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看電視教學反思範文(精選9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看電視教學反思範文(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電視教學反思範文(精選9篇)

看電視教學反思1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第二冊第五課《看電視》。整篇課文圍繞着“我”家看電視的“奇妙現象”展開。家裏的人都把電視換成別人喜歡的頻道,在換來換去間體會出一種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家看電視誰喜歡什麼頻道,喜歡看什麼,怎麼才能看自己喜歡的節目,有的學生說爸爸最霸道,看球賽不准我看動畫片,有的說我陪媽媽一起看韓劇,有的說我媽媽說我半小時之內寫完作業就讓我看動畫片,聽着學生或撅着小嘴的稚嫩話語,或遺憾的口吻,或得意的炫耀,或自滿的陶醉,我皺眉說我遇到了特殊的一家人,他們看電視啊非常有趣,老師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誰願意做小偵探幫老師分析下?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開始聽我講故事——讀課文。

講了兩遍後我問學生:“球迷爸爸爲什麼不看精彩的球賽,而換成了奶奶愛看的京劇?”我猜啊是爸爸怕球賽輸球了不敢看。同學們都搶着回答說:“是爸爸愛奶奶。讓給奶奶看”有的說:“我們要尊老愛幼,奶奶最老。所以奶奶先看”說完還用不屑的小眼神看看我,那小神氣勁像是在說,這都不知道?當我問到“那爲什麼奶奶又把京戲換成了球賽”時,我猜啊,奶奶看累了,需要休息後,有的同學說:“爸爸是奶奶的孩子,奶奶也要愛自己的孩子啊”還有的說“奶奶知道爸爸讓着她,他也想爸爸開心啊”……後來媽媽又出現,大家又把電視換成了媽媽喜歡的,總之,孩子們整節課都充滿着 “愛”的內容,孩子們用各種他們知道的愛的句子表達着他們的心意!有的說尊老愛幼,有的說大愛無疆,有的說不以小事而不爲,還有的同學居然說出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驚歎不已!

分析完課文我們又迴歸了生活,讓他們重新回想了一下他們回家的表現,他們的小表情似乎變了很多,皺着小眉頭思考着剛上課時自己說出的話,然後默默地舉起小手,有的對我說回家後我要陪爸爸看球賽,給爸爸遞個大蘋果吃,爸爸上班很辛苦,有的說回家媽媽做飯我要墩地,做媽媽的小幫手,有的說我可以幫奶奶燒火做飯。五花八門的,可我從這些小事中看到了有一顆火紅的愛心在他們稚嫩的心中發芽!

課後,我陷入沉思。可以說現在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太多太多,小皇帝,小公主,無處不在。如何讓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們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看電視教學反思2

21世紀的教育是關愛學生生命的發展、弘揚學生靈性的教育。課堂教學理當爲學生創造放飛靈性雙翼的機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那要引導學生做到:“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下面這一教學片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思想。

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5課《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爲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

教學《看電視》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在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後,佈置了學習任務:嘗試運用“發現法”學習課文。仔細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在四人小組裏討論交流,並強調學生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麼就交流什麼,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

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室裏呈現出書聲琅琅、圈圈畫畫、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時,各小組的同學都爭着發言,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爸爸明明是個球迷,不知爲啥把精彩的球賽關掉’,這個‘關’字用得不對。”我一聽,愣了一下,沒想到一年級的學生敢向教材挑戰,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同學們的目光都投向了提問題的同學,像在問:怎麼會提這樣的問題呢?我做了臨場應變,馬上用一種期待的目光注視着這位學生說:“你真勇敢,能談談你的看法嗎?”這名學生聽到老師這樣說,馬上自信地說:“既然是在看着球賽的過程中換成京劇的,就不應該用‘關’字而應該用‘換’字。”多好的想法啊,我便來個順水推舟:“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到底是用‘關’字還用‘換’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裏再讀一讀、議一議,希望同學們都能像這們同學一樣,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同學們的表現慾望被激活了,讀書聲、議論聲充滿整個課堂。

