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事物的發展是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教案

【教學目的】(一)知識目標:1、量變、質變的含義

事物的發展是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教案

2、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3、以正反兩方面的實例,說明爲什麼要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進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二)能力目標:本框題的教學,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理論的能力爲主,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善於聯繫、聯想的思考能力。

(三)德育目標: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分析問題爲下一框題進行正確的方法論、人生觀的教學奠定理論基礎

【重點和難點】1、量變和質變的概念

2、量變和質變的辯正關係

3、量變和質變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過程】

匯入:傳說,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發明人的胃口並不大,他只要求國王在棋盤的第一格放一粒麥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這樣每格內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盤的64格放滿就行了。國王聽完後便欣然答應。誰料還沒放到第二十格麥子就已經空空如也。國王很快就看出來,即便把全印度的麥子都給他,也實現不了他的諾言!

我們來計算一下,這位發明者所要的麥子究竟有多少:

1+2+22+33+44+……262+263

在數學上這叫幾何級數,計算的結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

這個數字的麥粒,大約是四百多萬億斤,相當於全世界兩千年生產的全部小麥!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聰明的國王犯了一個大錯誤:忽視了量變,不懂得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在看來似乎微不足道的數字面前吃了大虧。所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唯物辯證法的第一大規律,質量互變規律。

講授:一、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同學們一定看到過莊稼生長的情形,如果你蹲在旁邊觀察它一天,你根本就發現不了它在生長,甚至第二天,第三天你去看,還是沒有絲毫變化,那麼它是不是真的停止了生長呢?答案當然不是,其實它無時無刻不在生長,只是很不明顯,不容易被我們發覺罷了。這種變化就是量變。

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叫做量變。

那麼什麼是質變呢?

如果你兩個月後從旁邊走過,你會發現過去綠油油的禾苗現在已金黃的一片,顯現出一派豐收景象,即將收割了,這種變化是根本的明顯的,就是質變。

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叫質變。

區別量變的質變的根本標誌。

量變和質變具有不同的特點,區別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誌在於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範圍,在度的範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範圍的變化是質變。

例如:P60

二、量變的質變是辯證統一的。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既有量變,又有質變,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

1、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古代有一幅對聯:“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似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冰凍三尺非一日這寒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任何事物的量變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突破事物存在的度,引起事物的質變。

量變引起質變的一種情況是事物數量的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起質變。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量變引起質變的另一種情形是事物在總體上數量不變,只是由於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

例如:金剛石、石墨 音樂符號1、2、3、4、5、6、7

3、質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併爲新的量變開拓道路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但是,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等於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事物就是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這樣的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進階,由簡單到複雜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

三、質變和量變的方法論意義。

1、要重視量的積累--“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愚公移山”

2、要不失時機促進飛躍

1、 要掌握適度原則

小結:略

材料一:要不失時機促成飛躍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1949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材料二:要掌握適度原則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傑米揚的湯》說的是熱情好客的主人傑米揚用鮮美的魚湯教待客人,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請客人喝,沒有停止,最後客人忍無可忍,紛紛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門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辦任何事情都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鮮美的魚湯無疑是待客佳品,但過了量,就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