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科學教案保護牙齒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有關保護牙齒的科學教案,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大班科學教案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瞭解牙齒的作用,要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3、瞭解換牙常識,學會保護恆牙。

【活動準備】

1、齲齒形成的教學掛圖一幅。

2、保護牙齒的`教學掛圖。

3、事先提前兩天與幼兒找幾個蛋殼,洗淨後把每個蛋殼的一半浸醋裏。

4、每人一面小鏡子。

5、每人一塊餅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

附:謎語《牙齒》

健康衛士穿白衣,上下兩排真整齊,

口中飯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二、基本部分:

1、師:“請小朋友先說一說牙齒有什麼作用?” (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對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

2、請小朋友每人吃一塊餅乾,透過嘗一嘗餅乾讓幼兒體會牙齒的作用。

3、師?“剛纔小朋友吃過餅乾,請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縫裏多了什麼?”(殘渣、碎屑)“如果不弄掉會使牙齒變得怎樣?”

4、出示小實驗,請幼兒觀察,撈出浸在醋裏的蛋殼,請幼兒看看、捏捏、說說蛋殼有什麼變化?並比較浸在醋裏的蛋殼與沒浸過醋的蛋殼有什麼不同?(浸過醋的蛋殼變黑、變軟了)並討論:蛋殼爲什麼會變黑、變軟了?

教師小結:醋是酸的,醋會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就會變黑、變軟了。

5、找齲齒:請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有沒有長齲齒?

6、討論:

(1)、啓發幼兒討論爲什麼會長齲齒?

(2)、重點請長了齲齒的小朋友說一說長了齲齒後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又是怎樣治療的?

教師利用教學掛圖向幼兒講解齲齒形成的過程。

7、教師結合教學掛圖小結:食物吃到嘴裏後,會有殘渣留在牙縫裏,嘴裏唾液中有一種酶會使食物殘渣變酸,日子久了,這些酸會使食物殘渣腐蝕蛋殼一樣,使我們牙齒表面的鈣被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發生齲洞,變成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長了齲齒以後會牙疼,還要請牙科醫生給你治療,所以請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8、讓幼兒討論:如何預防齲齒。

9、鞏固練習,出示保護牙齒的教學掛圖。

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保護牙齒的?

10、教師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欣賞兒歌:刷牙歌。

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保護牙齒的方法,教師進行補充。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保護牙齒的有關知識:第一,當牙齒活動時,不要用手去搖它,這樣會影響恆牙的萌出,並容易引起感染髮炎,要讓它自己脫落。第二,當新牙快長出時,不要用舌頭去舔它,這樣會使牙齒長的不整齊。第三,當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從旁邊長出來,或者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時間,還沒長出新牙,應當讓爸爸媽媽帶到醫院請醫生看一看。第四,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多吃糖果,不挑食,多吃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

四、活動延伸。

1、與家長配合,請他們提醒幼兒堅持每天早、晚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2、引導幼兒開展“比比誰的牙齒好”活動。(利用小朋友在幼兒園吃點,教師提醒幼兒吃完點後要漱口,保持口腔衛生,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