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選小班教案集合9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班教案集合9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學會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

2、鼓勵幼兒養成安靜地聽同伴談話、輪流交談的習慣。

3、是幼兒增進對自己爸爸的瞭解,培養幼兒關心和熱愛爸爸的情感。

教學準備:

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在家做些什麼事;課件。

教學過程:

1、透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麼事情?”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引導幼兒集體談爸爸。

4、透過提問拓展談話範圍。例如:教師可以問:你喜歡你爸爸嗎?你願意爲你爸爸做些什麼?

5、欣賞歌曲《好爸爸,壞爸爸》,結束活動

語言活動: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教學目標:

1、觀看錄象,瞭解大頭兒子對媽媽的愛,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2、學習認真看錄象。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理解父子之間的愛

教學難點:

能說出自己和爸爸喜歡做的事

教學準備: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VCD片中的“父子之情”、電視等。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你喜歡你的爸爸嗎?最喜歡跟爸爸玩什麼?

2、你的爸爸喜歡幹些什麼?

二、引出故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1、提出看錄象的要求和內容。

2、完整看錄象

3、討論錄象中的內容:

小頭爸爸沒回來,小頭兒子怎麼說?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間的睡前約定是什麼?

小頭爸爸想起什麼笑了?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玩了些什麼遊戲?

你和你的爸爸喜歡玩怎樣的遊戲?

4、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美術:爸爸的領帶

教學目標:

1、能選擇多種圖案來裝飾爸爸的領帶。

2、熟悉爸爸的衣飾特點,更主動的關心爸爸。

教學準備:

1、色彩、圖案各異的領帶若干。

2、以剪好的領帶形狀的紙人手一份。

3、蠟筆、剪好的不同顏色、各種圖案的碎紙。

教學過程:

一、爸爸喜歡什麼樣的領帶。

1、出示色彩、圖案各異的領帶,提問:“小朋友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嗎?”“家裏誰最喜歡用領帶啊?”

2、請幼兒自由觀賞領帶,說說領帶的顏色及花紋。

3、“你的爸爸喜歡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呢?”

4、、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能用什麼圖案來做領帶爸爸會喜歡呢?

5、觀察教師用碎紙圖案貼畫的方法裝飾領帶,貼畫時,注意不要把碎紙粘到一起。

二、我給爸爸做領帶。

1、鼓勵幼兒先挑選好圖案或色彩,擺放在要裝飾的領帶上,然後再用漿糊粘貼。

2把設計好的領帶掛在牆壁上進行展覽,引導幼兒相互欣賞。

3、離園時,把領帶帶回家,給爸爸親手戴好。

數學:點卡排序

教學目標:

1、複習認識點卡,並能按順序給3以內數量的點卡排序及匹配實物。

2、繼續學習正確整理操作材料

教學準備:教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集體活動:給爸爸領帶排隊

1、學習將點卡按數量從小到多的排列分別出示三張點卡,這張點卡上有幾個圓點,請個別幼兒點數。出示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領帶點卡排隊,想想哪張點卡在最前面,哪張點卡跟在後面,邊排邊說:幾點的點卡請你排在最前面,幾點的點卡請你跟在幾的點卡的後面。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

2、對應匹配實物卡片:爸爸的圖書出示三張卡片,看看是什麼?。每種有幾隻,請個別幼兒點數驗證。爸爸的書要和點卡做朋友,一本書和幾的點卡做朋友?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小動物的朋友找的對不對。

二、小組活動:

1、給爸爸領帶點卡。

2、給爸爸送餅乾。

3、擺書本。

三、活動評價

1、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集體檢查卡片排列的順序和按量匹配的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觀察材料的擺放的現狀,表揚整理的好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感官猜測禮物,願意大膽表達出來。

2、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介紹自己。我是誰?我會……。

3、積極參與猜禮物遊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胸飾每人一個 一老師扮演老鼠阿姨 禮物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寶貝們,今天我們去哪裏呀?

幼:去老鼠阿姨家做客呀?

師:到別人家做客要注意什麼呀?

幼:有禮貌 不亂跑……

師:真棒!我們趕緊出發吧.

