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關於春天的教案(通用5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班關於春天的教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關於春天的教案(通用5篇)

中班春天的教案1

一、課題

中班音樂:《春天沙沙》(幼教、中班下學期)

二、教材簡解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三、目標預設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習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四、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編歌曲。

五、設計理念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透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爲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六、設計思路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透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它帶來了許多它的好夥伴,就連小雨也迫不及待的唱起了歌,你們聽……

第一環節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爲下面創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課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

師:剛纔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麼?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2、再次欣賞

師:下了春雨後,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裏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活潑優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學唱歌曲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 )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爲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爲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歌詞。同時,也爲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

(四)體驗感受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麼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節是體驗感受,透過用活潑優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爲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爲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中班春天的教案2

活動目的:

1、用不同的花瓣形狀、顏色和數量畫出各種花朵。

2、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提高幼兒的作畫能力。

活動準備;

範例、筆、紙

活動過程:

1、傳說天上有位美麗的春姑娘,黑頭髮,圓腦袋,穿着漂亮的衣服,隨着微風飄呀飄,她飄到哪裏,哪裏就會變得美麗,因爲她有一條奇妙的裙子。

2、春姑娘的裙子和我們的裙子有什麼不同?她有一條用什麼做的裙子呢?

3、春姑娘穿着奇妙的裙子,飄呀飄,把嫩綠的小草和五彩的花朵送到大地的每個角落,讓世界更美麗。

一、示範與討論

1、提示畫人物的順序:先畫基本部分(頭、身體、手臂),再畫主要特徵(五官),即先畫大,再畫小,畫人物面部時,從上向下畫:頭髮、眉、眼、耳、鼻、嘴。注意不遺漏。

2、請幼兒嘗試示範畫隨風飄的柳條裙,飄得遠,不折斷。

3、進一步觀賞作品,找一找不同大小的花蕊,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花瓣,數一數花朵上花瓣的多少。

二、創作要求

請春姑娘飛來幼兒園。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確定春姑娘的位置,提示幼兒畫在紙的上方。

2、按自己的想象,爲春姑娘穿上美麗的柳條裙,並注意用彎曲的線條表現飄動。

3、鼓勵幼兒不斷變化花朵造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中班春天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吹點的樹木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景。

2、培養幼兒瞭解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有關春天樹木的圖片)。

2、各種顏料、紙、調色盤。

3、配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

老師:“看,誰來了?”“春姑娘來了。春姑娘帶來了什麼禮物呀?”讓幼兒自由回答。

二、觀看課件。

1.播放flash——桃樹、杏樹

讓幼兒觀看樹幹、樹枝、花的顏色。

2.播放flash——柳樹。

讓幼兒觀看樹幹、樹枝、樹葉。

3.播放flash-——迎春花。

讓幼兒觀看樹幹、樹枝、花。

4.播放flash——丁香花。

讓幼兒觀看樹幹、樹枝、花。

三、進行繪畫

1、看範畫:有關柳樹、迎春花、桃樹的範畫。

2、教師示範:在紙上滴幾滴赭石色,用嘴吹成樹的樣子,等晾乾後,再給樹穿上不同的衣裳。變成桃樹、柳樹、迎春花。

3、幼兒作畫:分三組讓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重點:樹的方向性、點花葉技巧。

4、將幼兒的作品貼出展覽。

中班春天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根據詩歌《春天的祕密》讓幼兒以繪畫的形式想象表達出春天的景象。

2、繪畫時注意顏色搭配塗色要均勻。

3、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熟悉詩歌《春天的祕密》(知識經驗)

2、材料:彩筆、拉比、大圖畫紙6張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語言課上學的詩歌《春天的祕密》朗誦一下,從中引導幼兒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問:

(1)“你們先閉上眼睛想一想詩歌中都說到了哪些春天的祕密

(2)啓發幼兒想一想還有哪些是春天的祕密?(小燕子、小草、小動物)

3.討論畫春天的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4.分組討論設計本組繪畫內容進行分工(誰畫什麼自己要說出來,最好不與別人重複)商量時小聲點,不要把自己的內容讓別人聽到,要不然就不是祕密了。

5.幼兒分組開始畫,每名幼兒都要參與,一個一個的畫,畫好了的'就可以塗色。

6.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將各組內容要保密,每組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特點,以免重複,可以提一些建議。

7.啓發引導幼兒想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畫成爲祕密?

延伸活動:裝訂好幼兒的作品放到表演區編故事

評析:

幼兒在以往的繪畫中都是自己畫自己的,這次不同的是分小組創作,集體圍繞一個主題來設計,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更增添了孩子們繪畫的興趣及創作的慾望。如:謝辰她們組:謝辰、紫薇畫畫比較好,謝辰畫了一棵開滿桃花的桃樹,紫薇畫了2只小鳥和3只蝴蝶,張良畫的花,張煒玉畫的太陽,柯慶才畫的大柳樹,底色爲粉色,顯得畫面乾淨清新,很有特點。每副作品都體現了孩子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塗底色,一起選顏色,互相指導,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爲最好的。最後一項怎樣使大家的作品成爲祕密,孩子們想了許多的辦法。如:用布蓋上;放在窗簾後面;反過來擺放等。最後大家一致認可的是劉金鑫的辦法:在上面蓋一層紙,上面寫上“春天的祕密”。經過大家同意後,我將整個作品整理完成,幼兒看了很高興,使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不足:幼兒提出用別的方法來表現春天,沒有實踐。

原因:事先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這學期一直在繪畫上下功夫,只想讓幼兒透過繪畫方式來完成。

措施:在活動區爲幼兒提供多種材料,透過各種技能,讓幼兒任意創作,使孩子們感到活動還沒有結束。

中班春天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感知春天的景象,知道春天來時花、草、樹、木、小動物、河水的變化

2.喜歡觀察,有好奇心和探索春天變化的慾望。

3.能夠透過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找到的春天。

教學活動:

一、透過談話活動匯入,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溫暖氣息。

1.提問:

(1)現在是什麼季節呀?

(2)春天的天氣怎麼樣?和冬天的天氣有什麼不一樣?

2.組織幼兒討論回答。

3.師:春天的太陽和風吹在我們的身上很溫和,舒服,暖洋洋的。

4.組織幼兒學說溫和、舒服、暖洋洋等形容詞,感受春天的溫暖。

二、結合調查表,感知春天相關事物、景色的變化。

1.師:春天非常的美麗,很多人都喜歡春天。那春天到了,我們周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結合調查表,說說自己發現春天的變化。

3.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調查表。

4.組織幼兒互相交換調查表分享。

5.教師結合對應的圖片,小結:春天花草樹木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樹葉、小草的顏色變綠了;許多漂亮的小花也都開放了,有迎春花、蝴蝶花等;河水也融化了;小動物們也都到戶外遊戲了;還有蝴蝶、蜜蜂忙着採蜜等。

三、參與戶外活動,尋找美麗的春天,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眼中美麗的春天。

1.提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爲什麼?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說說對春天的感受。

3.師:那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戶外尋找美麗的春天呢?

4.組織幼兒來到戶外,感受美麗的春天,將幼兒外出尋找春天的過程中拍下來,回教室和幼兒一起分享。

5.回教室後,請幼兒透過繪畫的方式將美麗的春天繪畫出來。

6.組織幼兒繪畫美麗的春天,教師巡迴指導幫助。

7.請幼兒互相分享、介紹自己繪畫的美麗的春天。

標籤:教案 通用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