自學後的自由發言,學生們積極踊躍。有的說:“我同意應該用‘換’字,因爲我們平時不想看一個節目時,通常都是換頻道選另外的節目的。”有的說:“我也同意,因爲當時給奶奶看喜歡的頻道,一轉換就行了,根本不用先關掉。”有的說:“我認爲用‘關’字比較好,因爲在一節詩裏同時出現兩個‘換’字,讀起來就沒有這麼好聽。”(一年級的學生能這樣的看法真不容易。)

有同學緊跟着說:“我反對,在這一小節之後的兩個小節中都有‘換’字,所以我認爲還是用‘換’字好”。

有發言,有補充,有辯論。尤爲可喜的是,有一名同學竟說道:“正是因爲後兩節有‘換’字了,所以我認爲在前面才應該用‘關’字。”聽完學生的彙報,我情不自禁地舉起雙手,幾欲拍手叫好。

一個“關”字問題的提出,擊中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上呈現出探討的氣氛。這無疑是真正的讀書,讀書而又不盲從於書,敢於向教材挑戰,體現了探索精神。當然,學生的質疑,不一定都正確,更不可能很完善,但這並不重要,只要沒有大錯,就應當尊重學生的認識。保護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充分展示每個個體生命的風采,課堂上才能形成探究的氣氛。

此片斷中,問題讓學生提,疑難讓學生議,見解讓學生講,使學生在爭辯中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喚醒了個體創造的潛意識。如果能持之以恆,必然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生,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教後反思:

這堂課給了我今後如何進行課堂教學一個啓示,即要針對學情變化發展靈活組織教學。馬卡連柯說過:“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徵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這一片斷的教學,我認爲主要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了學情的變化。

課堂教學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現場生成性,也就是教學的過程決定於師生的雙向現場活動。如果教師只是在課堂上展示編制得十分細緻的教案,把課堂教學理解爲演示教案的'過程,就難以上出鮮活的好課,就不能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在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能根據學情的變化發展靈活組織教學是可取的教學藝術。

2.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高明的教師應該教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能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進而構建新的知識。在這一教例中,我讓學生用自學討論法去讀書、思考、討論,解決問題,並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看電視教學反思3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重點,而形近字是重點中的難點,學生容易混淆,理解是區分的關鍵,而形近字最大的區別就是偏旁部首。

今天教《看電視》,有兩個生字的形近字特別多:妙、精,怎麼樣讓孩子們樂滋滋去認識它們的形近字呢?我用上了一種更兒童化的語言:找找它們的“姐妹”和“兄弟”。

先給“妙”字找姐妹,孩子們找出來了:“抄、炒、秒、沙”!怎麼記住它們呢?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部首就是字的“衣裳”,看看這些“姐妹”字們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孩子們的回答令我拍手叫絕:“妙”穿的是粉紅色,“抄”穿的是“藍色”,“炒”穿的是紅色,“秒”穿的是綠色; “沙”穿的是黃色。這些聯想跟部首的含義很有關係,實在太有意思了。

輪到給“精”字找兄弟了,孩子們找出了“請、清、情、晴”,偏偏沒有人說出“睛”,我笑他們都把眼睛丟了。再給“情”字組詞時,孩子說出了“愛情”,然後我問孩子們什麼時候才能談,他們說長大後,是呀,長大後就可以談,他們還問,林老師有沒有,我笑了,當然有了,林老師都是成年人了呀,你們長大後也可以談呢,但是現在只能談什麼“情”呢?孩子們說了“友情”,是的,這一切的交談都是自然隨意的

看電視教學反思4

上午第二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第二冊第五課《看電視》。整篇課文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不正常現象”──每個人都主動放棄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字裏行間蘊含着一種濃濃的情、深深的愛。但授課中發生的事情卻使我的心異常沉重。

課堂上,講到文中情深之處,我問學生:“球迷爸爸爲什麼不看精彩的球賽,而換成了奶奶愛看的京劇?”有的同學搶着回答說:“可能比賽輸了,爸爸不願看了。”有的說:“可能爸爸困了。”當我問到“奶奶爲什麼又把京戲換成了球賽”時,有的同學說:“奶奶累了,不願看了唄!”……總之,沒有一個孩子涉及到“愛”的內容,哪怕一個字眼!孩子們的表情是天真的,這確實是孩子們真實心靈的再現,沒有摻雜任何僞裝的成分。在他們的小小心眼裏首先想到的是個人的意志,幼小心靈的概念裏還沒有滲透進給予他人愛的意識。可見,平時“愛”在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裏是多麼貧乏!

