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3篇

引導語: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3篇

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1

這是根據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醜小鴨》改寫的一篇童話。文中塑造了一個豐滿的童話形象:面對艱難曲折的生活環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的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後,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雞啄,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可憐的醜小鴨只能離家出走,但仍然擺脫不了小鳥譏笑、獵狗追趕的厄運。儘管遭遇如此淒涼,但他仍然沒有忘記對美麗的深情嚮往。誰能想到,原來他不是醜小鴨,竟是一隻美麗的白天鵝呢?

捧讀本文的時候,我們會浮想聯翩,學生們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心理更會產生許多令人驚訝的感想。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多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我想,當他們讀得聲情並茂的時候,當他們純真的心靈與“醜小鴨”的美好心靈產生共鳴的時候,自然會感悟到文章的真諦,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一、以讀爲本,把握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

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途徑,是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教學時,我始終牢牢把握“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這條主線組織教學——學生自由讀、教師範讀、指名評價組、比賽讀等,從初讀到細讀,再到熟讀、表演讀等,給予學生充分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讓學生相互評價,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並且每一次的讀都是有目的的讀,採用“引導法”,設定有針對性、啓發性的問題,緊扣作者的思路,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引導學生領悟課文的思想內容。基本做到“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

二、創設情境, 激發想象,深入文字。

教學醜小鴨的三次磨難中,我有意識地用精彩的導語爲學生創設情境了情境,如:在教學醜小鴨離家出走一段時,我問孩子們:“哥哥姐姐欺侮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如果你是醜小鴨心裏會怎麼想?”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又說:“可憐的醜小鴨在離家出走前給媽媽寫了一封信,你想他會寫些什麼?”“醜小鴨這樣離家出走的做法對嗎?”透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孩子們不但能抓住課文內容體會醜小鴨的痛苦遭遇,並能結合實際探討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做怎樣的選擇,這也是對孩子們一次挫折教育。

三 、拓展延伸,感悟文字內涵價值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後,我用優美的語言引導學生回味全文:“醜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他離家出走想尋找屬於自己的世界,沒想到外面的世界,更加冷酷,他只好一個人悄悄的過日子。困境讓他變得越來越堅強,終於,他熬過來了,在丁香開花的季節,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這時我請學生推薦一名同學,配上《秋日的私語》的鋼琴曲,朗讀全文。然後,我提問學生:“你們現在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吧!你想說給誰聽?醜小鴨?鴨媽媽?他的哥哥姐姐?養鴨的小姑娘?小鳥?獵狗?還是農夫?”讓學生同桌交流後寫下來。有的學生寫道:我想對醜小鴨:“醜小鴨,你是好樣的,我要向你學習,學習你的勇敢,學習你的堅強!我祝福你以後的生活更加幸福!”有的學生寫道:我想對農夫說:“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我要向你一樣幫助他人!”還有的寫道:我想對哥哥、姐姐、養鴨的小姑娘、小鳥還有獵狗說:“我們不能因爲別人外表醜陋而討厭他,欺負他,我們應該和同伴友好相處,互相幫助!”我想在孩子們的你一言,我一句中也真正體會到了文字所蘊涵的內涵價值。

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2

《醜小鴨》是人教版二(下)的一篇課文,也是安徒生非常有代表的一篇童話故事,寓意是非常深刻的,可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是無論無何也不會真正理解安徒生先生寫這篇童話的真正用意的,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內容,指導他們讀好這篇童話纔是教學的真正難點和重點。

一、讀準讀好課文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它應該成爲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牢牢把握住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給予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一定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空間。例: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從讀得正確到讀出一定的語感;默讀課文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指名讀,男女分角色讀,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讓孩子在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二、想象是理解和朗讀之間的橋樑

課堂上,我多處讓學生髮揮想象,,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比如:你是醜小鴨的朋友你會怎樣嘲笑他?如果你是醜小鴨你會想些什麼?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驗,並讓他們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課文,讓他們用稚嫩純真的.童心自由地去體驗自然,想象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三、語言文字積累也很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再三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加強感悟,例如:在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中,我抓住 “欺負、討厭、孤單、譏笑”等詞語重點理解,,他們更能深刻感受到醜小鴨所遭遇的悲慘命運。課文中的很多詞語課後我也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這樣會對他們今後的寫作打好基礎。

醜小鴨教學反思範文3

感知性活動是個體各種感官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視、聽、聞、觸動等感知外界事物特徵的活動,從中產生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和注意,觀察瞭解學習對象的特徵和聯繫,激發對感知到表象進行想象思考,從而既獲得認識的提高,又發展感知能力。

《醜小鴨》這篇課文講的是醜小鴨因“醜”而到處受人欺負,在經歷了種種挫折之後,終因由醜變美而獲得了新生的故事,在教學中,爲了教出祖國語音文字的美,爲了讓學生感受到一片濃厚美的氛圍,我重視學生的感知性活動,讓感知性活動發揮以下功能,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一、發揮感知激趣功能

直觀形象是反映在學生頭腦中的直觀印象,反映的對象是非符號性和象徵性物體,小學生們的思維特點是直觀性強,形象思維仍起重要作用。

在教學《醜小鴨》時,爲了一開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利用幻燈和圖片突出了醜小鴨的“醜”,讓學生在感知中體會到了醜小鴨當時的艱難處境,幫助學生在內容上形成上位概念,並培養他們的語言感受力,爲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二、發揮感知質疑功能

低年級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形象性,因此,感知環境儘量做到能多感官感知,包括視覺、聽覺、動覺等,其中視覺形象直觀性尤爲強烈,在教學中,老師透過簡筆畫把醜小鴨生活的環境都勾畫了出來:從家到森林、從蘆葦地再到冰面上,每到一處,都用不同的語言配合簡筆畫把醜小鴨的生活環境勾勒出來,並在創設情境中引起學生的合理想象,產生疑問。

如,在森林中時,老師渲染出了一片歡樂的氣氛:這兒可熱鬧了,聽,松鼠蹭蹭蹭地竄上樹梢;看,小鳥兒正站在枝頭唧唧喳喳地炫耀自己的歌喉呢,醜小鴨心裏很高興。在這歡樂氣氛中引導學生感受醜小鴨的心理活動。熱鬧中對比出醜小鴨的孤單受欺負,從而讓學生自己產生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境況的疑問,併產生對美對醜的正確評價。

三、發揮感知表象功能

感知自身最主要的功能是積累表象。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引導,以積累正確而有序的表象,有用且有意義的表象。

在教學中,老師主要抓住醜小鴨的醜及受人欺負,感到孤單這條主線來展開感知。透過幻燈、實物、學生表演動作、簡筆畫等手段引起學生對醜小鴨的同情,從而給學生以強烈的印象。

四、發揮感知想象功能

感知想象又叫感知欣賞,這是感知過程中的較高境界。在教學《醜小鴨》過程中,老師把音樂藝術形象與語言藝術形象結合起來,創設與學習內容相適應的音樂形象以渲染學習情境:當春天來臨時,在《春之聲圓舞曲》中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在音樂聲中讓學生閉上眼睛,耳邊想起老師的配樂朗誦:

“小草兒路上綠了,耳邊似乎聽到鳥兒的叫聲。春天,是年年歲歲又一次蓬蓬勃勃的開始。瞧。湖面上的冰融化了,透明清亮的湖面上映出朦朧的薄霧,映出潔白的雲朵,更映出了鮮豔的桃花。”

優美的音樂旋律,使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