二、做客

1、介紹自己

老鼠阿姨:歡迎你們,可愛的寶貝們,請找個位置坐下來吧!我是老鼠阿姨,我會跳舞,你們會像我一樣介紹自己嗎?“我是誰,我會幹什麼?”

2、 分發禮物

老鼠阿姨:真棒!我呀都認識了你們,我還給你們準備了禮物,禮物藏在盒子裏,會是什麼呢? 你有好方法嗎?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1)——眼睛看

(2)——用耳朵聽,

(3)——鼻子聞或用嘴巴嘗

(4)——用小手摸

小結:原來我們身上的寶貝本領可大了,還能猜到禮物,要好好保護這些寶貝哦!

三、遊戲:猜禮物

1、老鼠阿姨:想要得到最棒的禮物嗎?(想),禮物就在後面的老師那裏,等下請你們到客人老師那裏用我們學的方法——小耳朵(聽),小眼睛(看)……去猜禮物,然後請老師畫一畫你用的是什麼方法。明白了嗎?明白了就趕緊行動吧!

2、幼兒猜禮物

3、提問:你用的是什麼方法拿到禮物開心嗎?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三、分享禮物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要回家了,收到禮物要跟老鼠阿姨說聲好聽的“謝謝”。

小班教案 篇3

遊戲目標:

1、能夠積極地參加表演遊戲,認真扮演小白雞,小黃雞、小花雞等角色。

2、能根據自己對故事《三隻小雞》的理解,在語言上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3、學會與同伴協商分配角色,合作遊戲,正確的處理遊戲中的糾紛。

遊戲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熟悉三隻小雞的故事,並能在語言上有感情的表現。

2、物質準備:三隻小雞、老牛頭飾;故事磁帶。

遊戲過程:

1、出示三隻小雞的圖片,引起回憶,交代要求。

師:"你們知道它是哪個故事了的小雞嗎?今天我們又要來看這個表演了,但今天是小指偶來爲我們表演。"幼兒觀看錶演,學小黃雞、小白雞,小花雞的語句。

2、分段表演,學說小黃雞、小白雞,小花雞的語句。

(1)小黃雞碰見老牛時,他怎麼說?老牛是怎麼回答

(2)小白雞碰見老牛時,他怎麼說?老牛是怎麼回答

(3)小花雞碰見老牛時,他怎麼說?老牛又是怎麼回答

3、完整表演。教師操作木偶,幼兒說小黑雞、小黃雞,小花雞的語句。

4、小結:剛纔許多小朋友都說的很好,有的小朋友還加上了動作,想表演呢,那我們下次就來學習表演。

活動反思

1、活動簡況:

幼兒在遊戲中能初步瞭解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對於主人公小黑雞,小白雞、小花雞的角色對話也基本掌握,也懂得了要做一個禮貌的好孩子。但對於老牛的角色對話掌握的不夠。

2、不足之處:

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活動中教師問的較多,幼兒的思維受牽制較多。

3、原因:

材料中只准備了掛圖與指偶,故事的表現形式較單一,無法引起幼兒較多的興趣。

4、對策:

(1)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播放該故事,增加對故事情節的瞭解。

(2)利用區域時間豐富幼兒有關三隻小雞的故事情節。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爸爸媽媽是孩子們最親密的人,爸爸媽媽的聲音、動作等都是孩子們熟悉的,爸爸媽媽平時對寶寶們非常關心和愛護。本活動透過聽門鈴聲猜誰來了,聽錄音猜是誰說話等生活中的細節來感受爸爸媽媽的關愛之情。透過說說、演演等方式大膽表現我能爲父母做的小事、喜歡和父母一起做的事等,表達我對家人的愛。在盼望客人來作客的體驗中,初步瞭解小主人的待客之禮。

目標:

1、能用多種方式大膽表達愛爸爸、媽媽等的情感。

2、關注生活細節中滲融的惦念、關愛之情。感受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

準備:

操作圖、裝扮物、門鈴、錄音

過程:

一、 媽媽來敲門

1、寶寶一人呆在家,很想誰來敲門?

2、門鈴響了,會是誰來了?

3、媽媽回來你會說什麼?怎麼做?(個別表演)

4、學說完整句。

二、 爸爸來敲門

1、我和媽媽在一起,總想誰來敲門?