課後,我陷入沉思。可以說現在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太多太多,千般呵護,萬般疼愛,豈不知父母只是機械地單向地去愛孩子,而從不曾教孩子如何愛他人;孩子們則一味地接受、索取愛的甘露,而從不曾從心底培植“愛”,這談何愛的回饋?善良的爲人父母者,可曾想過愛的簡單累積豈能等於愛的質量?長期下去,一個連父母、家人都不愛的人,長大以後如何談得上愛社會呢?

雖然現在社會上下都在提倡給孩子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更大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但我認爲,在提倡這些的同時,更應注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培養孩子對家人、同學、師長乃至整個社會的愛。

看電視教學反思5

上課了,老師微笑的站在前面,把手背過去。讓學生聽一聽,猜一猜,是什麼聲音,學生說:“聽到了電視娃娃的聲音。”老師把電視娃娃拿出來,說:“你們猜對了,那麼你們是從那裏認識電視娃娃的?”學生回答:“看電視知道的。”老師再問:“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什麼節目?”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回答。老師又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喜愛看什麼電視節目呀?”學生回答後,老師拿出一個大掛圖,是書中的插圖,可能是老師自己畫的。老師指着圖問:“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學生一下就能看出來,是“我”、爸爸、奶奶在看電視。老師問:“他們在看什麼節目呀?你們猜一猜?”學生各自猜說。“你們可真能猜,看你們猜的對嗎?”老師說完,把課題——《看電視》寫在黑板上,並讓學生齊讀課題。

上面的教學環節,教師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匯入課題。“電視娃娃”孩子非常熟悉和喜歡,由此引出看電視的話題,學生很感興趣,發言很積極。老師自制的掛圖也很精彩,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圖中內容的描述,學生說的比較簡單,我覺得老師還應引導下去,應讓學生具體說說人物的表情及動作,猜測心理活動,這樣便於理解課文內容了,因爲插圖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出來的。

接下來,老師給學生範讀課文。我認爲這樣的安排過早,應在學生自讀嘗試的基礎上,需要老師讀的時候再讀。這是爲了突出學生的自我發現能力,和自我語言的嘗試能力,因爲學生藉助拼音完全有能力自讀下來了。

老師讓學生讀課文,並提出要求: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認一認,記一記,然後說給你的小夥伴聽。學生自學8—10分鐘的時間。這樣的安排較好。低年級識字是閱讀教學重點之一,識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樣,首先應讓學生藉助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自能識字,但不是按生字表來對應識字的,這樣學生以前沒有掌握好的字,透過本課學習,也可能被解決了。強調了相互的交流,把學習看成了是生生之間的互動過程,發揮了合作的優勢。

學生自學生字後,教師檢測。出示小黑板(翻板),小黑板上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所有生字。老師指名學生認讀,同時要求學生說說是怎麼記住的。從課堂的效果看,很精彩。學生認讀生字是有選擇性的,想讀哪個讀哪個,識記方法很靈活。例如“全”,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人”字,下面是“王”字。合起來就念“全”。“腳”字去掉左邊“月”字旁就念“卻”。我認識“掉”字,我還能用“掉”組詞“掉下來”。等等,學生能聯繫生活、聯想、分析字形等諸多方法識字。識字方法不是教師強加的。在學生彙報的時候,說得好的同學,老師獎勵一朵小紅花,孩子感到很美。

讀生字。讓一名學生到前面認讀,其他同學跟讀。在這環節老師沒有對易混的方音,或平翹舌音進行強化,顯得有些不足。

教師語言描述:“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柳樹伯伯也歡笑起來了,你們原意給柳樹伯伯獻上鮮花嗎?”教師出示一幅大掛圖(柳樹),再拿出花狀的識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讀出來的把花貼在樹上。這種遊戲識字的形式學生積極性很高。

老師:“樹伯伯多漂亮啊,我們一起唱支歌吧!”教師與學生律動。

朗讀比賽。教師提議後,讓學生自己練習。指名學生朗讀。評比朗讀冠軍。

結束語: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到底奇妙在哪呢?下節課接着學習?

