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中國式過馬路》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式過馬路》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式過馬路》教學反思

《中國式過馬路》教學反思1

《中國式過馬路》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講述什麼是中國式過馬路?透過學習知道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原因,並提出一些建議,學會編寫簡單明瞭的倡議書。從中懂得遵守交通規則,人人有責。

這一課是實習生任紀蘭執教的第一課。這是綜合實踐課,主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瞭解現象,學習知識。課前,任老師讓學生走上街頭,觀察人們是怎麼過馬路的,以喚起學生的生活實踐。學生很快融入課堂,投入到學習中,都能結合生活經驗談出對“中國式過馬路”的理解,課堂氣氛熱烈。這一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任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善於發現,勤于思考,找到了許多可行的原因:人們安全意識薄弱、隨大流、交通知識缺乏、等不及,這可見其課前做足功夫,課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此學生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議,讓人們更加安全的出行。一段交通視頻,一張張交通圖片,更加說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最後在任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和老師發出倡議,安全出行,遵守交通規則,從我做起。

透過本的學習,孩子們能透過上網、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與“中國式過馬路”相關的資訊,並對資訊進行歸納整理,找到產生“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原因,並提出一些建議。加工整理學生實地觀察到的現象;設計一份調查問卷,並能進行實地調查。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分析;並整理出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因;編寫一份簡單的倡議書。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效果良好。

不足:

1、上課過於緊張,走動頻繁,不能關注學生的表現。

2、課堂語言不嚴謹,口語化的語言較多。

3、課堂紀律有待於提高,方法要靈活。

《中國式過馬路》教學反思2

這是我第一次給這麼多人上課,第一感覺就是緊張,特別地緊張。看着別人上課的時候,特別從容,我從心底裏佩服他們。

我不是第一位上講臺的人,前面已經有同學做了示範。在他們講課的時候,我一直在認真地聽課,就是希望能從他們的教學過程中學到一些好的方法和好的經驗,當然也看到了他們的一些不足,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他們中有的人講課很成功,我想在自己的課上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好好發揮。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着差別。課堂中,出現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個人儀態方面

1.太過嚴苛,缺少微笑。現在想想真的是很不好,孩子們都還很小,我的面部表情過於僵硬,也會使得學生的積極性降低。本來我的初衷是,讓孩子們保持好課堂紀律,卻沒有掌握好尺度,出現了適得其反的效果,看來寬嚴相濟的技巧還需要去摸索。

2.過於緊張,頻繁走動。由於過於緊張,我一直在不停地走動,希望以此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但是,我沒有考慮到,頻發地走動會帶來的不好影響。我不停地在走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還要旋轉方向,不能更專心地答題,擾亂了學生可以駐足的目光。以後多加鍛鍊,讓自己更大膽一些,在課堂上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更淡定從容一點。

二、教學內容方面

1.問題答案,過於簡單。在做課件的時候,我一直在糾結,如果我給出的答案比較正規,孩子們會不會看不懂,或者是不理解。後來經過一些思考,我還是給出了一些較爲簡單的答案。在課堂上,孩子們說出的`答案,都出乎我的預料。不僅答案很全面,而且很有深度,比較正規和官方。當時我就覺得,自己對他們的瞭解真的是太粗淺了。這個地方是一個較大的失誤,是由於我對學情分析不到位導致的。以後要考察好、瞭解好學生知識面的寬度和廣度,以便於做出適合孩子們知識程度的`課件和教學準備。

2.課件製作中問題出現的形式單一。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呈現出來,沒有給學生留下可以發揮想象、提出問題的機會。每一個問題,都是我提出來,讓學生進行答題。以後想把更多的發散思維的機會留給學生,鍛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技巧方面

1.沒有把目光給予學生。自己沒有覺得,當別人一說出來的時候,自己回想確實是沒有和孩子們進行目光上的交流,這一點很不好。沒有和他們進行目光的交流,我自己是心裏沒有底氣,也讓孩子們沒有及時的得到應有的鼓勵和肯定。以後要養成把目光放給學生的習慣,多於學生進行交流,給他們足夠的重視。

2.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離答題者太遠。因爲我緊張所以在教室裏隨意走動,有時候會造成我離答題者距離非常遠,我甚至不能很準確的聽到他的答案,也缺少了在他答題時我應該給他的鼓勵和信任。對他們不夠重視和尊重。以後要離得答題者稍微近一些,給他們多一些鼓勵和尊重。

3.講課沒有起伏,缺少感情。我一堂課講話的聲音沒有變化,沒有高低起伏,使得課堂氣氛不是很好,有些低沉,在四年級一班尤爲明顯。沒有激情,沒有帶動學生真正的融入到課堂內容中來,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以後要多添加一些感情,讓同學們能夠切身體會所講的內容,並且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4.聲音不夠乾脆,缺少力度,有些小。聲音有些小了,沒有顧慮到後排的同學,這是一個低級錯誤。當看到同學們都懶洋洋的,我在詢問的時候,也沒有力度,和同學們一樣懶洋洋地問出問題,顯然孩子們沒有多少人提得起精神。以後課堂上說話要乾脆一點,多拿出一些熱情,營造一種更活躍的課堂氣氛。

5.表揚和評語,單調、沒有針對性。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我給出的評價語過於簡單和單調。這個是我在備課時,太忽略的一個問題。我以爲差不多,可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答題優勢,並且各有不同。而我由於緊張,評價語也沒有針對答題學生的答題程度進行有效評價。以後備課的時候,要多做幾種假設,課堂上出現的情形,儘量多想象一些,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6.小組討論結束,不能及時地掌控課堂紀律。依然是小組討論之後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及時地讓孩子們安靜下來。這是在大部分實習老師身上也有的一個問題,我們現在也沒有一個特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去改善小組討論之後的紀律問題。希望在以後的觀察過程中,尋找到一些好的方法,讓小組討論不僅是一種叫學生的形式,更要有小組討論的效果,讓孩子們各顯其能,發揮所長。

7.時間安排不合理。在四年級二班的時候,時間上還可以說是安排的稍稍合理一些。但是在四年級一班的時候,由於紀律問題,我一些該發揮的地方沒能好好地展開,時間上出現了前緊後鬆的問題。以後還是要多加鍛鍊,讓自己的情緒,不能受到學生們的干擾,把每一堂課都盡心盡力地上好。

8.課堂語言不嚴謹。在我講課的過程中,不經意間使用了很多家鄉話的表達方式,給學生容易形成錯誤的引導。在問題的敘述上,使用了“教師中心論”的說話習慣,沒有顧及到現在的課堂,學生纔是主人,一個原則性的問題。以後我會好好練習普通話,堅決避免課堂中話語表達上的錯誤。

這是第一次,希望在以後的上課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改進這些不足的地方。唯一讓我覺得安慰的就是,內容都進行完了,同學們回答問題也積極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