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1

《陋室銘》是我國古代銘文藝術魅力的縮影,《陋室銘》的教學,應該承載起傳承經典的責任。基於這種思考,我設計了“初識陋室”、“走進陋室”、“感受陋室”、“裝扮陋室”這樣四個課堂環節,言與文交融、讀與悟結合,圍繞文字,讓孩子們讀進去,字斟句酌,把古今言殊的障礙打通,引領學生體驗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體會作者的思想內涵和經久不衰的文化精神,而感受劉禹錫安貧樂道的志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也正是這篇文章主要的教學價值所在。與此同時,我以“文”爲載體,適時穿插講解“瞭解寫作背景、掌握文言文誦讀和翻譯的方法、關注文言現象、注重讀背積累”這五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盡力避免剛纔談到的兩種文言文教學的錯誤傾向,在完成熟讀成誦、疏通文意、理解和把握《陋室銘》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幫助學生熟知一些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課堂教學,永遠是充滿遺憾的藝術。學習文言文是中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瞭解傳統文化的視窗。做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任重而路遠。回首來路,徜徉其間,需要自己學習、探索、完善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我所癡迷的語文、我所熱愛的學生和課堂,都是那樣生動地融入我的生命,與我一起行走在路上。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2

這節課上,我覺得學生們是最可愛的。他們因爲真實而可愛、因爲思考而可愛、更因爲富有激情而可愛。是的,他們批判的激情最爲動人!

上課中,學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能把《陋室銘》這一名文的韻美、景美、情美融於心懷。尤其是在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中,他們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及生活情趣談看法的時候,我更是看到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和可愛在於他們的激情四溢,也真切地感到他們在文字中讀出了自己的見解。

分析了劉禹錫之所以絲毫不謙虛地聲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在於他覺得自己所居之“陋室”“景雅、人雅、事雅”,有學生感悟出劉禹錫雖然身居陋室,但卻樂在其中的情懷,看出他是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人;而也有學生從文字中讀出不同的聲音,對劉禹錫之“德馨”的內容、“德”的性質極其“馨”的程度進行了一番別樣的剖析和批判。在爭辯討論中,最後課堂上形成了一股刻意批判劉禹錫的思維定向。雖然挑刺,但也精彩。

如對於“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一繪景句,其判斷是:作者在自我陶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給人的感覺是苔蘚爬滿臺階,雜草叢生,那裏該是地勢低而潮溼的,有“城春草木深”之感,而室主人還悠然怡然,不肯動手掃除,這就脫不了生活疏懶、厭惡勞動的干係。與“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生活情趣相比,這位陋室主人要遜色得多!

又如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寫人句的談論:這寫出作者只歡迎“鴻儒”,不喜歡“白丁”。而事實上,並不是只有與“鴻儒”“談笑”才能求得知識的,“白丁”的耕種技術、生產經驗、社會閱歷、帶有生活氣息的幽默笑話之類,也是寶貴的知識。勞動人民同樣值得接近與學習。來此陋室“談笑”的“鴻儒”只能說是作者自己心目中的“鴻儒”,不見得有名有實,也不見得能爲大衆所承認。由此看來,作者難免有攀附所謂的“名流”以擡高自己身價之嫌。將“鴻儒”與不能來此室的“白丁”對舉,只能表明作者的結交面太狹窄,只能顯示出他性情的孤傲與對勞動人民的感情隔閡。

再如對“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一敘事句的剖析:陋室主人的生活確實是單調的。他日常所能做的只是閉門彈琴,自娛自樂,此外便是翻讀佛經。在他看來,“絲竹”是“亂耳”的,“案牘”是“勞形”的,非但無樂趣,純然是苦不堪言,無法忍受。推究起來,這隻能說是作者無遠大抱負、無進取鬥志的表現。既不願意又不能夠廣泛地參與社會、改造現實,就只會逃避現實,離羣索居,孤芳自賞。

批判者從的繪景、寫人、敘事中,認識到的陋室主人是厭惡勞動,鄙視勞動人民,有一種遠離現實的清高與孤芳自賞,過着孤寂的疏懶生活。是不配與諸葛亮、揚子云相提並論的。因爲單說諸葛亮,鄉里老少都能傳唱他教的歌謠,都熟悉他的行蹤,瞭解他的品性。在他出山輔佐劉皇叔之時,鄉里百姓都依依送別。這是諸葛亮與鄉里百姓朝夕相處,感情融洽的結果。諸葛亮輔佐劉皇叔興復漢室之偉業,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劉禹錫的自比前賢卻是自不量力。