2、爸爸回來你會說什麼?怎麼做?你希望爸爸回來做什麼?

3、完整欣賞兒歌

三、 還有誰來敲門

1、我和爸爸媽媽在家裏,還希望誰來敲門?

2、有客人來你家,你會怎麼接待客人?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自己的眼睛的結構、特點。

2、使幼兒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進而培養保護眼睛的意識。

3、在輕鬆地氛圍中,讓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

4、透過看眼睛、說眼睛,增進互相瞭解和交流。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每人一面小鏡子,“大大的眼睛”畫面兩幅。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讓幼兒猜一猜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樣什麼東西?

(二)讓幼兒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是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在鏡子裏仔細看看,或用手輕輕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個小圓球。

(三)提問:眼睛什麼地方會動?幼兒邊摸邊感知眼球會動。

1、眼睛裏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2、眼睛長在哪裏?

(四)讓幼兒互相觀察眼睛,並進行比較。進一步感知眼睛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

(五)引導幼兒討論眼睛有什麼用?(幼兒互相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眼睛對我們的重要性,強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眼睛。

(六)出示畫面並提問:

1、眼睛有什麼用?

2、我們怎樣愛護、關心自己的眼睛?

讓幼兒知道畫畫時要坐端正,不用髒手揉眼睛,要用乾淨手帕擦眼淚等。

活動結束:

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變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並獲得快樂,旨在培養和保持幼兒對健康活動的興趣。教師也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培養其教學活動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

2、知道在一定的場合要保持安靜。

3、願意在集體中大膽地表現。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流程:

一、帶幼兒進活動室,引出主題。

二、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三、教師講述故事並提問。

四、討論:我們什麼時候也要保持安靜。

五、結束。

活動過程

活動即時評價

建議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幼兒佩戴小鳥胸飾扮演小鳥飛進森林,唱歌、跳舞。教師用集體情景表演的方式和幼兒一起欣賞故事。(重點學說句型:XX,是你不讓我唱的嗎?)

1、教師創設了一個輕鬆、有趣的學習氣氛,有助於幼兒感受故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爲完成目標一,將重點前置,引導孩子用“XX,是你不讓我唱的嗎?”的句型進行情景表演,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學說句型。

2、採用“動”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欣賞故事大概內容,符合小班幼兒注意力短、喜歡自由、寬鬆的教學環境的年齡特點。

二、教師完整朗誦故事一遍,分段欣賞提問。

1、小鳥爲什麼往下飛?

2、先看到了誰?(教師當貓頭鷹,幼兒學說:“是你不讓我唱的嗎?”)

3、一名幼兒當小猴子,先一名當小鳥,再請集體當小鳥。

4、一名幼兒當小松鼠,2名幼兒當小鳥。

5、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喜歡小鳥?

1、教師完整朗誦,讓孩子對整個故事脈絡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瞭解,設計比較合理。

2、在邊提問的同時採用邊讓孩子逐個來扮演小動物學說句型,比只是一味枯燥地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得更讓孩子接受,有效地調動了孩子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

3、教師完整朗誦一遍,對小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要記住故事中全部的細節不太現實,在活動過程中,發現孩子對小松鼠的回答產生了歧義,教師採用直接糾正的方法,讓孩子學習對話。

4、“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喜歡小鳥?”這個問題是關鍵問題,主要引導孩子知道在“別人休息的時候的要保持安靜”,從而爲下個討論的環節做鋪墊。

1、建議在請幼兒扮演故事中小動物時,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可先教師扮演貓頭鷹,幼兒集體扮演小鳥,等孩子瞭解了故事扮演的過程後再增加難度,組織幼兒採用一對集體、一對男生/女生……最後纔是一對一,在難度上出現層層加深的特點。

2、在孩子發生歧義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直接把正確的答案告訴孩子,這樣會給孩子這樣一個感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我們的疑問都是沒有必要的,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個性發展。孩子是整個活動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孩子。我覺得可以再次播放此段,引導孩子重點傾聽小松鼠和小鳥的對話,既可以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的習慣,也使幼兒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三、結合實際,經驗遷移。

組織幼兒討論:我們什麼時候要保持安靜?

