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1

我所任教的二年級小學生協調性較差,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記憶力也不夠完全,立定跳遠動作雖然簡單,但對於他們來說仍然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我採取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和手段,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透過遊戲或競賽的方式,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練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合作學習爲中心。以學生髮展爲主體,使學生在“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的興趣。增強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表現力和動手能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設利於學習的環境

學習環境對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課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嘗試運用自主教學的形式,讓學生有選擇地從事學習活動。比如我在教學開始時首先讓學生模仿小動物跳躍,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由選擇遊戲內容。這樣做改變了以往低年級教學中一切由教師帶着學生活動的做法,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並且能夠給學生多一點自主的選擇,多一點獨立的思考,以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發揮。

二、設計易於接受的活動形式

本課力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像在家中玩耍一樣,設定一個親切和諧、靈活寬鬆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三、選擇具有實效的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自控能力與認知能力均較差,但是它們具有好動、好玩、好思考等特點。所以在立定跳遠教學時,綜合運用練習、思考、探索、討論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漸完成探疑過程。這樣不但學會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透過遊戲活動,讓學生始終沉浸在良性的學習氛圍中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

四、存在不足:

(1)本節課由於時間關係,顯得學生準備活動時間較長,自主學習時間較短,時間分配不合理。

(2)學生沒有進行分組聯繫。在聯繫立定跳遠的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很好的爲學生創設自由的空間和展示的平臺。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2

在二年級的單元投擲教學中,讓我受益非淺。由於上課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一學生,他們自控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差,因此,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考慮,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單元投擲教學目標,三節課的主要內容上都做了適當的安排,即:各種方式的投的動作:投準、投遠等。在課的結構設計上,做了精心的規劃,即:激發興趣、身心準備──培養興趣、自創投擲──積極實踐、提煉真知──活躍情趣、滲透教學──驗收評價、創導合作──均衡發展、身心放鬆六個階段,力求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創新和改革精神。

一、激起千層浪的匯入:

匯入是課堂教學的熱身活動,教師應努力使其能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良好的課堂匯入,學生的參與熱情會立即高漲,而且對整堂課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在匯入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了富有情趣的遊戲活動,營造了一個寬鬆、積極、主動的教學環境。簡簡單單的兩片硬紙板、普普通通的舊報紙,學生們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師愉快的做起了準備活動,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的自然和諧。

二、實踐出真知教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內涵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爲基礎,透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投擲教學偏重於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投擲形式遠離生活實踐,更難讓學生以此作爲健身的方法。在本單元教學中,淡化了投擲技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以投遠爲目的進行創新體驗與練習,在學生的實踐中積極提取正確的投擲動作,既提高了投擲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參與投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爲一舉多得。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多次示範,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這節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投擲起點來挑戰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挑戰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說,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資訊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於亢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又能讓希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有助於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爲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努力。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3

從開始接到二年級體育教學起,我一直都在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好,開學以來,這幾個班的學生上課時都是亂哄哄的,隊形排不好,紀律更不好,課堂常規一概不知,加之室外教學這一特定因素的影響,使我對低年級的體育教學我感到很頭疼到了極點。時間轉眼即逝,不知不覺一個月就結束了,加上近期在繼教網上的學習,透過觀看專家視頻講座、與學員討論、與輔導教師的交流,使我覺得體育教學真的不簡單,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點體會:

一、重抓養成教育,規範課堂行爲

1、整頓路隊,做到快、靜、齊。由於低年級兒童識記能力較差,往往記不住自己在隊形中的位置,出教室亂七八糟。我讓他們先在教室裏坐好,哪組表現好哪組先走;從教室裏出來時還在說話和推擠的,回教室重新來;按座位進行排隊,坐在誰後面就排在誰後面,和誰坐的就和誰站。這樣反覆訓練,終於讓我喘了一口氣。

2、先教規距,再學知識。“無規距不成方圓”,沒有良好的紀律作保障,教學便是無本之木。針對學生無拘無束的特點,我利用了表揚和批語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教學,比如有事有病先請假,發言先舉手,限時站好隊,排隊看手型,提示聽哨音,比比哪組最安靜,比比哪組站得直,比比哪組分數高,哪位組長最得力等等,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又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意識,這樣反覆進行,課堂紀律逐步好轉,爲體育知識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努力實現了有效課堂。

二、利用遊戲比賽、培養健康心態

小孩子總以爲體育課就是自由自在地玩,而遊戲更能讓他們不知不覺地參與活動。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透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

三、利用小組活動,培養合羣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與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聯繫。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爲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