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

今天第一節課荊校長和建英聽了我講的《圓柱的體積》,提出了幾點我應該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一是,要注重課前的預習,圓柱的體積一課複習舊知環節,需要學生回顧什麼是體積,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回顧轉化的方法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需要回顧的舊知較多,所以可以課前設計成幾個問題讓學生預習,就可以避免課上學生由於對知識的遺忘,而浪費時間,影響課堂的高效。

二是,猜想圓柱的體積可能與什麼有關這個環節,由於注重讓學生猜想,感受,體驗,並透過媒體演示驗證猜想的正確性,有些浪費時間。

三是,推導體積公式環節,我讓學生利用拆好的圓柱學具,兩人合作,圍繞三個問題進行探究“圓柱可以轉化爲我們學過的哪個立體圖形,轉化後的圖形與圓柱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利用這樣的關係可以推匯出怎樣的公式”,學生合作的成果需要透過語言表達出來,所以之後的展示彙報環節,我叫了三個學生上臺按照提示的三個問題完整的表述,最後有全體齊說,沒有讓學生再互相說一說,在說中再去感受推導的過程,我覺得這也是我欠缺的地方。

四是,練習反饋環節,我依據學生推匯出的四個公式,先讓學生看着這些公式說一說,求圓柱的體積需要知道什麼條件,學生說出了四種情況:知道了半徑和高求體積;知道了周長和高求體積;知道了底面積和高求體積;知道了直徑和高求體積。我順勢出了四道這樣的練習題讓學生在本上完成並集體訂正,感覺練習的量不夠。

透過這節課,從荊校長和建英的評課中,我體會到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首先,抓好課前預習,其次,注重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說而且要說透,最後,注意各環節時間分配要合理,做到心中有數。還有就是要加大練習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學習效果掌握程度做到了如指掌。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2

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透過這節

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討:

一、聯繫舊知,匯入新知。

圓柱的體積的匯入,在回憶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並強調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接着複習一下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這樣有助於學生猜想:“圓柱體是否可以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激發學生好奇心,獨立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的願望。這樣聯繫舊知,匯入新知,思維過度自然,易接受新知。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學生在探究新知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實踐操作的條件,營造出思考的環境氛圍。教學“圓柱的體積”時,學生親身參與操作,先用小刀把一塊月餅切成一個圓柱體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份(例如,分成12等份),然後把圓柱切開,再拼起來,圓柱體就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找一找:這個長方體的長相當於圓柱的什麼,寬是圓柱的什麼,高是圓柱的什麼。圓柱的體積就是長方體的體積,從而推匯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三、課件展示,加深理解。

爲了直觀、形象,讓學生觀看課件: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的過程,使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圓柱體也可以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來得出體積公式。在推導圓柱體積公式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想象:“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開後拼成的物體會有什麼變化?”學生雖然能說出“拼成的物體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但是,到底拼成的圖形怎樣更接近長方體?演示動畫後,學生不僅對這個切拼過程一目瞭然,同時又加深理解了圓柱體轉化成近似長方體的轉化方法。

四、分層練習,發散思維。

爲了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進行分層練習,拓展知識,發散思維。如:已知圓柱底面積和高,怎樣求圓柱體積;已知圓柱底面半徑和高,怎樣求圓柱體積;已知圓柱底面直徑和高,怎樣求圓柱體積;已知圓柱底面周長和高,怎樣求圓柱體積;已知圓柱側面積和高,怎樣求圓柱體積;已知圓柱底面積和體積,怎樣求高;已知圓柱體積和高,怎樣求底面積等。

但是不成功的地方也有,如學生在操作時有些學生拼的不是長方體,而是其他的形狀,這裏由於是上公開課的原因就沒有有針對性的講解,只做到了多數學生的指導而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點我覺得在課堂上很難做到。

總之,透過這次的國培學習,使我的思想認識和課堂技能都有了新的認識,感謝國培!

