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 篇1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幫助鄉親們挖水井,解決了吃水困難。解放後,鄉親們在井邊立碑,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來意思上是我們每天從井裏取水上來飲用,享受勞動成果,但是不能忘記那起先挖井的人。後來,吃水不忘挖井人成爲廣爲流傳的一句俗語,並非專指吃水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義,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課文要告訴我們學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可是課文所描述的年代對於我們這些青年教師來說,都很遠了,何況我們的學生,他們更是生在幸福中,長在幸福裏,他們根本不能明白,這樣的文章孩子們是不喜歡的,他們更喜歡的是《小松樹和大松樹》這樣的充滿寓言色彩的故事,他們愛讀,更愛表演。

怎麼辦?怎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呢?反覆備課後都覺得不行,就憑單調的朗讀來理解,告訴孩子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肯定不行的。

教學片斷:

師:今天老師請同學們聽一首歌,聽一聽是歌頌誰的?

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是歌頌毛主席的。

師:對!這首歌曲是唱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敬愛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畫像)。

人物簡介:毛主席是一位傑出的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爲領導中國的革命事業披肝瀝膽,更爲中國人民的解放嘔心瀝血。他的光輝事蹟數不勝數,人們唱給他的歌更是不絕於耳。(相機出示:主席、領導、革命、解放)。讓我們大家在毛主席偉大品質人格的鼓舞下大聲地讀出它們吧!願意吧嗎? (生齊讀)

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壩的老鄉們是怎樣懷念這位偉人的,好嗎?

本課內容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因素。而且現在的學生對那一段歷史的瞭解知之甚少,那麼在教學時學生很容易覺得沒意思,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一定要在新授內容前讓他們對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歷史背景有簡要了解。這一環節的設計在教學開始時用歌曲匯入,激發了學習興趣。緊接着對毛主席進行簡介讓學生初步瞭解了毛主席爲人民着想、爲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

孩子們不懂,是因爲他們難以想象當時那樣的年代,如果讓孩子親眼看看那樣的年代,會不會對他們有所感觸呢?我又試着找了些資料,在教學課文時,我讓學生們展現了那個艱苦的年代:破破爛爛的東西、瘦瘦的人們我把畫面定格在鄉親們爲了吃水,挑着擔子,來回走上好遠的路,擔回水,畫面是神奇的,孩子們的眼睛爭得大大的,一開始嬉笑的表情沒有了,臉上的表情變了。趁着機會,我引導孩子們從畫面中回到課文中,來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了直觀的感受,讓孩子們來理解:爲什麼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們也有話可說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 篇2

讓孩子動情:毛主席的名字學生都較爲熟悉,開始我害怕上這樣一些偉人、名人的文章,覺得跟孩子們的時代背景、文化底蘊相差太大,甚至覺得沒必要選入教材中。偶然間我發現我們班孩子模仿“奧特曼”的遊戲,很多男生談到長大的願望就是成爲奧特曼,爲什麼學生會如此喜歡它呢——那是因爲“奧特曼”是他們心中的英雄!既然如此,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誠善良、易受薰陶感染的特點,把我們文章中的人物也成爲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讓孩子學習自己喜歡的英雄故事,肯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來,孩子在課堂上是否動情了是上好這類文章的關鍵。

如何讓孩子動情呢?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樹立形象,在匯入課文時我非常莊嚴、神聖地介紹人物,如生平、事蹟、別人對他的評價等等,讓學生對人物肅然起敬,幫助學生增加對課文背景及相關內容的瞭解,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爲人物人格震撼這樣一種情味感和學習的強烈慾望。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再加以朗讀指導,最後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帶進課堂,實現情感的遷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基調,訓練表達,培養語感,滲透情感和價值觀教育。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 篇3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時,看到鄉親們吃水困難,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解放後,鄉親們爲了紀念毛主席,在井邊立碑紀念的故事。課文內容簡短,通俗易懂,還配有一幅插圖。但文章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對時代背景非常陌生。對於毛主席,學生大多隻是聽過名字,其他一無所知。因此課前我利用晨會給學生講述有關毛主席的小故事,讓他們瞭解毛主席,讓他們感悟毛主席爲人民着想、爲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感悟鄉親們飲水思源的好行爲,從而增進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興趣,使學生透過學習能理解課文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音樂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第一節課我充分利用音樂的影響力,並利用已有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引發探究慾望,激發學習興趣。上課初我就讓學生透過欣賞《東方紅》這首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氣氛一開始就很活躍,學生情緒高漲。在學生第二自然段時,我抓住“村子裏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讓學生髮揮想象,鄉親們在挑水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然後透過“帶領”“挖了一口井”等詞語讓學會上體會毛主席是怎樣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一心一意幫助鄉親們克服吃水困難的。透過有層次地朗讀訓練,想象,學生對課文就有了感悟。毛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傑出領袖,他一生爲了中國人民的解放,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

爲了讓學生的感情昇華,對主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讓學生以身邊的例子說一說:“喝水思源”的道理,學生對此紛紛發言,如吃飯不忘種田人,穿衣不忘做衣人,子女不忘父母恩、學生不忘教師情等等,使感情得以昇華,達到了教書育人的效果。這堂課的教學效果還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