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3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3篇

一年級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篇1

猴子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新課的匯入用“小猴吃水果”這一故事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瞭的應用功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還要學習關係符號“<”、“>”和“=”。

在一節課內小朋友要認識三個符號朋友“<”、“>”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故我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的形狀是怎樣的?開口朝哪邊?尖尖的呢?引導學生用形象易懂的語言去記憶三種符號。“兩邊數字一樣大,中間填‘=’”,“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 “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等。等學生已理解後,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最後安排補充練習,以加深學生對符號的印象,並會通用符號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一年級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篇2

本節課根據猴子香蕉圖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以及各自的數量,讓圖片中幾種水果與猴子之間的數量進行比較,從而教授“=”、“>”、“<”及其連接在數字之間作比較的填寫方法,讓學生做些讀寫練習,並出示相關練習題

整節課的結構比較清晰,環節的創設也十分緊湊。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透過擺小棒這一環節對比大小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教師還運用簡單的小口訣(開口大,朝大數;尖頭小,朝小數)幫助學生很好的運用三種符號,讓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夠獨自解決比大小這類題型。

在教學的整個環節中,缺少情景創設,應該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圖片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符號教授過後,讓學生的讀寫練習進行的還是太少,應該讓學生單獨叫幾個人讀一讀、同桌讀、男女生分開讀以及全班讀等不同的形式朗讀,再讓學生多次練習,在空中抒空、同桌的手心裏寫、書桌上寫以及在書中的田字格里寫。三個符號每講完一個之後應該都出示對應的練習題,不要都講完之後在讓學生做練習,這樣不如講一個做一個最後在統一混合練習達到的效果好,講一個做一個的話可以讓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能夠理解的更加透徹,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數學《比大小》的教學反思篇3

在本課分數大小比較主要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一是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母小於10);二是幾分之一的兩個分數大小的比較。

由於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是建立在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的概念初步認識的基礎上的。透過比大小這一課,進一步初步認識分數。本課時分數大小比較主要藉助直觀圖形,讓學生透過看圖,直觀地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從而讓他們感受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積累一些初步的經驗。其實,在本課的教學中蘊涵着三種分數比較的方法,即三種比較模式。

1、看圖比較大小,建立“形象比較”的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我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個的模式中包含三個比較環節:用分數表示圖中陰影部分——比較陰影部分的大小——比較分數大小,教材給出的教學情景的目的也是將數與形結合起來,學生在比較時,可以聯想到圖形的大小。所以我把例題交給學生自主探究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我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看到的圖形,想到的理由進行交流。

2、理解分數,建立“意義比較”模式。

在這種模式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說出填分數的理由和比較分數大小想法,再引導學生說出每個圖形各塗幾格和比較理由,然後根據分數的概念得出結論。在探究比較中,注意比大小的兩個分數的特點,進行分類:同分母和分子都是1的分數。這一部分不是由老師教給學生,而是由教師引導、激勵,啓發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推理,歸納。

3、發現竅門,建立“法則比較”的模式

在這裏,應特別重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和推理,最後歸納出:分母相同,比較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小;分子是1(分母相同),比較分母,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的法則。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老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要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要變聽數學、看數學爲做數學,關注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關注孩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關注孩子對學習過程的經歷和體驗。教師要關注孩子知識技能的學習,更要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給孩子以富有個性的評價,激勵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我們的數學將不再枯燥,讓我們的數字會跳躍,圖形會唱歌,我們的數學從此富有生機,充滿樂趣。

標籤:數學 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