透過比賽的形式,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注意了面向全體的訓練。但朗讀的指導不到位,由於孩子小,讓每個學生把全文都讀下來,從課堂上看,有點吃力。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莫不如就讓學生讀一段,同時增加了其他同學參與的機會。教師的的激勵、調控、評價沒有跟上,這是教學沒有朗讀氣氛的直接原因。教師不僅要評價,也要讓學生參與評價。一是訓練了學生注意傾聽;二是從評價中知道了怎麼讀。

另外本課的收尾不太好,沒有什麼啓發性。課後應對本課出現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強調語文的積累。

看電視教學反思6

電視在每個家庭中是非常常見的家用電器,幾乎每個孩子都非常喜歡看電視。今天教學的課文《看電視》很有必要,它讓孩子們學會了謙讓的美德。

教學設計中,我立足於體現基礎改革的新理念,緊緊圍繞“奇妙”,運用看、讀、演、議等方式,透過品詞品句、以讀代講、演中拓展,把詞語理解、朗讀與感知、理解課文有機地融爲一體,引導學生積極與文字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達到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積累知識之目的。上完這一課後,頗有感觸。

1、把“讀”作爲教學主線,陪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們實踐了一個樸素的思想——重複—重複—再重複。在螺旋遞進的重複中,學生對於課文中出現的字、詞、句進行了感知,在不斷地詞句“拼裝”中,巧妙地實現了課文內容梳理、字詞鞏固、理清脈絡等三大目標。也許,這就是語文教學中整合思想的一種體現吧。

2、以學生爲本,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珍惜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創新的閱讀。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張揚”自己,如“讀了這句話你想問什麼?”“‘我們’家的電視還會變頻道嗎?爲什麼?”這些開放性的問題。都使學生對課文作出了各自獨特的思考,因此,學生對問題作出了多元化的解答,也從中學會了自己品讀、揣摩、推敲課文。

3、多元朗讀,培養學生能力

本課教學設計中,我努力運用多種朗讀方法,把朗讀與語言感知、理解課文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聽、讀、演、議中體會“關愛他人”這一中心。在默讀、合作讀、引讀中探究課文內容,在表情朗讀、讀中想象,讀讀背背中深化課文中心。

總之,教學這一課文,學生受益非淺,自己也覺得很成功。我在想:如果每一節課都象上這節課那麼成功,那我的語文教學將回上一個新的臺階,孩子們也會在這樣的教學中,如魚得水!

看電視教學反思7

《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爲一體。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在瞭解課文大致內容後,仔細讀課文,說說你有什麼疑問。當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我們全家看電視爲什麼很奇妙?”時,我感到很高興,準備帶領學生透過學文去解決這個問題。可是,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問題。”這時,我有些猶豫,讓他們繼續問下去嗎?

會不會打亂課堂教學的條理性呢?不讓學生們提問會不會傷害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呢?這些念頭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我決定讓學生繼續提問,學生們又提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雖然他們的問題中有些比較淺顯,如“咿咿呀呀”、“直叫”、“啥時”等詞語的意思,可是這可以馬上請學生及時幫忙解決。有些問題有一定的針對性,可留待講讀課文時解決。從學生每一節課的提問來看,他們所表現的是有區別的,有層次的。我及時阻止了同學生對某些學困生所提問題的嘲笑,並藉助語言、手勢、眼神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讚賞,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積極性,讓他們敢於提問、樂於提問。