教材作爲教學的憑藉與依據,只不過是編者對學科知識、國家要求與學生進行整和思考的結晶。但由於受時間與地域的影響,我們在執行教材時不能把它作爲一種“枷鎖”,而應作爲“跳板”——編者意圖與學生實際的“跳板”。因此,教學時,我們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編者意圖、考慮學生實際,創造性地利用教材。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3

我教此內容時,不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

本節可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學第十二冊﹙人教版﹚《圓柱的體積》,以前教學此內容時,直接告訴學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和,讓學生套公式練習;我教此內容時,不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

對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學生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

學生透過實踐、探索、發現,得到的知識是“活”的,這樣的知識對學生自身智力和創造力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師告訴的,而是、學生在自己艱苦的學習中發現並從學生的口裏說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具有個人意義,理解更深刻。

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方法。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強調讓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學生動手實踐、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

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只關注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記憶、模仿,往往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維根本得不到發展。而這裏創設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經歷了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過程,發現了教學問題的存在,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了數學基本知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本節課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是:由於學生自由討論、實踐和思考的時間較多,練習的時間較少。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4

案例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描述,明確了小學數學的內涵,即數學學習是一個過程。近日,在市小學數學名師課堂教學展示中,天福小學的劉愛芳校長執教的《圓柱的體積》一課,使我對個人的專業素養和課堂的設計內涵,都有了很深的觸動。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師:同學們,往這裏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三件物體:玻璃杯、橡皮泥、金屬零件。這三件物體有什麼共同點?

生:都是圓柱。

師:圓柱形的物體生活中很多,以這三樣爲例,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水杯的容積是多少?

生2:水杯的表面積是多少?

生3:水杯的體積是多少?

師:這三個問題很好,我們記下一個。

師板書,水杯容積

生繼續提出關於橡皮泥和金屬容器的體積的問題,師板書:橡皮泥體積,金屬零件體積。

師:關於表面積的問題前面我們已經研究過,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圓柱體積的問題。

師板書:圓柱體積

師:以你現在的知識儲備,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生:水杯的容積

師:怎樣求?

生:可以把水杯的裝滿水,倒進一個長方體的容器中,計算出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體積,也就求出了水杯的容積。

師:瞧,“裝滿水”,“滿”這個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進長方體容器中,從而求出水的體積。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

師板書:倒---長方體,轉化。

師:在轉化過程中,水的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生:水的形狀變了,體積沒變。

師:水杯的容積解決了,橡皮泥的體積呢?金屬零件的體積呢?

師: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板書:捏---正方體,浸----長方體。

師:剛纔我們根據這三個物體的共同特點,透過轉化,把它們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是不是透過這三個方法,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圓柱的體積的問題?

生:不能。

師:爲什麼?

生交流,得知物體很大時,沒法進行轉化。

師:因此,我們需要尋找一種通用的方法,你想到了什麼方法?

生:計算。

師:圓柱體體積與什麼有關?猜想一下怎樣計算?

……

片段二:

師:回顧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你認爲你最有收穫的是什麼?

師:前面大家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猜測出圓柱的體積公式也是底面積×高,透過驗證得知大家的猜測是正確的。

師:這三個立體圖形有什麼共同點?

師:像這樣的形體在數學上叫做直柱體。

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及它們的體積公式都是底面積×高。

師:生活中的直柱體還有哪些?

師:它們的形體是否也是底面積×高?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研究。

案例反思:

片段一的教學中,教師出示了三樣精心準備的物體----玻璃杯、橡皮泥、金屬零件(都是圓柱體),在學生圍繞這三種物體提出數學問題後,教師並沒有直接引導學生去探求如何計算圓柱體的體積,而是透過“以你現在的知識儲備,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在轉化過程中,水的什麼變了?什麼沒變?”“瞧,‘裝滿水’,‘滿’這個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進長方體容器中,從而求出水的體積。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水杯的容積解決了,橡皮泥的體積呢?金屬零件的體積呢?”這些引導性語言,使學生明白有些物體的體積可以分別透過倒、捏、浸轉化成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來解決,“轉化”的提出爲學生後面構建數學模型,探究圓柱體積公式奠定了基礎。緊接着“是不是透過這三個方法,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圓柱的體積的問題?”這個問題,點燃了學生的探究慾望,這是這節課成功的起點,透過極限思想的.滲透,使學生體會到了探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必要性。

片段二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透過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公式的歸納彙總,引出直柱體的概念,學生進行了對直柱體表象的交流。此時,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習激情,並沒有隨着課的尾聲而有所減弱,而是探究熱情再一次被點燃,孩子們帶着強烈的研究熱情結束了本節課的學習。

