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4篇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1

《騎牛比賽》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全文分三個自然段,描寫南美洲騎牛比賽的課文,講的是一位技術高超的騎手在騎牛比賽中的精彩表演,帶給我們深刻的啓示:“高超的技藝是經過長期的刻苦努力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飽經磨練的勇敢者才能成爲技術高超的強者。”課文第二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一次比賽的場面,是本課學習的重點,理解騎手說的話是難點。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4篇

課文的教學目標透過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完成的較好:

1.透過詞句感受課文:由於有了前幾篇課文的引導,這篇課文,部分孩子已經能夠自己掌握分析這類型課文的方法了,教師只需在旁邊稍加引導即可。如在分析重點的第二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孩子自讀自然段,找出共有幾句話。然後用浪線畫出哪一句是表現看騎牛比賽的人特別多的句子?大部分孩子能很快的畫出第一句話。接着,我讓孩子再在第一句話中找找看,你是透過哪些詞語感受到人多的場面的?孩子一眼找出了“擠滿”這個詞,很準確。還有的孩子找出了“大家”這個詞,也不錯。讓孩子自己透過朗讀來分析課文,幫助他們掌握分析短文的方法纔是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孩子所具備的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僅僅是個引導者,不能成爲學生學習的替代者,不能一味的灌輸教育。

2.透過表演演示動作:書中有一些詞語其實孩子理解上不存在難點,但要真正的滲透到課文當中去,還需要孩子進一步的感受和深化。如第二自然段中出現的“瘋狂”、“上下蹦跳”“只兩三秒鐘”等,我讓孩子自己演示,教室裏頓時就出現了好多發了瘋似的上串下跳的小牛。讓孩子投入到課文當中去,定能收穫課文中想想要傳達的意味。

3.透過朗讀呈現理解:第一自然段中,孩子很自然的加重了“特別”這個詞的朗讀,從而感悟南美洲人是非常喜歡而不是一般的喜歡看騎牛比賽。第二自然段中透過加重朗讀“擠滿”一詞感悟觀看的人特別的多,透過加重朗讀“興致勃勃”一詞感悟大家的興趣很濃,透過加重朗讀“牢牢”一詞感悟騎手的“技藝高超”。讓孩子透過不同方式的朗讀,感悟文字,在朗讀中自己領會。

4.透過對比感受高超:透過“好幾個騎手在野性大發的牛背上只兩三秒鐘就摔了下來”和“一個騎手在瘋狂蹦跳的牛背上還能牢牢地騎在牛背上”進行對比,孩子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這一個騎手的確是技藝高超的。

5.培養孩子說話能力:主要是進行了兩處想象說話,填補書中的空白:A在每一次摔下後,騎手會怎麼想?怎麼做?B學完課文,你想對技藝高超的騎手說些什麼?透過這樣的說話練習,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感受對騎手的尊重,當然不只包括成功者,也包括那些摔下來的騎手。我希望我們的孩子做一個真正的強者。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僅是自身強大,同時也能有一顆尊重別人的心。 當然,對於一堂隨堂課,我的準備和教授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

1.沒能很好的運用多媒體:課文所述事情發生在南美洲,離我們的孩子太遙遠。教學時,如果能借助多媒體將騎牛比賽的視頻直接呈現,相信孩子能夠更加直觀的在腦海裏呈現出一個騎牛比賽的精彩場面,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公牛的瘋狂撒野、騎手的技術高超、觀衆的興高采烈。這一點上主要還是我課前的準備不夠充分,畢竟對於一堂隨堂課,自己從心底上就有點鬆懈了。課後我找到了騎手騎牛的驚險視屏,準備讓孩子在空閒時間欣賞。

2.字詞的講解沒能更到位:“特”和“持”、“次”和“吹”部分孩子容易混淆,主要需要幫助孩子弄懂偏旁部首在這一類字中的作用,從而更好的區分這些容易混淆的字。上課的時候沒能做到很好的區分。