看電視教學反思8

《看電視》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爲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爲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後,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的思考—每個人的心裏都裝着一樣什麼東西?教學中,我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一、謎語匯入,激發興趣

在匯入新課時,我出示謎語讓學生猜。師:“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變花樣。——打一家用電器”(謎底:電視)接着問:你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你知道爸爸媽媽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然後出示課文插圖,設問:這家都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你知道他們在看什麼節目嗎?最後師過渡引入課題。用謎語引出電視,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看圖和“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看電視》,講的就是這家人看電視的事。他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難易結合,學習生字

這課的生字很多,所以我把它分成兩組。難易分開。對於簡單的一組,裏面的字同學們大多數都認識,個別人記不住。我就讓記住的同學教教他們。然後重點處理下一組較難的字。這樣避免了浪費時間,又突出了識字的重點。

三、多元朗讀,提高能力

朗讀是引導學生還原語言形象,感受語言情景,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含的哲理的重要方法,是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品評力的有效手段。在默讀、合作讀、引讀中探究課文內容,在表情朗讀、讀中想象、讀讀背背中深化課文中心。

這節課比前幾節課強一些,但是還存在着很多的問題。

在識字的最後忘記檢查生字這個環節了。低年級的課是以讀代講,但是這節課學生明顯讀的少。再設計說話的時候較難,以至於孩子們照着例子也說不話。

學生的習慣不好。孩子們那書的姿勢不對,在老師強調後,仍是意識不到。傾聽的能力不夠,在這方面要加強。針對這些問題我會努力整改,希望以後的課越上越好。

看電視教學反思9

《看電視》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家看電視的感人場面。整首詩都圍繞着“奇妙”來展開,讀懂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讓學生成爲一名知書明理的孩子。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和參與性,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透過讓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爲引導學生良好行爲養成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課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最愛看什麼節目呢?”當老師把這個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提出後,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過一會兒再請學生髮言,同學們討論的很熱烈,有的學生說:“我的爸爸愛看新聞聯播。”有的學生說:“我的爸爸愛看球賽”,還有的說:“我媽媽愛看電視劇。”還有的說:“我奶奶愛看豫劇。”另外還有一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喜歡看什麼節目。我順勢引導學生說:“那你的爸爸媽媽知不知道你最喜歡看什麼節目呢?”

其中有一位孩子站起來自豪的、大聲的說:“當然知道了。“爲什麼呢?”我接着問道:“因爲我的爸爸媽媽特別的愛我,每到動畫片的時間,我爸媽就主動給我換頻道,而且有時他們還會和我一起看,給我講其中動畫片中我看不懂的內容,時間長了哪個臺演什麼動畫片,什麼時間開始,他們都知道的很清楚。“我又順勢引導學生說:咱們有誰和他一樣,爸爸媽媽也是這麼關心你呢?請舉手!”四十多個小手都齊刷刷地舉了起來”。看到一幕我就順勢引導又說:是啊,你們的爸爸媽媽真愛你你們。老師都羨慕你們有這麼好的爸爸、媽媽。他們如此的愛你,可是我們當中有的同學連他們最喜歡看什麼電視都不知道,你自己認爲你自己做的怎麼樣?應不應該讓爸爸媽媽也感受到你的愛了呢?”

有些孩子說:“我爸爸、媽媽愛看什麼節目,以後我會留意,讓爸爸媽媽問樣感受到我的愛。”我又說“是啊,在生活上、在學習上,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無盡的愛。而作爲孩子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的話剛說完,許多的小手舉得高高的,都搶着回答。有的說:“我以後把電視讓給爸爸看。”有的說:“我看到媽媽累了的時候給媽媽看,讓媽媽好好休息。”我高興地說:老師覺得大家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希望你們學了課文以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人,會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回報深愛着我們的所有親人的。你們願意這樣做嗎?”同學們高興地齊聲回答:“願意!”

透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增強從小就要愛父母、愛長輩、愛所有的親人的觀念。讓尊老愛幼的好風尚從小在孩子們的心裏紮根,結果。同時透過討論發言等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