教材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對於學校和教師來說,課程實施更多地應該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我們在用教材時不能把它作爲一種“枷鎖”,而應作爲“跳板”——編者意圖與學生實際的“跳板”。因此,教學時,我們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編者意圖、考慮學生實際,研究學生學習起點,讓學生親歷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觸摸數學鮮活生動的生命脈息,體會到知識產生過程中的前因和後果,從而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5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主要重視了以下幾方面:

1、重視先猜想、再驗證的思路來引入教學。

新課伊始,課件出示三個幾何體的底面和高,引導學生來觀察這三個幾何體,發現它們的底面積都相等,高也都相等。進一步引導思考:想一想,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爲什麼?猜一猜,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學生認同,並提出等於底面積乘高。教師再次拋出問題:這僅僅是猜想,那用什麼辦法驗證呢?今天這節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2、重視利用知識、方法的遷移來展開教學。

本課的例題探索,有一個目標就是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因此,筆者在執教時,根據陳星月的回答順勢複習了圓面積的推導: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或更多,剪開後可以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圓的面積就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進行計算。接着提問:那麼,受這個啓發,那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來計算體積呢?首先實物演示圓柱切拼的過程。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後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然後進行課件演示,發現: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幾何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這樣有利於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充分體會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並不斷豐富對圖形轉化方法的感受。

 3、重視透過核心問題的討論和板書的精當設計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核心問題即指中心問題,是諸多問題中相對最具思維價值、最利於學生思考及最能揭示事物本質的問題。它是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更好地積累學習經驗和方法,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提煉而成的教學中心問題。就如圓柱體積的計算而言,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抓住“圓柱的體積可能跟圓柱的哪些條件有關呢?”“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麼關係?”“要計算圓柱的體積一般要知道哪些條件?”這三個問題,使學生在獲取圓柱體積公式的同時又瞭解了體積公式的由來,並及時總結了思考問題的方法。核心問題也可以指爲了探究知識的來龍去脈而在關鍵環節提出的指向性問題。

當然,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是:書寫格式的規範。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6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本節重點是圓柱的特徵和圓柱側面積的計算。上課伊始,我先組織學生複習圓柱的特徵、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以及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由此引出圓柱的體積一課題。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爲後面學習圓錐體積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十分注重從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經歷圓柱體積的探究過程,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同時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反思不足: 1、練習有些少。在學生練習這個環節中,最能反映學生掌握情況。應該再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多種練習題目來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2、本節課節奏較快,沒有去檢測一下學生每個環節掌握了沒有。3、數學要應用於生活,應該多出些有關生活實際的練習題。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7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西師版﹚《圓柱的體積》,以前教學此內容時,直接告訴學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讓學生套用公式練習;我教此內容時,不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對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學生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

學生透過實踐、探索、發現,得到的知識是活的,這樣的知識對學生自身智力和創造力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有的答案不是老師告訴的,而是學生在自己艱苦的學習中發現並從學生的口裏說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具有個人意義,理解更深刻。

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方法。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強調讓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學生動手實踐、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

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只關注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記憶、模仿,往往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維根本得不到發展。而這裏創設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經歷了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過程,發現了教學問題的存在,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了數學基本知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本節課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是:由於學生自由討論、實踐和思考的時間較多,練習的時間較少。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8

在新課程不斷向縱深推進的今天,我們的課堂既要繼承傳統,把課上雜實。同時,也要把課上厚實。在教《圓柱的體積》一課時,我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並利用新知去解決實際問題。對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在學習情境中體驗數學

《課程標準》指出: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驗證、歸納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在這節課中,我承接了上節課的內容,提問引出給水杯做布套是在求圓柱的表面積,求圓柱能裝多少水是在求圓柱的容積,也就是體積,然後順勢提出你能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嗎?這一全課的核心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猜測、討論、交流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可以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將圓柱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利用手中的學具進行操作實驗將其插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透過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聯繫:二者之間什麼變了,什麼不變?接着我使用了課件-----把圓柱體沿着它的直徑切成了32和64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展示切拼後的長方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從而證實自己的推測。並總結出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由此至終讓學生經歷了做數學的過程,並伴隨着問題的圓滿解決,又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與滿足。與此同時,使學生理解與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二)在觀察操作中探索新知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驗證、推理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因此,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觀察是課程實施中經常讓學生進行的一種活動,觀察的效果取決於觀察者是否能夠關注被觀察的對象。操作是讓學生進行感知的另一種活動,是一種內部思維的外在具體化。交流是在觀察操作基礎上的一種由動作上升到語言概括的過程。

