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3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3篇)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

幼兒建構遊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啓發,故事講述,物體認識,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產生的。語言、數學教學所形成的知識

印象是結構遊戲開展的基礎,而美術的構圖、佈局,計算的空間圖形及數量認識又是結構遊戲得以發展的條件。

各科教學活動爲幼兒建築遊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反過來,建築遊戲的開展也同時鞏固深化了各科教學。幼兒在裝飾美化遊戲環境和建築物的'活動中,必須充分運用美術教學中所學到的造型設計、佈局變化、色彩搭配、整體與局部的正確處理等一系列知識技巧,來提高建築水平,這樣,同時也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因而,遊戲的開展和教學是對立而又互爲統一的。

總之,結合各科教學活動進行建築構造,在利用建築成果進行其它遊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築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發展了遊戲,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極大的滿足。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2

本次數學活動《變成一樣多》。我以各種顏色爲活動線索,增加計算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在輕鬆、有趣的氛圍裏學習計算《變成一樣多》。並運用各種有顏色的教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始終帶動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

我首先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進行遊戲活動,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由實物到數字,一步步對數量進行感知。接下來就是介紹操作規則、討論操作法。教師出示紅色圓形和黃色圓形,引導幼兒思考,用什麼辦法使它們變得一樣多。重點介紹了“添加”的方法,請幾個幼兒示範,並集體驗證。有部分幼兒接受能力不強,所以並沒有說明“去一”的方法來變成一樣多,等以後課餘活動中再傳輸。目標達成度來看,最後大部分幼兒都能按老師先前講解示範過的“添一”法來解決問題的。但是由於我講解不全面的關係。活動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東西都體現了出來。數學常規的規範,如操作完後教師對其小結“什麼顏色的蘋果和什麼顏色的蔬菜”。常規的強調,如將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

整個活動給了幼兒一定的主動探究空間。孩子對數數—比較、—添或減,這樣一個過程清晰明瞭,使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化,教學效果較好。但在小組操作中幼兒獨立性還不夠,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3

孩子們升入中班後的第一次美術活動是“藕印添畫”,即用切好的藕段蘸上顏料在畫紙上拓印,再用棉籤蘸顏料想象添畫各種形象。設計方案時,我仔細分析了教材,也學習了曾經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撰寫的觀察反思,認爲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孩子們由於生活經驗有限,想象添畫的內容比較單一。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將孩子們可能添畫的種種形象一一加以示範,以豐富孩子們的繪畫語言及表現素材。但結果出人意料,孩子們的畫面普遍單調,所表現的也無外乎花朵、太陽等。我感受到了這次教學活動的失敗,但不明白爲什麼會這樣。

於是,我向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求教。經過比較,我發現那個教師班裏的孩子所表現的畫面也非個個別出心裁,但整體來看十分豐富和豐滿。原來,那個教師在示範引導時要求孩子畫面要豐滿,形象要豐富,然後就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孩子們願意畫什麼就可以畫什麼。而我則一再強調“要畫和別人不一樣的,不能和老師畫的一模一樣”。還因爲擔心孩子們表現的畫面形象太單一,而着重要求每個人必須畫兩樣。我的初衷是希望每個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表現出與衆不同的畫面來,結果由於要求太多,不少孩子無所適從,只能選擇最簡單的花朵、太陽來畫,有可能出現的精彩就這樣被我“周全”的指導扼殺了。

不論什麼活動,教師的指導都起着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指導應該明確、到位,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否則孩子會無所適從,影響表達表現。特別是在藝術活動中,教師只有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孩子才能大膽地去想象,才能創作出精彩的真正屬於幼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