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並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我對教材做了一些處理。

一節課下來,自己認爲比較成功的地方是:新課的引入,利用3張放大圖片,讓學生看,並說說看了以後有什麼想法。課堂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都變大了;有的圖1和圖2看起來不舒服,圖3看起來比較舒服;有的說,圖1長變大了,寬沒變,圖2長沒變,寬變大了,圖3長和寬都變大了等等。透過觀察這3張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雖然放大,但這個放大必須按一定的比來放大,這樣視覺效果更好好。這樣的引入不僅讓學生頭腦中留有這樣一個印象,要想讓圖形放大,長和寬都必須得放大,而且也比較快的切入正題。圖形放大與縮小的變化規律我從最簡單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着手,再過渡到三角形(因爲三角形有一條斜邊),最後讓學生除了這3個最基本的圖形聯想到梯形、圓形等其他複雜的平面圖形,讓學生感悟到,平面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只要抓住每個圖形對應邊長的比相同就可以了。

課堂上有待於改進的地方是:

①課前自己沒有去認真的思考,結果提供給學生的2個材料,一個是按2:1放大,一個是按1:2縮小,材料比較單一,學生容易混淆。如果以後上課,吸取今天的教訓,提供給學生的材料儘量豐富一點,縮小的材料換成1:3等比較好。

②2:1中前項表示什麼,後項表示什麼?雖然課堂上讓多個學生說了,但有學生還是搞不清楚,以至於在做作業時,如第2個圖形是按xx擴大或縮小的,錯誤的學生比較多。

③在研究圖形縮小變化規律的時候,學生說縮小3倍,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縮小3倍都不講的,講的是縮小到原來的1/3,課堂上自己不但沒有給學生指出來,也跟着學生講縮小3倍。

一節課下來,不成熟的地方有很多,以後在教材的研究上還得加把油。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2

這是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單元的第一課時《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新授部份,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比的意義以及有關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我用課件上,先是創設情景,引入數學的學習。第一關鍵點是我透過孩子們喜歡的我們學校的六一活動照片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放大與縮小的作用。第二個關鍵點使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放大與縮小的現象,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第三個關鍵點說明生活中放大與引人縮小的現象是與我們的數學有聯繫的。第四個關鍵點就是說明要研究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必須從研究簡單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開始。這樣巧妙地體現了學習《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價值。

完成放大與縮小的學習。首先是把圖形放大,採取讓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練習、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了解到:要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後再讓學生觀察放大前後的圖形,透過對比認識到,放大前後,圖形的大小形狀沒變。隨後的“圖形的縮小”的學習是讓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生透過操作、講解、評價等活動深刻地理解了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並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畫出放大與縮小的圖形。

本節課的練習。主要是鞏固知識。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孩子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玩中學,學中樂,教學效果很棒。

小結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回到了生活中,啓示學生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思考理解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象,在面對困境時,我們需要把困難縮小再縮小,把自己放大再放大,勇敢點、自信些,迎接光明的未來。引發學生深入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學習之舟泊在學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只要我們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作爲老師的我們領略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3

與老教材比,這是“比例”內容中新增設的內容,目的是架起比例與生活的練習——小學裏的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問題的原型。我認爲這堂課的內容較爲淺顯,預計半個小時就能結束戰鬥,實際完成教學用了35分鐘。

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這堂課的價值是孕伏比例,爲引出比例,即把任一個平面圖形放大或縮小,變化後的邊長與原圖中對應邊長的比是一定的(不變的)。所以,這堂課我抓住重點展開教學。例1解決對放大的比或縮小的比的認識和理解——前項表示現在圖形的尺寸,後項表示原來圖形的尺寸,前項大於後項則是放大的比,前項小於後項,則表示縮小的比。初步理解平面圖形在縮放的過程中,每一條邊縮放的比是一樣的,初步感知縮放的過程中,形狀不變,大小發生變化。例2的任務是學會根據一個比來畫出一個放大或縮小的圖形。透過“你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的討論,進一步理解如下數學事實。某個圖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則所有的邊長都按照這個比放大或縮小,進一步強調大小變化,形狀不變。

課堂拾貝:例2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完成了長方形的擴大或縮小的畫圖。我讓學生觀察上面的3個圖形,並想有什麼發現?學生的回答有,長方形按3:1放大後,所得的長方形的所有的邊與原來對應邊的比都是3:1、林燕說:擴大後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長方形面積的比是9:1,縮小後的長方形與原來長方形的面積比是1:4。我在肯定林燕的發現後,強調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特指構成圖形的邊長的放大或縮小。特別提出學生對題目的意思會產生誤解——即在畫第二個縮小的長方形時,去把擴大後的長方形縮小——所以,我建議教師可在例題2“再按1:2的比畫出長方形縮小後的圖形”中的長方形之前加上“原來”兩個字。