播放圖片,一起討論圖片的內容。

提問:1、當別人在XX時,應注意什麼?

2、如果其他小朋友在說話,你該怎麼辦呢?

1、在活動中發現孩子已能順利地進行經驗遷移,但幼兒的思維似乎被這個活動的內容所侷限了,發現很多幼兒的回答都只有一個“別人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當孩子思維被侷限的時候,教師採用播放圖片的方式,引領幼兒討論這種情況下我們應不應該保持安靜,激發了幼兒討論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孩子把生活中具體情景和剛學的經驗進行了很完美的融合。

2、不僅在討論中讓孩子知道在一定的場合要保持安靜,完成了目標二,而且還讓孩子討論“我們如果其他小朋友在說話,你該怎麼辦呢?”從意識層面上升到行動層面,幫助孩子這樣將自己學到的東西進行運用。雖然,對小班的孩子來說,讓他去管理別人難度很大,但我們可以先給他們適當灌輸一些如何做的方法還是很有必要的,並可以鼓勵他們試着在以後的生活中去這樣做。

1、過程中有一名幼兒話還沒說完,教師急着幫孩子接下去。建議應尊重孩子的回答,不應打斷孩子的發言,及時孩子的回答跟前幾個孩子類似,也要讓他把話說完,直接打斷會給孩子這樣一個想法:我的回答是不重要的,老師不喜歡聽。這樣不利於幼兒今後積極的舉手發言。或許孩子接下去要說的是一個新的想法,被教師無情地扼殺了。

2、教師採用圖片播放的方式,組織幼兒結合平時生活情景,討論問題。使幼兒感覺很親切、很熟悉,一下子開啟了孩子的思維,讓幼兒發現不僅是別人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當別人在安靜、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同樣也要保持安靜。

四、師幼共同跳舞,結束活動。

此環節和第一環節首尾呼應,動靜交替。

但讓孩子一起在音樂聲中唱着已學過的歌曲結束,除了活躍氣氛之外,讓我想到真正的教育價值在哪裏?仔細一看,似乎和本事活動沒有什麼多大的關聯。建議是否可以將本次活動的內容結合起來,採用“動”的方式將活動引向高潮,引出活動延伸。如:讓我們再一起去找找生活中什麼時候我們也需要保持安靜,引導孩子仔細去觀察生活,體驗發現的樂趣。

故事: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鳥,它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鳥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小鳥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鳥,請你不要唱了。”小鳥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鳥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鳥又往下飛,看見小蝴蝶問:“小蝴蝶,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蝴蝶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鳥奇怪地問:“爲什麼呢?”

小蝴蝶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鳥飛到樹底下。呀!大樹下一隻小花狗正在睡覺呢。

小鳥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小花狗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小班教案 篇7

一、目標:

1、能觀察、瞭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有喜歡小兔子、關心秒度 動物的情感。

3、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二、準備

兔子一隻,草、白菜、胡蘿蔔若干

三、過程

1、引發觀察興趣:以歡迎小客人的形式抱出小兔子。

2、觀察小兔子

——兔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有順序的觀察兔子的頭部(長耳朵、三瓣嘴)身體(橢圓形、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尾巴(短短的)

——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啊?我們來學一學好嗎?

3、抱抱小兔子

——那你喜歡小兔子嗎?我們來輕輕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嗎?

——小兔子全身長滿了什麼?(毛)

——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的?

——抱起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毛茸茸的、柔柔的、軟軟的、暖暖的)

4、喂喂小兔子

——小兔子愛吃什麼?(青菜、青草、蘿蔔)

——吃東西的時候它的嘴巴是怎麼動的?

5、結束部分:

——那我們一起喂喂小兔子好嗎?

帶着兔子和孩子們一起散步。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畫面,在說說講講中理解故事的內容。

2.透過遊戲活動,感受藍、黃色彩交融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白板、電腦、藍、黃顏料、操作杯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介紹故事的前半段。

(1)提問:看看,這是誰?是什麼顏色的?

(2)介紹小藍一家。提問: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爲什麼?

