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小學排球隊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定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定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小學排球隊教學計劃應該怎麼設計?

小學排球隊教學計劃

小學排球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二、訓練目標

1、使隊員能堅持訓練,認真刻苦,服從指揮。

2、鞏固排球基本技術,紮實掌握排球戰術,熟悉排球進攻與防守戰術體系。

3、進一步提高隊員的身體素質。

三、訓練方案

1、訓練時間:

2、訓練內容:發球

(有能力的練上手發球)、接發球、前排兩點進攻(重點)、教學比賽(重點)、身體素質訓練。

3、訓練措施:隊員每天摸球一千次以上,包括傳、墊、扣、發。鞏固排球各項基本技術,熟悉進攻與防守戰術體系。着重進行教學比賽,爲本學期縣比賽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加強隊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包括滑步、交叉步、前進步、後撤步、仰臥起坐、俯臥兩頭起、原地摸高、後蹬跑、雙手過膝移動、左右快速移動、“矮子”跑、聽哨音連續來回跑手觸地、墊上腰腹肌練習。

4、訓練方法:

第一階段:恢復性訓練:熟悉球性,恢復球感。

A、墊球:重點初步掌握正面墊球技術要領,提高墊球的質量。

練習方法:1)對墊、自墊(各100次)

2)三人一組三角形連續墊球

3)兩人一組,一人拋,另一個人移動墊球

B、傳球:練習傳球

初步掌握動作的要領。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1)對牆傳、自己傳(各100次)

2)兩人一組,一人拋,一人傳

3)兩人對傳。

C、扣球:初步掌握扣球的最後擊球動作要領。

方法:個人對牆扣球、原地扣固定的吊球、教師拋球學生在網邊做助跑起跳的扣球練習。

D、發球:重點提高發球的準確性。有能力的初步掌握正面上手發球的技術要領。

方法:近距離對牆發球練習

兩人一組隔網較遠距離的發球。

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發展上肢力量爲主。

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靈敏性練習爲主。

第二階段:

發球訓練、前排兩點進攻訓練以及接發球的訓練。

A、墊球:重點掌握正面墊球技術要領,提高墊球的質量。

三人一組跑動墊球

B、傳球:糾正傳球時不正確的手型及全身的不協調,進一步掌握動作的要領。

糾正方法:反覆做傳球的模仿練習,按傳球的手型接住拋來的實心球,然後做傳球的蹬腿、伸臂動作體會全身的協調用力。

C、扣球:掌握扣球的'最後擊球動作要領。

方法:個人對牆扣球、原地扣固定的吊球、教師拋球學生在網邊做助跑起跳的扣球練習。

D、發球:重點提高發球的準確性和攻擊性。

方法:在發球區反覆進行發球練習

E、前排兩點進攻訓練以及接發球的練習。

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發展下肢力量爲主。

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靈敏度和移動速度爲主。

第三階段:

繼續掌握前排兩點進攻訓練以及接發球的訓練,並且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開始接觸教學比賽,使隊員瞭解自己在場上的位置與職責,明確場上意識。

A、練習墊球、傳球、發球。

方法:站在六號位跑動墊兩邊的球

站在五號位接扣球和吊球

定位發球

B、扣球:改進助跑起跳時早跳和晚跳,以及全掌包不住球的錯誤動作。

方法:起跳扣固定的球,自拋自扣,連續對牆扣球,

C、“一攻”

提高接發球組織進攻的能力

比賽:透過六對六,三對三,四對四比賽提高臨場防反應變能力。

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下肢和移動的配合爲主。

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爲主。

第四階段:

正式進行比賽,提高場上的應變意識以及比賽的積極性。

方法:

可以與各兄弟學校進行比賽。

專項素質訓練:主要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力量和耐力素質爲主。

第五階段:

本階段爲調整階段,主要對隊員的身體和心理進行調整,爲比賽做準備。

四、排球隊員

:每天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並在訓練結束時及時進行總結。在每次訓練

之前都要點名,保證訓練時人數、時間、訓練質量。

注意事項:

1、每次訓練隊員都必須準時參加,遲到必須接受懲罰。

2、每次訓練都無條件服從教練的安排與指揮。

3、在訓練時懂得自我保護,防止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