“試一試”完成後,重點得出兩點:按2:1的比放大這個直角三角形,只需先畫出兩條直角邊就行了——即兩條直角邊決定了直角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學生量出斜邊長度後,發現他們的比也是2:1。再次強調:圖形的放大就是按照一定的比把所有的邊放大,實際操作時只需畫出幾條關鍵的邊就可以了——如長方形只需畫出一條長和一條寬,正方形只需畫出一條邊長。

練習九第一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學生雖然都知道5號圖形是1號圖形放大後的圖形,但是按照xx的比放大的,一部分學生不會寫了——原因是思維定勢,前面遇到的所有比都有一個項是1、結果學生的答案出來兩種:3:2,1、5:1。在這道題目的比的書寫上,我是這樣指導的:既然你認爲5號是1號的放大後的圖,那麼什麼比應該是一樣的?學生說出現圖與原圖長的比是9:6,寬的比是3:2,化簡比後得到都是3:2,所以寫3:2、我補充“寫1、5:1”也是可以的。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4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這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比的意義以及有關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經過實際教學我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有了一些思考。

一、要正視學生的樸素認識與數學概念之間的差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於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數學的語言描繪變化的關係。而數學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這一差距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時需要加以利用的。

教學中,我先出示很小學生照片,問學生看到什麼了?由於太小,學生就讓我將圖像放大。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習的價值自然就蘊含其中。接着我把圖象放大了三次(只放大長、只放大寬、長和寬都按一定比例放大)。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此時由於前兩次圖形變形比較嚴重,學生禁不住發出了笑聲,一致認爲第三次放大比較好)。我適時提問:爲什麼呢?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我出現了相關的數據。經過學生的觀察、討論與交流,學生對於圖形放大後相應邊的變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完成了真實的數學理解過程。

二、要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放大的變化過程後,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縮小呢?”然後引導反思:“你覺得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過程中什麼比較難理解?你是怎樣理解的'?”

1、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

2、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後項就小。

3、要說清楚是按怎樣的比放大或縮小的,只要先算出對應邊的比,再看看是放大還是縮小,將前項或後項調整一下就行了。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按什麼比放大或縮小有了深刻的理解。後續學習中比例尺不也是這樣理解的嗎?

透過今天的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學習之舟泊在學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作爲老師的我領略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5

前段時間,我講了一節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反思如下:

一、注重數學術語表述的準確性

教學中讓學生體會、理解“變大”與“放大”含義的上不同時,我把圖片先進行“變大”後再“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直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因爲是第一次接觸,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這裏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爲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於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注重教學磨到細微變化處本文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在練習“試一試”教學中,學生在練習把三角形按2:1放大後,我細心觀察學生所畫情況,雖然有部分學生在畫前,有了對三角形特徵地提示後知道三角形按2:1放大後,不僅底和高會按2:1放大,第三條斜邊也會按2:1放大,但大部分學生沒有直觀的進行驗證,只有空談的概念是沒有辦法在頭腦中形成強烈的直觀意識的,所以對與放大和縮小是把條邊的放大和縮小體驗不深刻,不利於對放大和縮小含義的理解,不利於對比例含義建立。

三、注重教學隨機變化

在教學中當圖片原來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放大2倍後的圖片長是16釐米,寬是10釐米。當時我第一次把圖片的長放和寬放大相應的倍數時,沒有放大到2倍,當時可以作爲讓學生初步感知,提到那如果再進行放大呢?放大到2倍時,觀察一下現在的長、寬與原來長、寬的變化,適當地調整教案靈活的處理,第一次讓學生初步體驗,第二次放大學生有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二次就更易感知了,教學也就順理成章了。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6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它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圖形的各部分線段按相同的比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徵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理解圖形是按什麼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而且能用網格圖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體會:

一、數學概念規範生活認識。

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模糊的,對於圖形放大與縮小過程中的內在規律並不清楚。而本節課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是有一定變化規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或者同時縮小,這是一種定量的刻畫。

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例題的教學資源,透過把原圖變大後的三幅圖的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有的圖長變長了,但寬沒變;有的圖寬變長了,但是長沒變,這樣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放大,而我們要研究的放大必須是長和寬同時變化,而且具有“形狀不變,大小變了”的特徵的。層層遞進,從而規範了學生心目中對放大與縮小概念的理解。爲下一個環節學生探究圖片放大與縮小過程中各對應邊的變化規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二、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用來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是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注重從比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順序:即用變化後的圖形的邊長與變化前的圖形的邊長進行比較,都是以變化前的長度爲標準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還是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後的長度,後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並透過比較使學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項比後項大且比值大於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於後項且比值小於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7

一、注重數學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理解“放大”含義,我把圖片進行“變大”和“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時,這時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爲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於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重視難點的突破

教學中,做到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A到圖形B的變化過程後,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B變爲圖形A?你是怎樣理解“2:1”的?”(有的同學就會說出:“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還有的同學說:“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後項就小。”學生的智慧碰撞,內心的欣喜溢於言表。)

但我覺得還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幾點:

1、儘量放慢語速,讓學生更好地聽準確,聽明白。

2、利用各種形式,多種不同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善於等,等待學生的發現,等待學生的補充,等待學生的完善,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