纔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

四年級演講稿3分鐘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小和尚,想學會理髮來幫寺廟的和尚剃髮。於是他就開始用冬瓜練習,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時總要順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沒多久就學會了如何剃髮,當他第一次幫人剃髮,去打水洗頭時,“順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

究竟是什麼給小和尚的一片好心帶來害人害已的結果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爲他用冬瓜作練習時養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習慣,儘管爲自己的師兄剃髮時心裏想着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卻不聽使喚,習慣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個小小的壞習慣害了他。

雖然這個故事有幾分誇張,我們也不可能會是一個爲別人理髮的小和尚。可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類似的壞習慣呢?比如:隨地吐痰、隨意罵人、說髒話、隨手亂扔亂撂、經常大聲喧譁、在樓道里追逐打鬧、自習課上說話等,如果有,它們遲早會給你帶來或大或小的麻煩。

這個故事再一次告誡我們:壞的習慣一旦養成,即使是很小的,也不容易改掉,最終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害。

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能夠使我們在各個方面受益匪淺:平時不浪費一分一秒,努力學習就會使成績上升;儘自己的一份力維持班級的衛生,就很有可能使班集體成爲“衛生模範班”,如果每個同學都這樣,學校也會變得乾淨漂亮,我們在其中學習、生活也會心情舒暢;平時堅持鍛鍊身體,就可能在運動會上一展風采;幫同學講解問題,也許會使自己有新的發現;在家中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給父母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同學們,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養成良好的習慣,從現在,從自我開始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