這一節課上,學生激情四溢的犀利批判,有理有據,讓我看到了學生在課堂上迸發的思想火花,使我感覺到了學生在課堂上最可愛的一面。

雖然,劉禹錫在文學史上的光環無庸質疑,值得學習,但是語文課上能讓學生結合文字,以發展的眼光,辨證地看待和評價他,這無疑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可以說是一種富有激情的學習方式。畢竟,學會批判是學會創新的重要前提。而學會創造纔是現代學習的根本。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3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剛剛接觸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字分析之後,將朗讀作爲了這節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透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

朗讀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爲補充的,朗讀是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後,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爲什麼”?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纔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匯入之後,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接下來我特意挑了一個朗讀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站起來讀課文,並提醒其他學生仔細聽,挑出他讀錯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對課文的正音正字。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來說,寫字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後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全班齊讀了課文,並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爲什麼會被稱爲陋室?你認爲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並在文中圈畫相關詞句。我給了學生將近三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於“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可能是學生的課前預習比較充分,在“陋”和“不陋”這一問題上並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學生能找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認爲和作者交往的都是有學問的人,“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可見劉禹錫的平時生活很充實;而且課文中還舉到了諸葛亮和楊雄的例子,劉禹錫將自己的房屋和他們的放在一起,孔子也說了他們的房屋不陋,所以學生認爲“陋室”是“不陋”的。在這裏我又提醒學生“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竹”也是音樂,“素琴”也是音樂,有何區別呢?這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難度大了一點,所以我還是主動給了學生答案,“素琴”是不加裝飾的琴,彈奏出來的是清新高雅的音樂;而“絲竹”是指樂隊演奏的音樂,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這裏也能看出劉禹錫不喜歡榮華富貴,而是喜歡過自己有精神追求的生活。

在分析到“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一句時,有學生認爲臺階上長滿了青苔,房屋的外面也長了很多青草,所以可以看出陋室是“陋”的。我在對文字進行解讀時認爲這一句應該是表現出陋室的自然環境很清幽,是表現“不陋”的,但是聽到學生這樣理解,我覺得似乎也可以,於是就順着他的理解講了下去。現在看來,這一處課堂上的處理還是有問題的,這兩句應該是表現出環境的清幽,正是因爲劉禹錫追求的是簡單、樸素、樸實無華的生活,所以這樣的環境,他是喜歡的,在他眼裏是不陋的。當時在課堂上應該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沒有做到正是因爲自己對文字的解讀還不夠通透。

對於文章的前四句,我也是用了一個問題來處理的,“前四句和陋室無關,似乎多餘,你怎麼看?”學生都說不多餘,但似乎可以意會不多餘的原因而無法言傳。於是我提醒他們關注“山”、“水”、“仙”、“龍”和“陋室”的共通之處,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他們說出“仙”、“龍”對“山”、“水”來說纔是重要的,正如在“陋室”中最重要的實際上是“人”,我又追問:“是人的什麼呢?”“品德高尚。”說出這一點,我知道學生已經理解了課文了,可以做總結了,“外表看起來非常簡陋的房屋,因爲有了優雅的環境,儒雅的友人和高雅的生活,在劉禹錫看來不陋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這個人的品質非常高尚,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一個詞‘德馨’,德馨也就成了支撐這個房屋的一個橫樑。”我的板書也設計成了一個房屋的形狀,屋頂部分寫上陋的表現,房屋的根基是不陋的表現,而橫樑就是“德馨”二字。這個板書設計比較形象,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在對課文進行了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再提問學生劉禹錫寫這篇文章表達了什麼,他們基本可以說出安貧樂道的意思,只是無法準確表達。於是,我給了他們“安貧樂道”這個詞,並作了解釋。有一個學生提到了“寬容”,我也不假思索地認同了他的觀點,現在想來這和我在文字解讀時所理解的“豁達”還是有區別的,課堂上沒有及時發現還是說明我在解讀時沒有通透地理解文字。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並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透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着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覆敲打;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緻的指導以及示範朗讀,這也是自身功力不夠的表現,亟待學習和提高。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啓示是什麼?並寫成敘議結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內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爲整節課的結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節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課也是圍繞着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後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註釋的關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言爲我所用。

無論是哪個方面的關注,其實最終都要歸結於對文字的解讀和對學生的解讀,只有將這兩者都解讀通透了,並有機結合,才能上出精彩的課,才能上出真正適應學生的課。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4

在本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較爲活潑主動,基本上完成了學習的預期目標,對“銘”這種文體的特點有所瞭解,特別是對韻腳和韻的學習,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這些知識點,在思想意識裏面還沒有形成清醒的認識,在課堂上如果能夠聯繫學生已有的詩歌知識基礎,那麼對學生來說就會增加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而爲學生深入理解該知識點奠定基礎。