一堂成功的課堂不容易,需要教師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一起加油,呈現最美的課堂,呈現最真的孩子!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2

《計算比賽場次》一課,是一節有關組合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看體育比賽,他們很想知道如何計算比賽場次。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本節課我能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指導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所以我覺得本節課在提高教學有效性上有幾點比較成功的地方: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人的思維起始於問題,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他們的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尋求問題的答案。在課堂的第一個環節,考慮到教材創設雅典奧運會女排比賽的情景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因此我結合學生實際,重新創設了學校進行乒乓球比賽的問題情境,無論是真實性、數學性、還是趣味性方面都比較貼合學生實際,然後充分利用這一問題情景,提出整節課的中心問題,把問題作爲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着明確的解決問題的願望去探索新知識、形成新的技能。

課堂實踐下來發現學生對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較感興趣,也比較樂學。

2、關注教學細節,提高課堂效率。

在解決比賽場次的問題前,我先讓學生理解每兩支球隊比賽一場的意思,透過讀一讀、想一想、舉一舉例使學生準確理解其含義,爲後面的問題解決作好鋪墊。實踐證明這一設計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但其作用卻不小。

3、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積極鼓勵學生探究

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但學生的內在潛力是無限的,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爲了解決小組比賽中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這個問題,爲學生提供了圖例、表格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髮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還能創新地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課上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充分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重視課堂巡視,讓學生的各種不同的想法上講臺充分展示出來,並用數學語言表達出各自的想法,在學生研討過程中,我注意走近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疑問:

1、時間掌握得不夠好,在一開始的時候,提出小組內共有4支球隊,進行單循環賽,每個球隊要比賽幾場?這個問題時,我讓學生討論得太久,其實大多數學生都已經知道了答案,所以導致後面的學習時間過緊。

2、課堂上我觀察到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是不能自主地想到用計算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生還是習慣用直觀的畫圖、連線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也是我所困惑的問題,是學生對算理還不理解呢?還是與他們的思維的特點有關?當然本節課的目標定位是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從這個角度考慮,書上試一試的題目設計數據是否太大了點?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3

“傳熱比賽”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熱在不同的物體中傳遞的快慢是不一樣的。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爲:

1、對不同材料傳熱快慢的問題進行預測,能設計實驗並透過實驗證明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2、能舉例說明哪些是熱的良導體或不良導體。

3、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和整理資訊得出結論的能力。

一、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

學生實驗是小學科學課的重要形式,它不僅爲學生主動學習創造了條件,而且實驗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識發生、形成的過程。這節課我提供給學生各種實驗材料:不同材料的小棒、杯子,熱水,各種金屬等。讓學生自由選擇實驗材料自行設計實驗,學會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研究哪種材料傳熱得快,哪種材料傳熱得慢。從實驗儀器的選用到實驗操作,無不體現科學探究的精神。

二、注重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

科學學習要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以探究爲核心,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對科學探究提出了具體的內容標準。教學中,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進行猜想,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大膽進行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彙報、展示時,請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他們是否做得科學,有哪些不足之處,還可以怎樣進行改進?”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

三、關注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

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價,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本課採用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彙報、交流實驗方案,分組進行實驗,彙報、展示。

四、注意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評價就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後再進行,而必須伴隨於教學過程之中。因此,我在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當學生彙報實驗方案時,我及時表揚設計方案最有創意的孩子, 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滿足、快樂。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都是讓學生自悟自得。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行獲得知識,鍛鍊了能力,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教學中有個別細節的地方沒有處理好,比如設的超市裏面的貨物不是太豐富,孩子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再有,在學生說出實驗過程中的錯誤,我沒有把這個作爲重點再提一下從而造成第二個實驗中還有操作錯誤的。

2、課後小結沒有讓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小結。

幼兒園比賽教學反思4

作爲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唱歌比賽》時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唱歌比賽》時,提了一個問題,我說:爲什麼小貓能夠得第一名呢?它是怎麼唱歌的?

對於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爲問的句子什麼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於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