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1

整個過程我都是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先將梯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在透過小組合作探討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的聯繫,發現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一個過程。由於學生在探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已經有經驗,在此直接交給學生自主研究,透過巡視發現很多小組都能研究出來,這是值得高興的,但沒中不足的有這幾點:

1、爲了我的計劃而趕時間。很多題都是隻讓學生說一說,沒有動手寫一寫加深記憶。說明我在備課的時候設計的不合理,沒有做到精講多練,在以後的學習當中還應多研究教材,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2、板書問題。在和孩子們共同探討時,我快速的寫下關係式,但是不夠嚴謹,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首先應該自己做好,才能要求孩子們做好。

3、算式書寫格式問題。還是由於時間把握不到位,不敢讓學生上臺板演,最後導致在寫作業的時候部分學生列出算是直接寫得數,做的不規範,這是我的一個失誤。

4、隨然學生說的較多,但總覺得學生說的太少,老師總想幫學生說出來,而且提問的範圍也較小,說明自己在教學設計上還存在問題,不能很好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還需要自己的努力。

5、練習題的層次性不強。課順利的上完了並不一定就是完美的,經過反思還是有或多或少的不完美,只有把這些不完美后期改進了,那以後的不完美會越來越少。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2

一、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由於所有學生已經有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經驗,因此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想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並讓學生透過找圖形之間的聯繫,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麼圖形,然後學生思考討論:想想轉化的圖形與原梯形有什麼關係?學生彙報研究結果後,我作了必要性的演示與講解,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觀察與思考的基礎上理解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做到學生能思考的,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能說出的,教師決不講解;學生能解決的,教師決不插手;使學生在民主與平等的氣氛中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技能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告訴我們:數學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其中知識與技能放在第一個方面,充分說明了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換個角度說,基本知識和技能直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這節課課前我一直思考如何落實這節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主要有以下幾個設想。一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於同學們剛剛接觸梯形的面積,所以我讓學生在計算梯形的面積時,先寫公式,這樣有助於強化公式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充分暴露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節課上我讓班級的幾個學困生一一到黑板前板演,這樣使我很準備快速的掌握了學困生在這段內容的學習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即個別學生會寫公式不會寫算式,個別學生忘了除以2,個別學生最後的單位用的是長度單位),這樣有助於我更好的輔導學困生。在學困生做題目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我並沒有着急去糾正,而是讓他的同伴到黑板上去幫他看,這樣我在課堂上爭取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學困生。

三、適度評價

在教學中,我作了一次集體性的評價:“哪個小組表現最好的?”在全課總結時安排了一次個性的評價:“你認爲這節課誰表現最好啊?你自己的表現呢?” 只有進行正確、適度的評價,關注學生共性的同時,更關注學生個性,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於前進。 本節課由於自己對於新教材體系的不熟悉,教學準備時間倉促,在教學中很多地方不盡人意,課後我也與楊校長進行了交流,發現有以下問題在今後中需要注意。 教者需要認真的研讀教材。這節課我在引導學生探索梯形面積公式時,感覺到對於書上表格的整理這個環節處理得草率,沒有起到引導學生探究的作用,原因何在?原因是我對於這段教材不熟,對於這段教材讀得不夠細,在課前沒有認真的研究和分析這個表格的處理方法。由些給我帶來的思考是:儘管現在的教學資源很豐富,但教材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因此不管什麼課,我以後一定首先用認真的閱讀教材,分析教材,這樣才能用好教材。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3

一、注重有關知識、方法的複習,爲梯形面積公式的理解和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複習引入環節,讓學生會議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感受梯形面積與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關係,爲學生計算梯形的面積做好認知準備,有利於他們利用已有知識推動新知學習。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讓學生自主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在學生運用梯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以小組爲單位,透過學具的割補、拼擺,共同探索將梯形轉化成會計算面積的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各種辦法。在展示彙報中,一方面讓學生進行全班**流,使學生感受到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不同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從各種的方法中,發現相同的地方,從而熟練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嘗試運用與練習反饋相結合,促使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的掌握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出示梯形面積公式後,爲了讓學生能更好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先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梯形面積計算在現實生活的實用性,透過情境促使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最後才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在反饋練習中,把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獨立練習結合起來,既提高了練習的有效性,又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在計算過程中,一些學生由於粗心,出現了一些錯誤。還有個別學生出現漏算、多算的現象。今後還應重點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4

《梯形的面積》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爲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探索、驗證,從而獲得新知,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創造的機會,使他們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和實踐能力。這節課上完以後我覺得有成功,也有一些不足:

一、動手操作,培養探索能力

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安排學生合作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並讓學生透過找圖形之間的聯繫,自主從不同的途徑探索出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首先讓學生說說可以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什麼圖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麼圖形,然後學生思考討論:想想轉化的圖形與原梯形有什麼關係?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鍊和提高。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達成了教學目的。

二、發散驗證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說促思,開啓學生思維的“閘門”,引導學生說一說,議一議,互相交流,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透過“拼、剪、說”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散,在活動中發展,學得主動、紮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歸納的學習過程中,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關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不足:

數學課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個活動不僅僅表現在學生的動手操作上,更重要的還應該表現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上。反思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向全班彙報了轉化過程及計算方法後,急於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同學與老師展開了一對一的交流,老師忽視了對其他學生的關注。這樣不利於培養了學生與學生之間提問題的能力與意識,不利於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面積》教學反思5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用到了哪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提出問題:梯形是不是也可以像它們一樣可以轉化成已學過幾何圖形呢?在學生操作前,課件顯示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1、轉化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與原來梯形的面積有什麼聯繫?

2、梯形的底和高和轉化後的圖形的各部分又有什麼聯繫?

學生操作後發現方法不止一種。我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和課本上一致的推導方法,一是因爲大多數學生採用的都是這種方法,二是這種方法推導梯形的面積最容易理解、最簡潔。其它方法有的拼出的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有的推導的過程較複雜,在課堂上讓選擇這樣的同學簡單交流,沒有展示推導過程。最後小結不管用哪種方法來推,都能推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

第一,在學生想辦法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後,沒有對同學按所選的方法不同而分組,導致在討論拼成的圖形或分成的圖形的面積、底和高與梯形的面積、底和高之間的關係時,浪費了時間,討論不深入。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及時篩選有用的資訊,並對其分類和引導,有序展示。

第二,其它方法沒有展示推導過程,想到此方法的學生的個性沒得到張揚,也沒有給其它學生充分的思考餘地,導致最後小結不管用哪種方法來推,都能推出一樣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部分學生有疑惑。

第三,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不能將自己的發現從數學角度和思維方法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數學教師長期要培養學生的一種數學學習的品質。

第四,有的學生沒有完成推導梯形面積的過程,在以後的合作探究中,應讓小組內再分爲一幫一,以幫助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