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3篇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3篇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祕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鬥智鬥勇,巧妙周旋,並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讚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這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爲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閱讀實踐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爲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字、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瞭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透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

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後“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生成的多向對話過程。

爲此,教師要認真備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爲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爲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過人的沉着、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去學習。同學們,你比較欣賞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着他們獨到的見解,談着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

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字語言,爲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傑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字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瞭解了人物的特點。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2

在教學《半截蠟燭》一課時,爲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機智、勇敢,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絕密情報終於沒有暴露,聯絡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祕密,保住了聯絡站,挽救了一家人?

學生幾乎脫口而出:“是小女兒傑奎琳。”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描寫小女兒傑奎琳這一段話上。

透過細讀,學生很快說出了理由,伯諾德夫人、傑克的計策失敗,保住蠟燭的重任就落到了傑奎琳身上。小小的傑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理由是那樣的不露破綻,“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她的語言最有特色,她嬌聲叫少校爲“司令官先生”,極大地滿足了德國少校的虛榮心,順利地拿到了蠟燭,終於保住了蠟燭裏的祕密。

傑奎琳巧妙僞裝出來的可愛和天真、毫無破綻的理由打動了德國少校,對此學生心存疑問:通常,我們對德國侵略者常常描述爲兇殘,而此處對小女孩的態度如何理解?是否是人性中的閃光?乾乾說,學生可能對納粹有錯覺,我及時補充了文章背景。在二戰中,法國投降,德法聯盟,因此名義上法國人與德國人是一起的,對德國人而言,一般的法國人與猶太人有本質的差別,因此對待他們的態度也不相同。在當時的背景下,德國人是一種權威者,主人的角色,而法國人則是僕從關係。身份完全不同。在這裏,德國人沒有態度上的轉換,因此用人性是解釋不通的。德國人要對付的是法國的抵抗組織,一旦發現這家人爲抵抗組織送情報,那結果就不相同。而這一家人,也正是利用了德法聯盟這層關係與德國人周旋。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3

一、針對課文類型,正確選擇教法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事,讚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備課之初,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發現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這三個環節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趨勢的。如果要採用變序的'教學方法,就會打亂文章原有的嚴謹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體來輔助我的教學呢?在做好簡單的課件後,我隨即又否認了。

因爲我發現這對我的教學起不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不讓人有一種“通讀通講”的感覺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種要體現“由扶到放”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就對三個情節採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在講伯諾德夫人時,我主要採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爲人;在講傑克時,我就讓學生用學習上段時的方法來談談對傑克的瞭解;在講傑奎琳時,我直接讓學生來讀傑奎琳的話,並用上採訪的形式深化學生對傑奎琳的瞭解。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因此,我認爲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文的類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學“務實”。

二、針對不定因素,及時調整教法

長久以來,我們在備課時都謹記:在備教材的同時要備學生,即要把學生針對你的教學設計可能會產生哪些反映都充分地考慮到。因此許多老師在備課中還會把學生可能回答的答案都記錄在案,以達到在課堂上的萬無一失。殊不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一個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甚至同一個詞或字,不同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教師再怎麼考慮周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地發現教學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並恰到好處地調整好自己的教學。如上例中教師讓學生用學習上段的方法來談談對傑克的瞭解時,學生不能很好地迴應,老師就再次提醒學生看看傑克的表現,體會體會。儘管這樣做與備課中設計的有所不同,也有違老師的教學意圖,但仔細想想,這又有何不可呢?我們的教學不都爲了能幫助學生感悟嗎?當學生出現一些“短路”現象時,教師就有義務及時地加以糾正。這不是教學“務實”的最好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