(3)認識小藍的朋友:紅、橙、紫、粉紅、咖啡

(4)介紹小藍最好的朋友——小黃。從躲貓貓遊戲中找出好朋友。

(5)提問:小黃和小藍,緊緊的抱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第一次玩色遊戲,探索藍色和黃色交融發生的變化。

三、播放課件,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後半段。

(1)提問:你們想不想知道故事裏的小藍和小黃變成什麼了?

(2)後來發生什麼事情了?他們會回誰的家呢?

(3)爸爸媽媽都不認識它們了,怎麼辦?

(4)師講述:現在小藍一家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可是街對面的黃爸爸,黃媽媽還在着急呢,你們願意把這個祕密告訴它們嗎?

四、引導幼兒發現紅黃、紅藍顏色交融的祕密。

(1)師講述:黃爸爸,黃媽媽,這下可放心啦。他們高興地互相擁抱。孩子們也開心極啦,我抱抱你,你抱抱我。

(2)觀察並發現:小藍和小紅抱在一起變成小紫啦,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小橙了,好神奇呀,我們回去試試吧!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應該自己動手吃飯的道理。

2、知道小手的用處很大,嘗試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流眼淚的小河馬、小青蛙立體圖各一張;

2、《不愛用手的小河馬》課件;

3、創設(河馬的家):小碗和小勺子、豆子等讓幼兒爲瓶子寶寶餵飯等;準備橘子等;讓幼兒學會剝各種食物的外殼;讓幼兒學習係扣子的飛碟;小珠子、細線,讓幼兒穿項鍊。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今天林老師跟你們上課高興嗎?老師今天帶了一位小客人,看看他是誰呢?(同時出示流眼淚的小河馬)

2、呀!小河馬他哭了,爲什麼呢?教師做傾聽小河馬講話的樣子。(小朋友們自由回答,老師總結)

二、教師利用立體圖片講故事第一遍,邊講邊提問問題。

1、小河馬爲什麼哭呀?(小河馬自己不會吃飯,總要媽媽喂。)

2、誰來幫助小河馬的?(青蛙出來幫助小河馬。)

3、他是怎麼幫助小河馬的?(青蛙用自己的小勺子喂小河馬吃飯。)

4、有了小青蛙的幫助,爲什麼小河馬還是哭個不停呢?(青蛙用的勺子太小了,小河馬吃不飽)

5、最後用了什麼辦法小河馬纔不哭的?(小河馬自己動手吃飯,很快就吃飽了)

6、再結合課件完整講(幼兒教育)故事一遍,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習慣。

三、討論。

1、現在小河馬在小青蛙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用手拿勺子吃飯了那小朋友會不會自己吃飯呢?

2、自己動手吃飯應該怎樣拿勺吃飯呢?找個別孩子試試,其他孩子學吃飯的樣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

3、我們的小手除了可以拿碗拿勺子還可以幹什麼呢?(電話鈴聲響了)創設情境:老師接電話:“喂,河馬媽媽呀,哦,啊,哦,好的。馬上就到”。“小朋友們,河馬媽媽邀請我們去它家做客,它已經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請小朋友也學小青蛙的樣子教教小河馬用小手做其它的事情好嗎?我們帶上小河馬跟着老師出發吧!”

小朋友進入河馬的家,每人選一件物品,進行動手操作,老師適當指導並且提出:“小朋友,你教小河馬做什麼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幹,在河馬家玩的開心吧,現在請大家和小河馬再見吧!我們下次再來玩了”“河馬再見!”揮揮手,小朋友一起離開河馬的家,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繼續將河馬家的操作材料投放在區域中,方便小朋友在日常活動中操作,進一步培養幼兒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反思】

在《不愛用手的小河馬》這個語言活動中,我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兩個: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小手的用處很大,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在活動中,我發現有好多孩子其實早就懂這個道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也願意自己做。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他們根本沒機會做自己的事情,並不是他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幫忙,而是大人們閒得無聊或怕這怕那,所以都搶着替孩子做了好多事情,使好多孩子失去了自己鍛鍊、練習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慢慢地變得不願意自己做事了,乾脆依賴大人了。因此,作爲幼兒園的老師,需要經常和家長溝通,互相瞭解,共同探討,只有達到了教育上的一致性,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標籤:小班 教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