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我想養只小動物》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想養只小動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想養只小動物》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課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卻被忽視了。現在的口語交際課與過去的聽話、說話教學有着明顯的區別,它是憑藉聽、說進行交流、溝通,傳遞資訊、聯絡感情、處理問題。它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應對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把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爲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從以下三方面來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表達目標:結合“方方想養只小狗,但是媽媽一直反對”這個主題,學習“討論”的方法。

 傾聽目標:參與討論時能認真傾聽,並能領會要點。

應對目標:能對他人的發言作出言語、態度上的.迴應。

 教學重點我確定爲:結合“方方想養只小狗,但是媽媽一直反對”這個主題,學習“討論”的方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口語交際在中年級段的要求,我在這節課上首先就是提煉出了本節課要學會的口語交際的訓練點----討論。因此我根據這個訓練點,參照上海(譚珊珊老師)的口語交際課《推薦》的課堂模式,在教學設計中我還融合了我市的“例中學、實踐悟、遷移用”三步走的基本課堂模式。課上注重採用實例來引導孩子們在案例中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究“討論”的方法,並且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爲學生搭建好學習的“支架”。支架的設計很重要,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爲學生搭建的支架有:把案例中三名學生的發言整理在了表格中,便於孩子們縱向比較出“討論”的方法,第二個支架就在方法總結時,爲孩子們提供總結“討論”方法的關鍵詞,如先( )在( )最後( )。這些支架的搭建能幫助孩子們很順利的完成方法的學習。

在這節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創設了多種情境,第一個情境,三名學生在討論“應不應該養小狗”,第二個情境是課件出示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應不應該養小動物”,第三個情境是利用學校正在開展的“讀書節”活動,讓學生走進現實生活,針對“應不應該買課外書”展開討論。口語交際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沒有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口語交際的精彩之處就體現在學生的練說過程。我在課上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同時還要爲學生提供一個練說的舞臺。在本節課上,讓學生先在小組裏模擬討論,大家互說互評,其他的同學認真傾聽,適時插話補充。人人蔘與,個個有感而發,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鍊的機會。這種模擬角色的體驗活動,不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使學生在有理有據的討論中學會樹立自己鮮明的觀點,讓自己的邏輯思維更加嚴密、語言表達更加清晰、臨時反應更加迅速,而且也讓學生的綜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我在課堂上把握各種機會讓學生在衆多的言語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同時,我還關注到了與人交際時的基本交際禮儀,如與人說話時雙眼注視對方,聲音大小合適,距離不能過遠或過近等等,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從而能更好地和別人進行溝通。

這些教學目標的達成,主要靠教學設計這個載體來實現,所以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來探究合適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播放視頻,說想法

2、引出今天的交流話題“討論”

(板書:討論)

二、指導表達(例中學方法)

(一)創設情境,探索方法

播放課件:一羣孩子在討論今天的話題。

(二)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完成課上研討單。

(三)學生總結方法

(四)溫馨提示

注意禮儀

(五)初試討論

1、組內練習。

2、彙報展示(2—3名同學)

3、師生評價

三、根據學到的方法,自由表達(實踐悟方法)

(一)組內根據學到的方法練習表達

(二)彙報展示

(三)根據評價,完善表達

(四)再次練習

(五)彙報展示。

(六)善意小提醒

四、拓展延伸(遷移用方法)

(一)遷移用方法

(課件出示討論話題)

1、紅紅說:讀課外書可以增長知識,可以買課外書。

媽媽說:讀課外書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還是別買課外書。

2、自由發言,集體評議。

五、盤點收穫,評選優勝小組

1、自由評選優勝小組。

2、各組再推選“最佳討論員”。

六、昇華情感

以上是我在這節課上的簡單的課型特點介紹、基本設計理念和教學流程,透過上這節課,我認爲一節好的口語交際課,必須要具備的特點有:

(一)用心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點燃學生口語交際的慾望

(二)精心創設交際情境,激起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三)結合學生生活,積極創造實踐機會,拓展學生口語交際的空間

(四)關注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教會學生口語交際的方法

(五)選擇靈活多樣的交際形式,鍛鍊學生口語交際的技能

這節課可能還有許多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比如:

(一)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夠豐富。在學生有精彩發言的時候,教師的評價語言只有“很好、不錯、你真棒”等不明確的評價,這對學生的激勵作用遠遠不夠。

(二)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參與率並不太高。在這節課上,雖然注意了關注大多數學生,但是還有部分學生遊離在課堂之外,如何讓所有孩子都參與課堂是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潛心研究的問題。

最後我想用魏書生先生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要爲前進尋找條件,不爲後退拼湊理由,相信自己能在摸索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