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草船借箭》的教學與反思

(案例)

《草船借箭》的教學與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情況往往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隨機性。課標中指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閱讀教學是個性化的行爲。”

今天,教學《草船借箭》一課。學生研讀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內心。分角色朗讀後,教師引導學生透過人物對話,談談對人物的認識。學生一個個都很踊躍。

生A:周瑜明知故問,真陰險!

生B:是啊,周瑜真是不懷好意,內心狠毒!

生C:諸葛亮表現得胸有成竹,很鎮定!

生D:諸葛亮顧全大局,不和周瑜計較。

……

透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初步把握了人物性格,這些回答都在教師的意料之中。這時,學生E站起來說:“我透過讀他們的對話認爲諸葛亮的做法不太好,周瑜讓他十天造十萬枝箭,可是他卻主動提出來用三天,如果三天完不成任務不就被殺頭了嗎?爲什麼不給自己留條後路呢?”

話音未落,衆生議論紛紛:

生1:是啊,萬一他三天完不成任務不就被殺頭了嗎?

生2:他一定是胸有成竹,這更能說明他的自信。

生3:我想諸葛亮一定是把一切都計劃好了才這麼說的。

……

師:哦,原來是這樣!那麼,諸葛亮後來做了什麼呢?他爲什麼這麼做呢?請同學們在讀讀課文,把你的發現和看法與同學交流。學生積極地置身於朗讀、探究之中。

透過這樣的師生即興創造,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而且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節課比我預想的要生動得多,價值更大了。

反思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解。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疑問入手,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和教學的重點、難點有着必然的聯繫。教師應該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讓自己的設計意圖融進學生的思維。

上面的案例中,學生對諸葛亮的`做法產生了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是教師沒有想到的。如果這時教師只是表揚“你考慮的真周到”,而後繼續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思路,我覺得這不是“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是“以生爲本”的體現。教師充分利用課堂中的生成資源,調整原來設計的教學,生成新的思路,按學生的感悟組織他們辯論、學習。設計了“諸葛亮後來做了什麼?爲什麼這麼做?”組織學生去研讀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的教學讓我感悟到,教師要與課堂一起成長。對於學生的“意外之舉”要給予關注,這樣,課堂中才會出現更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