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通用7篇)

《田家四季歌》讚美了農家人的辛勤勞動,抒發了他們收穫的喜悅。下面是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借鑑。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通用7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1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兒歌,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農民一年的農事活動,讚美了農家人的辛勤勞動,抒發了他們收穫的喜悅。

本課亮點:

在教學《田家四季歌》時,讓學生在讀一讀、批一批、說一說、背一背的環節中體會農家人的辛勞,感受勞動的快樂,同時瞭解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課堂上,我採用了集體誦讀、男女生合作讀、填空背誦讀、創設情境讀、重點詞語強調讀、小組合作對對讀、拍手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農家人的辛勞,在讀中感受勞動的快樂。背誦的教學目標落實的比較到位,課文上完之後,大部分同學都能夠背下來。

不足之處:

1、這篇課文學下來自己感覺在字詞教學上花費的時間過多,本該兩課時完成的教學內容,往往需要三課時才能勉強完成任務。但是在完成家庭作業時依然錯題百出。我會寫的生字,要求是抄兩遍,組詞兩個時,拼音的錯誤率依然相當的高,這就警示自己平時在下達預習作業時,給生字加拼音依然是重中之重。

2、讀寫結合沒有落實下去。

本來課文上完之後,可以讓孩子們試着觀察四季的更替變化謝謝你眼中的四季,但是因時間緊,所有沒有安排。

教學無止境,如同藝術創作,需要我們用心去詮釋,用心去呵護。教學生涯的得與失都會給我留下寶貴的財富。漫漫成長路,探索不放棄,多學多反思,課堂更精彩!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2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爲一體的兒歌,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農民一年的農事活動,讚美了農家人的辛勤勞動,抒發了他們收穫的喜悅。全文共四小節,每節配有一幅田園風景畫,圖文相融。

1、本課在設計教學時,首先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以識字爲切入口,在第一環節複習詞語中,我抓了課文中的兩個多音字“了”、“場”,讓學生了解識記。

2、注重朗讀。透過各種方式的讀了解我國南方四季的主要農事活的,理解人們勞動艱辛和豐收的喜悅。

3、本課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識記字形、寫字訓練的教學。在分析字形時,我注意啓發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經驗,從而記住字形。另外我還提醒學生要嚴格按筆順去描紅、臨寫,把字寫規範、美觀。本堂課寫字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語言訓練。本節課我安排了一個語言訓練點“____了____又_____。”爲了減低難度,我把四季的農事都用圖片出示了,因此學生回答得都還可以。

本節課還有一些處理不是特別滿意的地方:

1、PPT上有一個錯別字沒有及時發現改正,“積肥”寫成了“擊肥”,在今後的PPT製作中,還應該更加細緻一些。

2、語言訓練過程中,如果把出示的農事活動按四季分分類,學生的回答會更嚴謹。

3、秋季和冬季這兩小節講的有點簡單,應該抓一些重點字詞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3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這裏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本課的識字方法是要讓學生髮現規律,運用形聲字的方法認識“蜻、蜓、蝴”等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和用組詞、象形字的方法認識“展、運、網”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發現兒歌句子的結構,嘗試仿寫句子

在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主要任務——識字,藉助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讀熟,並透過多種方式,將這些任務落在實處

1、多種方式呈現,循序漸進識字

這堂課,我根據生字的不同特點,採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學習“展、運、網”,我就隨文識字,透過藉助組詞、圖畫、象形字等方法認字;而識字11個帶“蟲”字旁的字時,首先借助拼音識記生字;透過介紹小動物進行鞏固識字,語言訓練;其次透過引導他們對形聲字特點的分析來鞏固識記,透過識字加油站,讓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識字方法去識字;然後,在遊戲中識字,最後,透過生字迴文,朗讀兒歌在鞏固生字,學生在生字的反覆呈現與識記中不斷識字深化不僅對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還了解了字的意思

2、引導發現,滲透學法

識字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識字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識字的方法如,在學生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後,引導學生髮現藉助形聲特點識字的`方法,透過識字加油站讓學生嘗試認識其他的形聲字再如在認識“網”字時,我採用象形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憶,既直觀又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整個識字過程中,我注重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3、讀寫結合,發展語言

本課是一首運用“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句式描寫小動物活動的兒歌,貼近生活而富滿童趣我充分利用兒歌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語言實踐活動我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讀,師生合作讀,如,師引讀:什麼在半空展翅飛?生根據課文說:蜻蜓半空展翅飛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仿照老師問,再回答不僅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枯燥,還將“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這一句式滲透給學生,逐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透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寫話,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 對中下生關注力度不夠

