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1

作爲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年輕的我不但充滿了激情,而且對教育事業抱有美好的憧憬。我雖然沒有什麼經驗,但是我會去積累經驗,虛心請教學校裏經驗豐富的老師。

我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一、二年級,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而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爲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慾,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慾,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要落實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這不僅是對教師個人素質的要求,也是對教師實際能力的挑戰。

一、營造英語氛圍

1.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語言環境才能學得好。沒有英語環境,教師就要刻意創造英語環境。一開始上課時我就用英語向學生們問好:Hello,boysandgirls.當時,我的語速很慢,表情比較誇張,儘管學生們聽到後皺起了眉,但後來看到他們展開了笑臉,我就知道我做的已經成功了一半,他們的好奇心被我調動起來了。於是,我趁熱打鐵,作起了自我介紹:I’mKitty.我把我的英文名字寫在了黑板上,帶着孩子們唸了三遍,這下整個課堂活躍了起來,他們都在大聲喊着我的名字:Kitty!他們對我的名字充滿了興趣,甚至有的學生要求也能給他們取個英文名。順水推舟,我之後就給他們每個人都取了英文名,慢慢地讓他們學會互稱英文名,開啓了英語之門。

2.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學習的一年級來說,要想在整堂課進行英語教學是很困難的,但是,英語課用英語教學又是必須的。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老師說一大堆英語,學生聽不懂導致沒有興趣聽,這是沒用的。所以,訓練學生聽懂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很有必要。教師可以運用開學後的兩週作爲預學習周,把儘可能要在課堂中使用的課堂用語教給學生,同時訓練學生能聽懂教師再說什麼。比如,表揚的句子有很多“GoodVerygoodWonderful”等等,教師說這些用語時,可以對着學生們豎起大拇指;讓學生保持安靜時,教師可說“Bequiet,Please!”同時,用食指放在嘴邊,“噓”一聲;教師要學生仔細聽時,可說“Listencarefully.”同時,把右手張開放在耳朵邊,做“聽”狀。這樣教師也不用太擔心學生們聽不懂了,老師的肢體語言就說明了一切。當然,剛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有些困難,很多時候學生真的聽不明白,那麼在必要時還是要用中文解釋一下。我想說的是,在一堂課裏,氛圍很重要,儘可能地多說英語,讓學生彷彿置身在英語的世界裏,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

3.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來激勵學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於表現積極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及時鼓勵和表揚,同時對他們進行評價。並讓所有學生明白其受表揚的原因就在於大膽積極地開口說英語,讓學生在集體學習氛圍的感染下不知不覺地開口說英語。評價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可以對個人進行評價,獎勵學生貼紙;以組爲單位進行評價,教師課堂上可以在黑板上畫“小組獎勵欄”,還可以在教室內牆設立一個“小組總評價欄”作爲一學期表現的總評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產生學習英語的'持續動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1.直觀教學,生動形象,有助於學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語言,透過視、聽、說、唱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小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發達,喜歡生動活潑的講解,很適合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

2.情景教學,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爲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3.動作教學,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活動教學,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佈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透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5.遊戲教學,小學生天性好動,樂於參與遊戲活動。用遊戲形式複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遊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6.歌曲童謠教學,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先導,而英語的歌曲童謠則是興趣的靈魂附着物。把枯燥的詞、句的英語學習變成愉快的兒歌學習,旋律使人愉悅,英語兒歌使人歡暢,英語兒歌歌詞使人詞彙量得以補充,能使人愉快學習英語,輕鬆學到英語,休閒時刻學好英語,在英語中尋找律動,在英語中收穫真知實踐,何樂而不爲?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2

開學已經三週了,靜下心來想想這三週過的真是太充實了,初接這三個一年級班的時候,我還真是頭大,剛從五年級下來,都不記得怎麼教小朋友了,上課的時候經常是一片混亂,慢慢的經過這三週的磨合,我與這三個班的同學們都“上道”了!

