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泰山日出(北師大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整體感知課文。 

2、精研課文,體會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詞采的華燦以及作者詩化靈動的文辭。 

3、 理解、體驗作者於字裏行間浸透的一種給人以新的、生機的神祕的美的享受。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文章的精彩詞句,比較劉白羽的《泰山日出》。 

2、難點:文章所浸透的詩化的靈動的美。 

 

教學過程:

一、匯入:上節課我們隨着劉白羽先生在飛機上看了一次雄偉瑰麗的日出景象,今天,我們在隨着徐志摩去泰山頂上看日出。

1、作者簡介: 

徐志摩 (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雲中鶴、詩哲等。浙江海寧人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 《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 《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 ,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 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爲《徐志摩文集》 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 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 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2、 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飽飫(yù)    無饜(yàn )    醒豁(huò)    厚毳(cuì)            霧靄(ǎi)    溟濛(míng)   颯颯(sà)    祈禱(qídǎo)             層累(lěi)   蜿蜒(wānyán)  馳騁(chíchěng) 濤瀾(lán)四隅(yú)  浮礁(jiāo)  海句力士(gōu)    無垠(yín)橫亙(gèn)  消翳(yì) 

 

3、品讀課文,學生齊讀

互動1:同樣是描寫日出,試比較劉白羽與徐志摩所描寫旭日初昇那一刻的句子,指出兩人所描寫的最生動之處。

 

明確:劉白羽:見課本第4頁。 

好處1:太陽本來是有固定形狀的,劉卻以液態(沸騰)來形容,顯得特別新穎,劉白羽式的創造。  

好處2:劉白羽選擇了一系列富於動感和力度的動詞來表現日出的強大力量(矗起、閃、拋濺、上衝、迸射、衝破、飛躍等)動感力度較強的詞表現日出一剎那的巨大氣勢和力量,極其雄壯、瑰麗、真的是氣象萬千。 

好處3:“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這裏夾雜了作者獨特的感受,晨光與黑夜的交替是即將過去的世界與即將到來的世界的交替,這裏作者聯想到的是新中國的瑰麗景象,同時雙關。 

徐志摩:見課本第10頁。 

好處:傳神地刻畫了對日出的企盼、渴望,對初升之時跳動狀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者在呼喚,在催促,在目不轉睛地注視,在協助太陽完成這一偉大的誕生。 

說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出屠格涅夫關於日出的精采描寫,比較三者之間的精妙所在。 

屠格涅夫:見課本第2頁。 

好處:此比喻句把對耀眼亮色(光線)的敏銳,精緻的感受描寫了出來(色彩描繪的很精緻);另外在情緒上將作者的主觀感受與客觀自然巧妙契合,光柱的跳躍,旭日初昇的清麗,清晨的寧靜化作了“肅穆的歡悅”。傳神,精緻。  

互動2:認真品讀全文我們會發現本文並沒有完全寫日出的景象,它其實是表現作者對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哪些描寫表現了這種渴望? 

 

明確:見課本第9第10頁 ①②③④⑤⑥ 

在文中光明是雙關語,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社會的光明。光明(即東方)在文中反覆出現,特別是字裏行間洋溢的熱烈情感,使人感到這一不僅僅是自然意義的光明。作者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並不消極頹廢,而是積極地呼喚迎接光明的到來。文章中如“光明”“復活”“海句力士”等等都是在表現“五四”精神。作者誇張的歡樂就是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歡呼和禮讚。文章中的悲喜交互,也表明光明來之不易,它經歷了漫長黑夜的沉睡(痛苦、屈辱的等待)衝破了重重的障礙,也得以覺醒,這艱難的獲得讓作者悲喜交互。

 

互動3:本文作者除了對日出進行了精彩的描寫,還着重寫了日出前的雲海,結合“閱讀練習探究”第二題,說說幾位作家對雲海描寫的精妙之處。 

明確:見課本第8、9、11頁 

      海涅:比作洪水氾濫的平原中露出的乾的土壤。 

      姚鼐:比作數十立的樗蒲。 

      徐志摩:日出前:綿羊(溫順、恬靜) 

              日出後:獸形波瀾(靈動、活潑、生機無限) 

互動4: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情動人外,文章華麗的詞藻,優美的語言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品味文中節奏感強,意蘊豐富的句子。

 

明確:見課後題“詞語品味積累”。 

      文章語言:1)新穎的搭配(生動、傳神) 

                2)根據字義臨時造詞(新鮮、典雅) 

互動5:比較劉白羽和徐志摩寫法的異同. 

明確:劉白羽:把景象寫透了,才激動起來,慢慢誘導讀者激動,避免讀者跟不上趟而無動於衷(層層烘托、步步蓄勢,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後,終於推出了雄偉無比的高空奇景) 

徐志摩:很善於調動讀者情緒和作者同步發展,循序漸進。徐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情緒來得很快,很突然,引起讀者的驚異,以戲劇性的懸念,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剛開始漫不經心,懶洋洋,筆鋒一轉“果然”讀者的情緒還沒跟上“我不由得打聲狂叫”引起讀者的驚異的作者激動的景色,倒不一定一下子很驚人,很令人震撼,寫景抒情文章常用的手法,以作者的情感爲主導。 

劉白羽:1)描寫角度新 

        2)立意深遠 

        3)表現手法巧妙 

徐志摩:詞藻華麗、立意新奇、色調絢爛、富有音樂性。

 

4、小結全文: 

   文章透過詩話的語言,神奇的想象,將個人的內心靈思和對風景的體驗幻作祝禱的巨人,熱情的讚頌了他對東方文明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