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過河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過河》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混合運算這一單元的第三模組i,教材創設了“學生過河”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匯入新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充分體現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這一教育理念,本節課也體現了‘尋找疑問—發現疑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驗證—彙報結果’這一教學流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活動中,所以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有如下特點:

過河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1、 充分利用“過河”這個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並從中發現數學疑問,再提出問題,接着讓透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組合作交流,“能寫成綜合算式嗎?”這時就有部分孩子出現這樣的算式:29+25÷9 ,接着老師就引導孩子們透過計算出這道題的答案,再結合具體的情境自主發現問題所在,讓孩子們知道這個時候這樣寫出來就是不正確的,同時給孩子們介紹新的工具“小括號”,並讓孩子知道:有小括號的時候,就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這個時候再讓孩子們列算式,就會列出正確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運算的順序了。接下來在‘做一做’的練習中讓學生們先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使孩子們進一步掌握有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又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 本節課在教學中注重了學生的疑和提出疑問後的思,同時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線,在各環節老師穿針引線(提醒爲導疑—導思),關鍵處忘讓學生討論、合作、交流。

3、 新課部分,在‘問題情境’的牽動下,當孩子們找出問題解決的辦法後,又鼓勵學生大膽的彙報自己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樹立自信心,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得以加強。在學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動手操作、互說互議的過程中,更多地獲得了展示的機會,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願與他人合作的好習慣與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養成。

4 、 本節課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及電子白板,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直觀、形象、動態,以及交互式等展現知識的過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如本節課我運用到了電子白板的“拖拽、組合、隨意書寫、無限制克隆、遮擋、雙頁預覽、魔術筆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並有效的節約了教學時間,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了很好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