1、唱一唱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喜歡節奏感強的歌曲,每節課前的歌曲聯唱,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我這裏了,我也不需要浪費過多的口舌去整頓課堂紀律。

2、比一比

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是也都有好勝心,都希望自己爭當第一,都希望獲得老師的小印章、小貼畫,所以每節課我都採取小組比賽的方式,一是控制課堂紀律,二是激發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的慾望。

3、看一看、講一講

平時孩子們在家裏可喜歡看動畫片了,抓住這一特點,講新課之前我先播放課文視頻,讓學生們仔細觀看,然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是這個視頻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孩子們透過看視頻、講故事,對課文大意有了明確的理解,再講課文的時候就更好理解了!

4、演一演

一年級的課文對話都比較簡單,情境性也很強,我採用情景設定的方式,讓孩子們上臺來演一演,模仿文中角色的對話,孩子們還有摸有樣呢,說的還真不賴,而且熱情相當高,爭先恐後的要上臺表演,有些同學熱情很高但表達能力有限,對於這種情況我也不急於批評,多鼓勵、這次不行、下次再上來,只要有熱情就沒有學不好的。

5、誇一誇

對於剛接觸英語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糾音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面對錯誤的發音我只能是一次次、一遍遍的改正,耐住性子,因爲我深知批評是的殺手,學習興趣的培養就來源於老師的一句鼓勵、一句誇讚。

總之,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同學來說,培養英語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是首要目標,隨着以後教學內容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增大,建立英語學習規則、掌握英語學習方法也會逐漸提上日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慢慢滲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英語、學好英語!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3

目前,全市已普遍從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程。英語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是新事物,那麼在這個階段,教師如何能夠發揮好啓蒙作用,使學生在語言學習的起始階段,擁有積極的學習熱情,並融入語言學習的良好氛圍之中呢?我認爲,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對英語產生無盡的興趣。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持久地保持這種興趣。這就需要英語啓蒙老師精心設計、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樂於參與,勇於實踐。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的小遊戲,小競賽是促進和激發興趣的有效形式。

這些遊戲競賽活動快節奏、有趣味、活潑、生動,小學生都喜歡做。但是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就會失去它原有的意義和效果,那麼小學英語課堂上的遊戲競賽活動也要有一個度,遊戲競賽活動的時間要根據難易程度控制好,要不緊不快效果纔好。

比如:在教授bodyarmhandfingerlegfoot這幾個單詞時我運用簡筆畫教學,按照畫的順序來認識記憶這幾個單詞,再一個是採用遊戲競賽活動:第一個遊戲競賽活動(TPR——TpointsandSsanswer)是師生互動,比較簡單,這個是比速度,也是考查學生對單詞“意義”的理解,時間爲一二分鐘左右完成。第二個遊戲競賽活動(TPR——SspointandSssay)是生生互動,這個活動雖然也是pointandsay,但與前一個不同,它是在考查學生對單詞“意義”理解的基礎上又多了對單詞“讀音”的考查,難度遞增。第三個遊戲競賽活動(TPR——looksayandchoose)是師生PK,是對單詞“形”的識記,也就是“認讀”,難度較大,可以說,“認讀”英語是小學生最難過的一關,所以我又面向了全體學生。

二、教師還要適時藉助於母語。

三年級學生沒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輸入,整節課全部用英語對話是不現實的。比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對遊戲的規則、要求、評價我都用漢語解釋。這樣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效,又避免了學生因聽不懂要求而無動於衷造成的冷場。其次,母語用得要恰到好處,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教師更要有親和力。

在課堂上,我與學生擊掌讀單詞、拍手讀句子。我用兒童化的肢體語言,興趣化的手語同學生交流。這種親和力讓我把愛傳遞給了學生。比如,在一些遊戲活動(TPR——Lookchooseandsay)中,我和學生一起搶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民主和平等。讓學生喜歡上老師,進而更喜歡學習語言。

作爲一名英語啓蒙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使課堂教學不斷升級!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4

