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託班安全教案八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託班安全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託班安全教案八篇

託班安全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九月幼兒剛入園,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用勺,進餐過程中撒飯粒現象嚴重;洗手時有的幼兒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脫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別人幫助。在欣賞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時,孩子們說:“我的小手會穿衣。”“我的小手會洗臉。”……

孩子們有這樣的熱情和願望,但還做的不是很好。在家長的調查問卷統計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許多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代替的。我們開展“我有一雙小小手”的主題活動,使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很大,能做許多的事情,並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並且充滿激情地運用自己的巧巧手。

同時,還結合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

本次活動設計由來是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重點難點: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地點:娃娃家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透過故事匯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託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發生緊急狀況能正確地呼叫相應的應急部門。

能根據指示分類。

活動準備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若干輛、平面車庫人手一張等。

活動過程

1、打電話

——聽聲音判斷撥打應急電話。(119、110、120)

——如,幼兒聽到“着火了”,撥打119。教師出示消防車。

2、汽車進車庫

——這裏有許多車,請這些汽車送到車庫,看仔細送汽車。

(每個幼兒有三輛車,把汽車貼到相應的車裏。)

車庫如下:有兩個層次,一種是幼兒根據提示粘貼汽車,另一種是幼兒自己寫上號碼,再貼上相應的汽車。

——同伴相互檢驗。

3、遊戲:汽車進車庫規則

“警車”到三角形的停車場、救護車到圓形停車場、消防車到正方形停車場。

託班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病從口入

二、活動對象:小班幼兒(3-4歲)

三、活動目標

1.知道發黴、變質、過期的食品不能吃,會透過顏色、氣味、性狀辨認發黴、變質、過期的食品;

2.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3.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四、場景創設

1.教學課件準備

2.食物道具

五、活動開展

1.知識學習

(1)教師播放教學課件,畫面呈現:一個小朋友正準備與小夥伴一起玩遊戲,但是突然肚子很疼,在地上打滾,他的臉上出現比較痛苦的表情,手捂肚子,嘴裏說着“哎呦,哎呦,怎麼肚子好痛啊!不行,我要去上廁所啦!”

教師提問

T:哎呀!畫面中的小朋友怎麼啦?

幼兒進行猜想,討論小朋友怎麼啦?

T:小朋友爲什麼會這樣?

C:??

T:他可能吃不乾淨的東西了。

他可能吃東西時沒洗手吧。

他可能吃了放壞的東西了。

(2)教學課件呈現小朋友二次出現的畫面,痛苦的表情正在掛吊瓶。

T:小朋友,你們知道他爲什麼會肚子痛,還要掛吊瓶嗎?我們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呢?”

(3)觀看教學課件:課件內容顯示小朋友因爲沒有在吃東西前洗手並且吃掉了發黴變質的食品

教師提問:

T:他爲什麼會生病呢?

C:??

T:吃東西前沒有洗手。他吃的東西怎麼啦?

C:??

T:他吃了發黴,變質,過期的麪包。這些東西能吃嗎?爲什麼?

C:??

T:變質食物有細菌吃了會生病,有時嚴重還會中毒呢!

教師小結:畫面上的小朋友的病是因爲他不講究飲食衛生,吃東西前不洗手,吃了發黴變質的食品,吃了不乾淨或細菌超標的食品就會引起人的身體不適的。

2.體驗環節

(1)食物放大鏡:認識什麼樣的食物不能吃?

教師向幼兒展示各種食物,讓幼兒觀察食物是否新鮮或變質。(提示:展示的各種食物是幼兒生活中常見到的或是經常食用的,食物最少展示8―10種,這些食物有些是新鮮的,有些是變質的)

(2)全體總動員――學習5步洗手法

T::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吃發黴變質的食物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那麼究竟怎樣洗才能把手洗乾淨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5步洗手法。

先把雙手放在水裏浸溼。(兒歌:溼溼手)

用洗手液將手心和手背都擦遍。(兒歌:打肥皂)

搓搓手心,再搓搓手背,雙手交叉搓一搓)。(兒歌:搓搓手心,搓搓手背,雙手交叉一二三) 用清水將手上的泡泡洗乾淨。(兒歌:沖沖水,洗乾淨)

最後用乾淨的毛巾把手擦乾。(兒歌:甩甩手,擦擦乾,我的小手真乾淨)

3.測試

(1)請小朋友指出下面哪杯牛奶可以喝

A.變質的牛奶

B.未變質的牛奶

(2)請小朋友選一選下面哪個麪包不能吃?

A.有葡萄乾的麪包

B.有小黴點的麪包

(3)下面小朋友在吃食物之前的行爲中哪些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A.檢查食物有沒有黴點

B.髒手拿食物

(4)什麼是變質的食品,不能吃的食品

A.發出難聞味道的食物

B.長了小斑點的食物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的表現真不錯,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啦,小朋友們一定要記住在吃食物之前,我們要確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細地觀察一下有沒有黴點,是不是變色了,還可以用鼻子聞聞有沒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顏色和味道改變,就說明這個食物壞掉了,不能吃了。

託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不能玩大剪刀的原因。

2、初步學習沿物體的邊線剪紙。

活動準備:

1、圖片

2、故事

3、兒童剪刀人手一把,畫有裙子或汗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

2、讓幼兒說說畫面上的物體和講的事情。

3、幼兒討論:爲什麼小孩子不能玩大剪刀?

