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推薦】中班教案彙總6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中班教案彙總6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枯燥的,爲了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我設計這堂以遊

戲爲主的課,並透過對實物的觀察,讓幼兒瞭解數字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以激發幼兒在生活中觀察數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

“你們看每個格子裏都躲着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着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小?(9最大,0最小)”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

“剛纔小朋友真能幹,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麼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標,問幼兒像什麼?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

“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裏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

“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麼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後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曆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玩一玩,體驗數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師把數字用一種畫畫的方式畫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

2.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小雞)找找小雞身上有數字嗎?看3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們再來看一個,這次數字娃娃多起來了,小朋友仔細找找。

3.用數字來畫畫竟然能畫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

4.老師也用這些數字寶寶畫了一幅畫,不過,我每個數字只用了一次。5老師剛剛給小朋友看了這麼多由數字畫出來的畫,你們喜歡吧?

6.小朋友們下課後你們自己也動手用這些有趣的數字寶寶來畫一幅畫好嗎?

中班教案 篇2

1、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

2、理解詞語: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3、願意大聲地在集體中發言。

教學準備:

1、課件《小青蛙聽故事》。

2、電視機、電腦。

教學重點與難點:透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景表演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2、小青蛙這下會怎麼辦呢?我們來繼續往下聽。(播放課件,講述後半部分故事)

3、完整講述第二遍故事後提問:故事裏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1、認真觀看課件,傾聽故事內容。

2、積極動腦,大膽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透過觀察課件的畫面、傾聽老師的講述,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理解故事中的詞和句。

1、分段演示課件,再次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觀看課件,整體欣賞故事,並在老師的講解下初步理解夜、安安靜靜等字詞的含義。

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並豐富相關字詞。

三、引導幼兒邊講故事邊表演。這個故事好聽嗎?我們一起來講講故事,表演表演,好嗎?

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並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

透過幼兒自身的講述、表演,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提高對立體紙貼畫的興趣。

2、發展空間方位知覺,學習合理佈局,將各種顏色魚鱗連在一起的技

能。

活動準備

1、貼滿彩色魚鱗的漂亮的小魚;

2、畫好魚身的紙,五顏六色的紙條,蠟筆、膠棒、廢報紙。

活動過程:1、教師將做好的小魚貼在皮筋上套在大板上,拉動皮筋讓小魚游出來,

激發幼兒興趣。

2、請幼兒觀察魚鱗是怎樣製作的?

3、讓幼兒試着製作魚鱗貼在前面的大板上,注意短邊對短邊。

4、幼兒操作,魚鱗製作要細心,每一片魚鱗間要留些距離。

5、貼完之後用油畫棒塗上顏色。

6、完成畫的幼兒教師帶到一邊玩撈魚的遊戲,沒有完成作品的幼兒繼續

完成。

7、作品完成教師給予講評。

活動評析:這節課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培養並提高了動手能力,發展空間方位知覺,幼兒興趣很高,能認真仔細的貼每一片魚鱗,魚鱗顏色搭配鮮豔,很好地完成作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創造性的與影子做遊戲,體驗遊戲樂趣。

2.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根據天氣情況在戶外隨時讓幼兒觀察在不同時段影子的變化。

2.選擇陽光明媚的天氣開展活動。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空地上,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並看看周圍的東西是不是都有影子。

2.請幼兒變換動作,並觀察影子的變化。蹲下來,影子變短了,變成了小矮人。將手平舉,影子多了翅膀,變成了小飛機(小鳥或蝴蝶)。把手放在頭上,影子裏多了兩個大耳朵,變成一隻小兔子。用單腳站立,變成了金雞獨立。

3.請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影子變變變”遊戲,看看哪組幼兒變出來的影子形象有趣。

4.在地上用粉筆畫一個大圈圈當作基地,玩“踩影子”遊戲。

(1)教師先和2~3位幼兒一起在圓圈裏比賽,看誰先踩到別人的影子。

(2)幼兒分組進行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被踩到影子的幼兒站到圈外,與其他幼兒更換角色繼續開展遊戲。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畫出物體或他人的影子,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故事《醒來了》是一篇具有兒童情趣,把故事中的小動物擬人化了的童話故事,故事重點透過小動物之間親切的問候、對話,互相傳遞春天到來的資訊,讓幼兒瞭解春天來了大自然裏小動物和季節變化的關係,幼兒透過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激發了他們瞭解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活動目標:

1、能記住故事的主要角色與主要情節。

2、透過學說小動物之間的重點對話,培養幼兒連貫表達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春天裏的小動物的喜愛和好奇,萌發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豐富有關動物冬眠的常識.

2、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以課件中 “春姑娘”請幼兒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活動主題:

匯入語: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周圍都發生了那些變化?今天我們請來了春姑娘,她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個小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謎語:一把刀,水中漂,只有眼睛沒有毛。 是什麼?(魚)

小時穿黑衣,長大穿綠袍,水裏過日子,岸上來睡覺。是什麼?(青蛙)

日日夜夜忙不休,飛來飛去花叢中,採下糧食好過冬。是什麼?(蜜蜂)

(點評:結合多媒體課件透過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主題,這種新的嘗試,打破了以往用圖片、談話等引出活動主題的方式,而是以動態的畫面、小動物的聲音再現等,讓小朋友來猜謎語,目的是調動幼兒思維的專注性,這種專注,能吸引幼兒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活動的下一個環節當中,爲理解故事情節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

提問:

(1)故事裏的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

(2)冬天它們到哪裏去了.

