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較好的教學環境,是學生愉快學習的前提

音樂教室被調換到另一間面積小得多,而且又是在語數老師辦公

較好的教學環境,是學生愉快學習的前提

的隔壁。上課不好意思放心大膽地上。音樂教室改成了閱覽室。

一段時間的音樂教學使我體會到,教學環境與學習興趣有着密切的聯繫。

原多媒體教室作爲音樂教室,裏面的教學設施撤走了,沒有了任何的先進教學技術設備,這雖然給實施新編音樂教材的教學目標造成了困難,但教室的面積較大,給了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教室裏容坐下65個同學還能空出近一半的空地,可供同學們表演活動;天花板較高,歌聲、音樂聲迴盪在教室上空,可給同學們一個較好的.聽覺空間。又加上每天教室的凳子擺得整整齊齊,地上、牆上抹得乾乾淨淨。這樣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吸引着同學們高高興興地到這裏來上課。

一到四年級各班同學都能在上課鈴響之前到教室裏來上課。到了教室裏,能做到不弄亂凳子。就連一年級小朋友都能做到,而且還是做得最好的。我幾次在別的班級表揚一年級的小朋友。要求同學們向一年級的小同學學習。

從操場整隊進教室也做得很好。廣播操做完以後,同學們能按要求排着整齊的隊伍接在別班後面,往教室走。

音樂課堂的常規訓練在日見成效。進教室坐下注意不挪動凳子、下課出教室要有秩序地單行走、上、下課時師生互相問候、歌唱時的坐姿要端正、表演時要積極、當觀衆或聽衆時要安靜專注,等等方面,學生逐漸地能自覺地做到,形成習慣。

在課堂學習中,教師盡力讓同學們學得有趣,活動得開心。一、二年級的課堂,充分地利用打擊樂器。在活動中,讓每一個小朋友都有機會練習或表演。三、四年級的課堂,讓每一個同學都準備一到兩樣吹奏樂器,在課堂上練習吹奏或爲歌曲伴奏。還爲課堂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表演與活動。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很高,課堂學習氣氛濃厚。

學生學習得開心,我也工作得順心。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在日益增進。下課時,同學們喊我喊得好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