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口遷移》教案

《人口遷移》教案1

一、教學目標

《人口遷移》教案

(一)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

②探究人口遷移的特點,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確認識人口遷移客觀存在及其正、負影響。

④透過有關人口移動的討論,學會全面地、客觀地分析某一具體的人口遷移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分析人口遷移與人口移動兩概念的關係,明確不同地理概念的區別與聯繫,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②透過剖析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使學生學會正確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

③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團結協作,大膽表達、交流,發展學生學會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人口遷移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科學的理念、發展的觀點看待生活。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學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和環境觀。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人口遷移的地理範圍(國際、國內)。

2..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及其變化。

(二)教學難點

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和流向,嘗試分析時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論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及其變化。

三、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播放錄像,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我國“民工潮”和“春運”的畫面,人口的大量移動。

承轉過渡:這些人的移動是人口流動,還是人口遷移呢?什麼是人口遷移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6正文第二段並思考這兩個問題。

第二階段:出示問題“什麼是人口遷移“,引導、組織學生思考。

①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人口自然增長是人口變動的一個方面,人口遷移是人口變動的另一個方面。人口遷移是人口移動的一種形式,是人們變更定居地的空間流動行爲。

②教師展示問題:人口遷移可以分爲哪幾類呢?在學生討論、回答基礎上,教師歸納。

◆根據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可以分爲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

◆按人口遷移的方向分類,可以分爲農村到城市,城市到農村,農村到農村,城市到城市。

◆“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

◆按人口遷移方式分類,可以分自發性與計劃性。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教材17頁“活動題”。

學生回答後,教師展示正確答案,並就學生的難題進行分析。

第三階段:投影展示:課本插圖1--9“近現代世界人口遷移流動路線示意”學生討論:近現代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遷移的原因?

根據學生的討論,轉折進入下一個問題的學習。

投影展示:“人口遷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圖。

第四階段:出示問題“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師歸納總結: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氣候、地形、土壤、環境、自然災害。

2.經濟因素:城市化的推進、大型建設項目的佈局、區域的大規模開發。

3.政治因素:政策、戰爭、政治中心的改變。

4.社會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宗教信仰。

《人口遷移》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歷史上、建國後、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特點及其原因,並預測其發展趨勢。

2.學會因時因地比較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的特徵,併科學地預測。

【教學重點】

中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教學過程】

本節主要討論我國的人口遷移的一些基本情況,是在上一節的基礎上展開的。

一、歷史上我國的人口遷移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佈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佈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曆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曆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二、新中國成立後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遷移

這一時期,由於實行計劃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表現爲:規模小,頻率低,受國家政策影響。

從遷移方向上看:我國人口淨遷出地區有: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遷入與遷出持平的地區是西藏;其餘地區爲人口淨遷入地區。

這一時期的人口遷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安置失業人員和閒散勞動力的人口遷移;

(2)支援新開發工業基地建設的人口遷移;

(3)移民墾荒支援邊疆建設農林牧業新基地的人口遷移;

(4)高等學校搬遷、招生和分配的人口遷移;

(5)新修水利和水庫庫區移民而引起的人口遷移;

(6)壓縮城市人口規模而引起的人口遷移;

(7)少量的自發遷移。

三、80年代中期以來的人口遷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遷移日趨活躍,其特點主要表現爲: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屬自發流動。

從流動方向上看:一是從農村到城市;二是從內地省、自治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

這一時期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自發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務工和經商。同時,因學習、培訓和分配工作的遷移人數也逐步增多。在這一時期變化較大的還有一點:原先有些人口遷移的淨遷出地區,開始變爲淨遷入地區,如上海市。

【課堂小結】

要求學生對我國的人口遷移情況有所瞭解,瞭解其主要特點及原因。

【板書設計】:

第六節 中國人口遷移

一、歷史上我國的人口遷移

遷移方向:由北向南。

遷移原因: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

特點:規模小,頻率低。

三、80年代中期以來的人口遷移

特點:流動人口增加。

方向:農村→城市,內地→沿海。

目的:務工、經商、學習、培訓。

標籤:教案 人口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