(點評:此環節讓幼兒在完整欣賞故事後,教師設計了兩個具有開放性的提問,幼兒可以根據所聽故事的內容進行回答,也可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爲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記住了故事中的重點角色,爲後面學說對話做了準備。)

3、結合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課件第一段後,提問:小魚和小青蛙互相見面後的心情是怎樣的?它們都說了些什麼?

(2)欣賞課件第二段後,提問:小青蛙和小魚冬天都發生了什麼。

中班教案 篇6

重點領域:科學、社會

活動方式:小組

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泥土的淨化及環保作用,培養保護、愛惜泥土資源的意識。

2、 鼓勵幼兒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將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3、 能積極參與,培養幼兒勇於探索的精神。

活動重點:能主動探索,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把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使用多層材料、多種方法把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活動準備:

1、 兩週前和孩子們一起到廚房、幼兒園裏收集果皮、青菜、各種碎石塊等廢物埋在土裏,並組織談話:請孩子們預測這些東西會發生什麼變化。

2、 濾水材料:小毛巾、棉花、海綿、窗砂紙、過濾紙等。

3、 濾水用具:漏斗、透明塑料盒、小水杯(人手一份)

4、 清水若干盆(兩到三個幼兒一盆)、玩沙的小鏟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 組織幼兒到戶外,並安定幼兒情緒。

師:我們和泥寶寶做朋友好長時間了,我們知道了泥寶寶的本領很大。今天老師又要帶你們一起來和泥寶寶作遊戲了。

二、 幼兒觀察泥土中的填埋物的變化並進行討論。

1、 師:上次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收集了幼兒園裏的垃圾,把他埋在泥寶寶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東西都變怎樣了?

提出要求:A、不要把泥土揚起。B、使用鏟子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搓到別人。

(幼兒觀察討論,這些東西都哪去了?接觸新詞“腐爛”)

2、 師簡單小結:是的泥寶寶有許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又知道了他的另一個本領——能淨化環境,是環保的好幫手。把菜葉、蘋果皮橘子皮等垃圾埋在土裏經過一段時間會慢慢的腐爛,最後變成泥土的營養,可以使花和樹長的更好。所以我們要珍惜和愛護這些泥寶寶。

三、 幼兒探索尋找泥寶寶的方法。

1、 師:——哎呀,看泥寶寶也有調皮的時候他把我們的小手和鏟子都弄髒了,現在請誰來幫忙呢?(引導幼兒想到用水洗)

——看看水怎麼了?調皮的泥寶寶把水弄髒了我們想想辦法把泥寶寶從水裏請回來吧?

2、 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可以將泥土從水中變回來,師允許幼兒有不同的構想。

3、 幼兒探索嘗試: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可以試一試,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我們一起去試一試,你是用什麼方法把泥寶寶找出來的,哪種方法最好。

——幼兒第一次嘗試。

1) 提出操作要求:A 、愛惜水寶寶不要讓它流走了。B、注意衛生,別把水灑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2) 師巡迴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多與他人交流(如你看看XX小朋友的方法很有趣、爲什麼你找不到泥寶寶呢?去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吧)鼓勵幼兒多嘗試幾種方法。

幼兒擦手後集中討論:你使用了什麼材料?是怎麼做的?(肯定幼兒的成績並指出幼兒中較有創意的做法,鼓勵其他幼兒也進行嘗試)

——幼兒第二次嘗試:

1) 提出活動要求:A、同樣要注意衛生。B、觀察一下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2) 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使用多層過濾和不同材料過濾的方法進行活動,並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不同的做法。(在活動中自由結束活動)

四、 延伸活動

師:猜猜看水裏還有泥寶寶嗎?我們一起把水裝到大盒子裏,帶回班上,過幾天再來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泥水投放在區角供幼兒觀察,爲下一個學習活動——沉澱埋下伏筆。)

活動研討:

1. 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學教改後,孩子的探索能力明顯增強,我們發現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總是喜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十五”課題中,我園申報的是《以區域活動爲平臺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旨在有目的的投放材料,透過跟蹤記錄和幼兒活動反饋提煉科學活動內容,以區域活動——集中科學探索活動——區域活動——集中科學探索活動……的模式,逐步提高幼兒的探究水平。結合幼兒的實際並遵循教改的初衷我們設計了這次的科學活動。透過一段時間的區域探索,幼兒對泥土的特性和作用都有了一定的瞭解。

2. 當幼兒自發想到把垃圾埋在泥土裏時,我們考慮到泥土的淨化作用對於孩子來說是較少接觸的我們應該給孩子的心靈埋下環保的種子,但同時它對於孩子的探究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又較難理解,所以我們不打算和孩子深入探究,只讓孩子感知現象同時當做是這節課的引子。

3. 在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將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幼兒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