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稻草人教學反思

稻草人是小學學習中重要的一課,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稻草人教學反思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稻草人教學反思

美術稻草人教學反思

《稻草人》是語文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童話。教學中,我抓住本篇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稻草人”這個人物形象,理解他對主人的忠誠、盡職,心地善良。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一、從抓住稻草人的感情變化入手,進行閱讀感悟。

課文透過描寫稻草人在田裏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刻畫了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教學伊始,我給學生安排了一個任務:默讀課文並畫出描寫稻草人心理活動的語句。如:“稻草人看着,心裏很高興。”“稻草人見小蛾落下了,心裏非常着急,……他想到主人的命運,心裏就像刀割一樣。”“這使稻草人感到無比驚恐,心想禍事真的來了,越怕越躲不過。”“稻草人看見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換來眼淚和嘆氣,禁不住低頭哭了。”抓住這些語句後,我引導學生分析、朗讀,一個熱愛主人,對主人忠誠盡職的,善良的,卻又無力幫助主人消除災害、擺脫困境的稻草人的形象,就會展現在學生面前,並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從對稻草人的樣子描寫中,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學生在寫作文時,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往往抓不住特點,似乎人人都長得一樣。我抓住了文中的這段話:“稻草人是農人親手做的。他的骨架子是細竹枝,肌肉和麪板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和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裏是鼻子,哪裏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他的骨架子長得很,腳底下還有一段,農人把這一段插在田地中間的泥土裏,他就整日整夜站在那裏了。”透過這段話,我讓一位學生上臺做出相應的表情、動作,又讓學生進行口頭描述,真正教會了學生如何進行人物外貌的描寫。在這一環節,我巧妙的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入在一起,學生表現的很積極,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而自信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之中。

當然,本堂課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板書設計時忽視了文章的`另一條線索,即扇子動作的變化——扇子動作的變化也反映了稻草人的情感變化;同時還可以讓他們以課本劇的形式表演一下,讓學生扮演稻草人、老婦人、稻穗、小蛾等角色,這樣有利於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與反思,我覺得自己跟學生一樣收穫頗多,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努力提升每堂課的有效性,盡力打造理想課堂。

美術稻草人教學反思二

本文是一篇童話,透過稻草人前後的心理活動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開頭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儘快入“戲”,於是我就以稻草人樂樂作爲一堂課開頭的素材,自然、新穎、形象、巧妙,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本節課的主題上來,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教學效果,使後面的“好戲”順理成章。

這節課中,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節課中,我擔當了導演的角色,創設了一個輕鬆的氛圍,在這節課上,學生表現的很積極,因此課堂上學生很活躍但秩序並不混亂。

俗話說:“編簍編筐,重在收口,描龍畫風,貴在點睛。”課堂結尾是老師盡情發揮才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大舞臺。課尾作品展示環節,我嘗試了一種新的結尾模式:課本劇表演的形式,讓人耳目一新,讓學生扮演稻草人、稻穗、棉桃、麻雀…等角色,表演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故事情節自由發揮,這樣有利於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學生即興表演的很投入很快樂,讓人“言有盡而意無窮,餘言盡在不言中”。“結尾無定法,妙在巧用中”,我相信,只要勤于思索,巧於構思,敢於創新,展開想象,放飛激情,就能夠演繹出“五彩繽紛、光芒四射”的精彩課堂結尾。

老師只有“善教”,學生纔會“樂學”,師生才能“共同成長”,是我在這節課上的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而自信地投入到鄉土美術活動之中,充分體會家鄉的自然美與人文美,從而積極地參與鄉土美術的資源開發與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