其次,學生在學習課文過程當中,感覺自己給學生朗誦的時間不太充分,使學生未能在朗讀背誦中深入體會銘文的韻律和內容的把握,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一定會迴歸課堂,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到語文的文質兼美,增強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第三,在學習本文寫作手法託物言志的時候,感覺有點匆忙,學生思考和咀嚼的時間較短,應該給學生更多展示的空間和舞臺。

最後,唯一感到較爲欣慰的是學生在做後面的習題時,理解比較到位,今後會繼續加強考點知識的學習。

總之,本節課的講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一定角度上爲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課堂容量,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希望自己能進一步熟練多媒體,給自己的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5

《陋室銘》是唐代劉禹錫所做的一篇託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來表現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結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反思:

1、文章的教學目標設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2、教師對教材內容熟練掌握,但是在備學生方面還有所欠缺,教學設計還要更多的體現學生的參與,力求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需要教師日常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本文注意了以讀爲主,但是忽略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對學生適時的點撥,有層次的進行朗讀指導,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要讀好,讀出韻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來,並且要注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鼓勵。同時要讀深入,邊品邊讀,注重品位文章的語言文字。

4、在文章的教學細節上我還有些體會:首先在學生彙報學習情況時,還要注意彙報的條理,實詞、虛詞、重點句子,本節課彙報環節有些凌亂,不利於學生真正掌握;其次對於文章韻腳的處理欠妥當,應該放到文章分析中來,這樣有利於學生朗讀的訓練;再次還應該讓學生整體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後對於課堂的時間安排再緊湊些,讓學生當堂完成練習,更有利於教師對學生學習反饋的掌握。

七年級語文下冊《陋室銘》教學反思6

1、聯想與想象是語文的翅膀,缺少聯想與想象的語文課也就缺少了靈性。爲此,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在清幽的古箏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以“透過文字,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體地表現出來,爲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張本。而以往教學此文時,爲突出“陋室不陋”這一重點,一般設計的題目爲“陋室環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況怎樣?陋室主人有怎樣的興趣愛好?”提問瑣碎,學生也不明白回答這些問題的目的何在。而改動後有力地突出了重點,也解決了難點。

2、“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必須與現實社會緊密聯繫,方可體現語文教學的現實意義。因此,課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之後,我設計了一個小討論:“今天的你如何看待這種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做法?”這個問題的設計應是學生最有話說的部分,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些怯場,我也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一起參與學生的討論,導致學生沒有充分討論和大膽發言,這是我的失誤。

3、培養學生主動質疑,大膽發問的習慣和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學生質疑發問的環節,鼓勵學生從讀書中發現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環節因爲留的時間相對充足些,學生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如“爲何以《陋室銘》爲題?”“爲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爲何引用孔子的話作爲結束語?”“爲何自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爲何將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視平民?”等等。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也在思考着如何解答這些問題,這個思維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學的目的。

4、語文課上應有琅琅讀書聲,尤其是文言文。《陋室銘》是一篇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名篇。課堂上無論是範讀、散讀、齊讀,目的都是讓學生從讀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因此我設計了四次讀書,開篇散讀,是爲了使學生正確把握停頓和節奏,初步感知作者感情。接着一生範讀是爲了啓發學生的想象。第三次讀是明確本文寫作目的後的齊讀,是讀出對作者節操的讚美之情。上課結束時還有一讀(或背),是爲了體會本文一直押韻,只最末一句不押韻的作用,品味文字的美感。但最後這一讀,因下課鈴響而導致未能實現,是一大遺憾。

5、藉助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感受陋室之雅,也使學生的想象有了具體的對照,學生中有不認同者,我正好趁此機會說:“這正是文字的魅力”。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果然碰到了類似情況,因此我進一步向學生介紹讀書的好處。雅緻的動態畫面配以《廣陵散》等音樂,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薰陶。因爲語文字身與藝術是密切相通的。

6、語文課是美的教學,老師本身的語言也應是美的。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不講或少講“水話”,使自己的授課語言更規範、更優美。也許這一點帶來了相應的弊端:似乎更拉遠了原來就已很感陌生的師生距離。而我在自己班上課,因爲師生有感情基礎,學生也適應和習慣了我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在自己班上課是得心應手的。因此我反思之餘也頓生一絲迷惑與彷徨:外出與不熟悉、沒有感情基礎的學生交流,是否還該保持規範、優美的授課語言和一貫的授課風格?如何更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