一年級的學生大都在六七歲左右。他們感覺的情緒性和無意性很明顯,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記得很牢,反之,則很快忘卻。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常常對學習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和學習的形式感興趣。

那麼我們要如何上好一年級的英語課呢?這裏重點要說的是如何整頓好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這是低年級有效課堂的關鍵,是讓孩子可以專心的上好每一節課必抓的重點。

首先,一年級孩子沒有上課的概念,鈴聲落了,教室裏多數人仍對你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這時我們要靜靜地觀察每一個人,目光要犀利,有神。發現典型,及時進行表揚,一般情況下,片刻之後,多數的學生會安靜下來,這時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們一個滿意的表情,表揚表現好的人,而且表揚要具體,指出哪一排或哪一組哦哪個同學坐得很端正,哪個學生的手放得很好,那個學生回答的響亮最讓老師滿意。並給予獎勵,獎品一定要是學生喜歡羨慕的小物品,如小星星、小糖果、大拇指你真棒印章等。這些獎品能吸引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力,並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如果還有人在說話,甚至打鬧,這時一定要請他們先站起來,並告訴孩子爲什麼請他們站起來,是因爲他們影響了其他的同學學習,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機會,孩子安靜了便請他們坐下。必要的時候把他們的名字寫到黑板上,並說我記住你了,你叫XXX。如果他們表現好了,也要及時表揚他們,並把他們的名字加上星星,告訴他們現在他們變成星星了,小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好。

其次,一旦進入課堂,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上,可以請他們讀讀單詞,做做遊戲,表演等等。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但話要簡潔明瞭,忌婆婆媽媽式的嘮叨。

另外,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要經常變換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給予一些小貼紙等獎勵,也能讓他們的表現更好。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5

今年我擔任了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第一次擔任起始年級的英語教師,首先覺得有點忙然,不知從何做起,然後又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因爲一年級小學生的英語學得好不好,開不開心都關係到今後高年級的英語學習。也許這一年將決定一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其英語學習能力。對於沒有任何經驗的我來說,一切只能自己慢慢地摸索。但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觀察與實踐,我發現:一年級要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必須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才能保證英語教學。

英語作爲一門語言進行學習,也有着同樣的道理。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儘可能的多說英語,減少中文的使用量,是學習英語的必要條件。如果說在課堂上是連篇的中文,那英語是作爲什麼來學習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要使用語言。在第一堂英語課上,就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並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纔能有效地排除母語的干擾,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接觸過英語,要讓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目的是要讓他們慢慢地形成一種習慣,習慣用英語來表達,用英語來做事。在英語課堂上,除突發事件外,學生都可以用英語或者體態語言進行交流,中間可個別穿插一點中文。但將來隨着知識的積累,出現中文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少。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單方面要求學生運用英語,教師也必須起模範作用,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雖然剛開始學生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教師可以配上簡單的肢體動作,學生也能輕而易舉地知道它的意思。現在學生也能聽懂很多指示語了在這些有意無意的練習過程中,我們總在進步,學生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其次,一年級的小學生都是天真可愛的,看着他們也不會忍心去批評他們。當然他們對於一些一味的批評也是懵懵懂懂,即使你批評了老半天,他仍呆呆地看着你,似乎不知道你在講些什麼。所以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就應“以學生爲本”。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教師爲中心”爲“學生爲中心”,在英語教學中起到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在一年級的課堂上,最有效地就是讓他們來主宰課堂,把教師作爲他們的朋友或者家長一樣來看待。這樣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在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儘量使用表揚的方法,給他們的書上貼貼花,少批評,有時也可使用一些“糖衣炮彈”,這一招在我班上可是非常管用的哦。現在我一走進班級,他們都會開心地說“老師,我最喜歡上英語課了。”

最後,在教學中我們要整合教材,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中補充更多的課外知識,透過動畫,歌曲,舞蹈等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堂。一年級的學生總需要我們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東西去澆灌它,那麼學習中的人才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