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數學:認識“>”和“<”

活動目標:

大班數學:認識“>”和“<”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幼兒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自制幼兒作業若干份(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複習“=”

師:天氣真好,蜜蜂蝴蝶都出來做遊戲了,看,飛來了幾隻蜜蜂?我們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

師:那蝴蝶有幾隻呢?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師:5只蜜蜂和5只蝴蝶的數量一樣多,那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出示“=”)

二、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

1、師:“咦,又飛來了兩隻蜜蜂?現在蜜蜂有多少隻?那蜜蜂和蝴蝶的數量相比,誰多誰少?(蜜蜂的數量多蝴蝶數量少)那我們能用什麼符號表示呢?今天老師就教小朋友來認識一個新的符號“>”(師出示紅色的“>”)。

(師帶領幼兒讀一遍7只蜜蜂大於5只蝴蝶,7比5大。)

2、師:“誰知道7只蜜蜂大於5只蝴蝶代表什麼意思?”(7只蜜蜂比5只蝴蝶的數量多)

師:7>5,大的數字在前面,大於號的大嘴巴總是對着數字大的那頭。

3、師:“蜻蜓和瓢蟲看到我們班來了那麼多昆蟲,他們也想來湊熱鬧了,看都來了幾隻蜻蜓,幾隻瓢蟲?

師:4比5小,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新的.符號 “<”來表示(師出示綠色的“<”)

師:4只蜻蜓小於5只瓢蟲,那誰知道4只蜻蜓小於5只瓢蟲代表什麼意思?

師:4<5,小的數字在前面,小於號的小嘴巴對着小的數字那一頭。

4、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比較一下這兩個符號,他們有什麼地方是相同

的,什麼地方是不同的。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認識了兩個新的符號“>”“<”,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到底有沒有記住它們了。(師交替出示“<”和“>”)

總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而且大於號的大嘴朝前面,小於號的小嘴巴朝前面。

三、鞏固認識大於號、小於號。

1、提供數量圖片貼大於號小於號

師:現在老師就要來考考我們的小朋友們了,看誰的本領掌握的最好。

① 出示7朵小花、5片葉子。請小朋友找到跟老師一樣的圖片貼。

師:小花和葉子他們要比賽,看誰多誰少,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用“<”“>”來表示誰多誰少?

師:你用的是哪個符號?爲什麼你要用大於號(小於號)?

(請一個幼兒上臺講解自己的作業,並請幼兒自己觀察自己做得對不對,不對的立刻改正)

②出示6只蘋果、8只香蕉,同上操作。

③出示8個氣球、9個皮球,同上。

④出示9只杯子、4只碗,同上。

2、幼兒作業。

師:接下來老師還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作業,請小朋友們來完成,做完以後可以請客人老師幫你們檢查一下有沒有做錯的地方,做對的小朋友可以讓客人老師獎勵你們一朵小紅花,做錯的小朋友呢也可以請客人幫忙教你怎麼做!

標籤:數學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