4、幼兒操作:學媽媽裁衣服。要求幼兒沿着衣服的線條剪,不用剪刀頭對着別人,注意用剪刀時的安全。

附:不玩大剪刀

媽媽用大剪刀剪花布,給點點做條揹帶褲。

點點學着媽媽的樣子,用大剪刀剪報紙。“哎喲!”點點的小手被大剪刀咬了一口,流血了。媽媽給點點包紮好傷口,還對點點說:“不玩大剪刀,要用媽媽給你的安全小剪刀。”

點點用安全小剪刀剪綵色紙,剪了一朵漂亮的窗花。

託班安全教案 篇5

1、訓練爬、跑等動作技能。

2、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遊戲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瞭解防火的相關知識,知道如何自救。

2、物質準備:地墊2組、盛滿水的塑料容器2個、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小錘子2個,鼓1個。

遊戲玩法:

把幼兒分成2組,當幼兒聽到鼓聲時,每組第一名幼兒迅速跑到毛巾處,拿起一條毛巾,跑到盛滿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溼後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墊上匍匐前進,到達終點後用錘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兒再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1、每個組員都要在聽到鼓聲後才能出發。

2、必須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墊上爬行。

延伸活動:

可在遊戲後開展真正的防火演習活動

7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防火知多少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重點:防火;難點:自救。

活動過程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

3、透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誌。

4、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着小火了怎麼辦?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間裏?公共場所着火怎麼辦?

6、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透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動延伸:認識標誌,設計標誌。讓幼兒爲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誌。

託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滑滑梯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玩的項目,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玩滑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玩的過程中總會有各種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對滑滑梯的興趣,透過社會活動《安安全全滑滑梯》教育託班幼兒,讓他們從小形成安全意識,初步培養和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瞭解滑滑梯的方法。

2.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出示滑滑梯圖片

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麼?(滑滑梯)你們喜歡玩嗎(喜歡)

2.有個小朋友對老師說,他最喜歡玩滑滑梯了,可是現在不能玩了,我們來看一下他爲什麼不能玩了。

二、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1.提問:這個小朋友怎麼了?(受傷了)

2.你們猜猜他怎麼會受傷的啊?(摔倒了)原來這個小朋友前兩天去玩滑滑梯摔倒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玩的。(看幻燈片)幼兒自由討論回答(有的從滑滑梯上走上去,有的是躺着滑下來,有的是頭先滑下來)

3.他們這樣滑滑梯對不對啊?(不對)爲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

4.那我們應該怎麼滑呢?(兩隻小手扶好兩側的扶手,要一個一個慢慢的滑),到底是不是這樣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幻燈片),看正確的玩滑滑梯,看的時候提醒幼兒正確的方法。

5.小結,玩滑滑梯的時候,手一定要扶好兩側,要一個一個小心慢慢的滑下去,如果身後還有其他的小朋友,那我們一定要排好隊,千萬不能推不能擠,要等前面的小朋友滑下去了再滑,也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

三、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圖片上的這些小朋友有沒有做對,好嗎?(好)

出示幼兒滑滑梯場景圖的幻燈,讓幼兒判斷對和錯,獎勵小紅花。

四、結束:

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安全的滑滑梯,這樣小朋友們 玩得也開心。

現在我們也去外面玩一玩滑滑梯吧,看看我們寶寶班的小朋友有沒有學會正確的玩滑滑梯

託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什麼是豬流感,瞭解其危害性。

2、懂得怎樣預防豬流感。

活動準備:

圖片,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利用投影儀請幼兒觀看圖片並提問:

1、圖片(一):圖片上有誰?他頭怎麼了?

2、 圖片(二):這個小朋友喉嚨怎麼了?

3、圖片(三):這個小朋友身體舒服嗎?從哪裏看出他很難受,他的表情怎樣?

(1)這種病叫什麼病?

教師小結什麼是豬流感。是一種由A型豬流感病毒引起的豬呼吸系統疾病,通常情況下很少感染,近年出現人感染豬流感病例。

二、瞭解豬流感的危害性。

提問:豬流感有什麼危害?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三、怎樣預防豬流感。

1、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豬流感?小結: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噴嚏後;要加強居室衛生,常開窗通風;儘量避免去人羣擁擠、通風不暢的場所;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學習兒歌《洗手五步歌》。

延伸活動:

請家長配合引導幼兒正確洗手,預防豬流感。

託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河邊危險,不在危險的地方玩。

2、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不獨自去河邊玩》及故事中的手偶和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以手偶戲的形式爲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二、表演後針對故事內容進行討論:

“故事中有誰?”

“發生了什麼事?”

“兔寶寶爲什麼會掉到河裏?”

“掉到河水裏的危險是什麼?”

三、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描述。

四、談話

1、除了不去河邊玩,能不能在馬路上玩?過馬路時要有誰陪?

2、在家裏還應注意不玩什麼?

3、當危險真正到來時該怎麼辦?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知道110、120、119等求救電話。

標籤:八篇 託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