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六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範文

導語:寫計劃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六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範文,歡迎參考借鑑!

關於六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範文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有26名學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9人。透過幾學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好轉,但還不夠自覺尤其是男生需要監督學習。有個別語文基礎更差,連最簡單的漢語拼音也不會拼讀,平時應加強訓練。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着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薰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三、教學目標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4、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5、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6、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效果。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8、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透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9、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四、教學措施

(一)精讀課文

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根據課標第三學段對各種文體的具體要求:

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面、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教學中注意點: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其次,要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最後要精心組織促進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我概括成以下四點:

1、工具性人文性有機統一:真正的閱讀是學生與文字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與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透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抓住典型語言資訊,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

2、 感悟與質疑和諧相生:“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胡學者非悟之難,而疑之難。”清、唐彪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要選擇質疑的時機,要給予質疑的時間,要重視問題的梳理,要點撥質疑的方法。

3、 積累與運用雙管齊下:關於語言積累,本冊教材課後練習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任務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較寬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有的要求比較明確,如,“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抄下來,再體會體會。”“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加強學習的指導性。

4、閱讀與表達攜手共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另外,要注意文言文的教學。說到文言文,在第十冊中已經學習過《楊氏之子》,第十二冊還有:《學弈》《兩小兒辯日》。對於小學中出現的文言文的教學,考慮到初中一下子接觸有困難,先作個鋪墊。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感受文言文;讀正確,讀流利,讀中正確表達語句的意思;熟讀至成誦。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讀。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小學生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作爲本單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意;

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略讀課文

本冊教材精讀、略讀課文各佔一半,如何正確對待這一類課文,發揮他們應起的作用。

一是內容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

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略讀課文的教學也要注意與單元學習重點結合起來。對一類文質兼美,可讀性強的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作精讀課文來上。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連結。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連結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檯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學習到五年級下冊,學生累計認字3000個,提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前三學段識字量。故從本冊教材開始不再安排識字任務。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保持一致。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課文中同一個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爲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

二、教學目的要求:

第一組:

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透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第二組:

一是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二是讓學生透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三組:

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

二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透過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作方法。

第四組:

一是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二是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是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爲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組:

一是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二是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三是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爲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爲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第六組:

一是透過蒐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蒐集並按一定標準給詩歌分類。

二是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是透過朗誦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四是能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第七組:

一是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二是學習作者將這種真摯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第八組:

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

三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透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藝術。

三、教學措施

1、始終用素質教育理論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導日常的教學工作,並且注意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使理論和實踐融合爲一體。

2、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杜絕以往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內容,廣泛參閱教學資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並與備課組的其他老師共同商討,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案。

4、授課過程中,依照設計好的教案,靈活多樣地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電教設備,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的做法,始終以學生爲學習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5、課後,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複習好所學的新知識。

6、認真、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和作文,並組織好單元測試。

7、平時注重向別的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和教研組的各種教研活動,以此豐富個人的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