這點主要表現在指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方法識字時,指導的不夠細,在用過“螞”字來引導學生掌握形聲字的特點後,應該再回到其他10個形聲字去,讓學生說說每個形聲字的形旁、聲旁是什麼,是什麼結構類型的形聲字,這樣,學生既能深刻地記住這些字,又能進一步深入瞭解形聲字的特點

2、沒有適時進行總結

如讀完區分昆蟲的兒歌時,應該及時幫助學生總結出爲什麼這些生字都帶“蟲子”旁,進而在老師的總結話語中瞭解我們的祖先造字的方法再如,在引導學生把握兒歌句子的結構時,沒有及時在課件顯示“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這些總結性的詞語,使得學生對句式的把握不夠清晰

2、 對生字的鞏固的形式還是不夠多樣

我現在在課堂上鞏固的生字的形式也只是停留在去掉拼音認讀、猜謎王,採果子,如果其他老師還有其他方法請不吝賜教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4

首先在朗讀時,“麥苗兒”、“桑葉兒”的“兒”該怎麼讀呢?給學生講了他的幾種情況。有時讀本來的字音“兒”;有時不讀出來,只是前一個字的字音尾音加翹舌音,就是兒化音。練習朗讀兒化音的技能。“場”是多音字,請仔細看看字音,讀什麼音?指名讀,賽讀。學生把握得越來越好。其它的事物,看看它的樣子,看看它的顏色,體會它的特點,讀出不同事物的不同感覺。在示範朗讀的引導下,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體會作者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讀出對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夏天的蓬勃與繁忙,秋天的喜悅與辛苦,冬天的快樂與自豪。

其次想想背誦積累,背誦方法可多樣,提高背誦效率。全文的結構大致相同。根據這個特點可讓學生觀察段落的結構,練習背。結合插圖練習背誦。按四季順序練習背誦。加上與表達事物特點的動作,邊表演邊練習背誦。教師引背,小組賽背。

第三遷移運用。詩韻味很美。抓住語言特點,引導學生練習生活實際,進行說話練習,進而仿寫。教師指導時先扶後放。先展示句式填空,再由學生自由地創造句式說。

濮陽四季歌

春季裏,春風吹,

柳絮飛揚花兒笑。

草兒尖尖,大雁正回。

夏季裏,農事忙,

耕完田地又積肥。

早起勤勞動,歸來戴月光。

秋季裏,果飄香,

柿像燈籠掛滿樹。

身體雖勞累,心裏甜絲絲。

冬季裏,雪花飄,

打完雪仗堆雪人。

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5

本兒歌朗讀有節奏感,對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進行了描寫,以簡練的筆墨畫了四副田園四季的風景畫,重點是在介紹農事,帶着讚美的感情歌唱了辛勤勞動的人民。這首時序歌讓孩子瞭解了農作物的生長的農事的知識。

優點之處:

1、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進行彙報。

2、多種方法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3、識字教學任務完成的良好。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主動找出字的特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足之處:

由於是學生自己彙報,文字的四季更替,學生了解的就是很片面。

改進措施:

可以多給學生講解或者分享一些農作物的生長視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6

本課爲了吸引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匯入部分選用漢字的造字原理解說作爲切入點,田家四季歌特意用“農”家四季歌來引入,透過展示“農”字甲骨文的形式,讓學生找到生字表裏的生字,並相應解釋“農家”與“田家”之間的關係,從而啓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使得學生樂於學習漢字,書寫漢字。

不足:本課兒歌朗讀要有節奏感,對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進行了描寫,以簡練的筆墨畫了四幅田園四季的風景畫,重點是在介紹農事,帶着讚美的感情歌唱了種田人的辛勤勞動。因此本課教學還應注重對朗讀上的指導,可以多一些時間給學生們朗讀上的練習和感受這首時序歌既可使小朋友們獲得有關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的知識,又能使他們在情緒感染中受到農業勞動美的薰陶。

本課教學節奏上把握還很欠缺,課堂時間上的計劃仍有待於調整。隨文識字方面,由於時間的關係,還需找到重點去講解。

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反思 篇7

今天比較順利,不過也花了一節多課才上完。首先,我從“春風吹、夏雨落……”一年級的一篇課文匯入,得知是今天學習的對象是四季,再書寫“農家”,理解田家就是農家。齊讀課題。

再默讀課文找出景物和農民伯伯的活動。隨後集中認字。

接着深入課文,分小節講解。(缺陷是朗讀指導不夠,只對“喜洋洋”詳細指導了。)

第一小節理解“肥”,第二小節理解“蠶桑”“插秧”和“戴”,第三小節“場”(之前已經相機解釋了),第四小節“初”(漏了)“了”。朗讀指導“笑盈盈”

再是背誦課文和齊讀課文。

最後提到“身體雖辛苦,心裏喜洋洋”,想起了一首詩《憫農》,找學生起頭,全班背誦。

再是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