在本節課的動手操作中,讓全班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圍坐在一起,爲他們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儘量延長小組交流的時間,試圖把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其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有什麼發現?你是怎樣想的?等這樣一些指向探索的話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創造性地建構自己的數學,而不是去模仿複製別人的數學。

(三)在練習中鞏固新知,提升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練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充分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年齡特徵,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的練習題,有坡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鍛鍊,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在本節課中的不足之處

由於學生的學具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加上本人能力有限,語言組織能力不是很好,使課堂氣氛不是那麼活躍,課堂顯得有些壓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有待於提高。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9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回憶舊知入手,透過猜測、觀察、交流、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新知的全過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創造性地建構圓柱體積計算公式,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新授部分,經歷了問題引入、猜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驗證歸納五個環節,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合作交流這個環節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索、交流,透過把圓柱切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再對比二者的體積、底面積、高之間的聯繫,推匯出了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從而得出圓柱和長方體有着相同的體積計算公式,然後要求學生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得到“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這個結論的。經歷了公式的推導過程,也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到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課堂上,我將引導啓發、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藉助於多媒體課件化靜爲動,把教師說不清道不明,學生不易理解的圓柱切拼成近似長方體的轉化過程一目瞭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中心”的思想,真正方便了學生學習。做到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豐富了教學內容,精彩了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建立起新概念、習得規律之後,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數學練習題,才能鞏固所學知識。本節課,我充分挖掘習題的價值,在鞏固中拓展,讓學生的思維不停留於某一固定的模式中,而能靈活應變,變有限爲無限,讓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水平在原有水平基礎上都得以提升。

不足之處:課件代替了板書(由於課前班班通出現小小故障,我在開啟課件時有點着急,課件出示錯誤,又耽誤了時間,沒有在黑板上板書課題)。時間分配不夠合理,練習時板演學生太少(合作交流環節給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探索、交流,在練習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了,就讓一個學生板演了,致使後邊的拓展提高沒來得及進行,就進行檢測了)。教師的評價方式單一。

改進措施:每節課要準備充分,提前候課,避免出現差錯,耽誤時間,練習量不夠或完不成任務。課堂上要多關注中等偏下的學生,老師的評價機制要多樣,讓他們學會傾聽,樂於學習,多給他們展示交流的機會。課堂上課件只起一個輔助作用,不能喧賓奪主。

今後還要一如繼往地做好日教研,上完課及時與本組成員溝通、交流,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0

《圓柱的體積》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思想方法(轉化),因此,教學新課前,複習了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爲轉化做好了鋪墊。課上,出示課件:等底等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學生透過觀察,作出猜測:

(1)圓柱的體積等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圓柱的體積也等於底面積乘高。

猜測是否準確呢?點燃學生的學習慾望。讓學生根據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遷移想:圓柱體能轉化成什麼幾何形體,然後讓學生用教具驗證圓柱轉化成長方體過程,並討論思考:這個圓柱體與轉化後的長方體相比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從而得出結論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以高。有一種推導過程是我沒有預設到的:一學生回答,長方體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的一半,寬是底面半徑,高不變。所以圓柱體積=底面周長的一半×底面半徑×高。我沒有否定她的回答,接着又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髮現長方體與圓柱之間的聯繫,利用圓的周長和麪積把圓柱體積的也轉化成底面積乘以高。這樣有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參與,不僅創造性的建立了數學模型而且發現圓柱體的轉換成長方體的規律,掌握了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轉化。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1、演示圓柱的體積的時候,因爲學生手中沒有學具,教師教具的侷限性,演示時後面的學生看不清楚。

2、在圓柱體經過切割、拼接之後轉化爲近似長方體的時候,應多給後進生留有觀察、討論的時間,他們的思維反應能力比其他學生較慢,應給於他們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後進生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使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公式的應用,還要注意計算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