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關於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總八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總八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動物頭飾、錄音帶等。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坐上去動物園的汽車(播放汽車的音樂)。到了,請同學們坐好。

2、出示圖片,問:動物園裏有哪些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尾巴的特點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比尾巴》就能幫我們找到答案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開啟到第3課,一邊看書一邊聽錄音範讀課文,想一想這課有幾小節?

2、請同桌同學互相幫助來讀課文,把生字讀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開火車、齊讀)

4、這篇課文有多少個小節?(有4個小節。)

(三)、學習第二節。

1、請同學們齊讀第一、二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

2、貼動物圖,問:這是第幾節講的?(第二節。)

3、指着沒有尾巴的動物的圖,問:這些動物的尾巴怎樣了?(它們的尾巴沒有了。)

4、出示動物的尾巴圖,問:它們的尾巴在這裏,誰能幫它們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樣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長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板書:長、短、像傘。

6、問:你們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長嗎?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嗎?

7、問:比兔子的尾巴長的動物有哪些?與猴子比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

8、小結:長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透過比較才知道。

9、問:你還知道有什麼長,什麼短嗎?

10、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傘是什麼樣子的?(學生做手勢來表示傘的樣子。)

11、看黑板的板書來讀第二節。

(四)、學習第一節。

1、在第一、二節裏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是什麼符號?)

2、教師講解:這是問號,用在問句的後面,表示提出問題。

3、問:第一節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麼?板書:誰的尾巴、“?”。

4、學生練習說問句。

5、指導讀問句。教師範讀,指名讀。

6、加上表示尾巴特點的動作來齊讀第一、二節。

7、小結:第一、二節寫得很生動,因爲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寫出了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裏還有哪幾個小節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寫其它動物尾巴特點的呢?

(五)、學習第三、四節。

1、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來自學第三、四節,邊學邊想:你學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2、問:你學到了什麼?(A、尾巴的特點;B、三個問句。)板書:彎、扁、最好看、“?”。

3、問:你還想到什麼?

4、指導朗讀:男、女分組讀。

(六)、做遊戲《找朋友》。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遊戲?老師有個要求:請同學們在做遊戲時要邊看遊戲的內容邊練習背課文,好嗎?

2、這個遊戲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學請坐好。(教師發動物及相關動物尾巴的頭飾)戴動物尾巴頭飾的同學站到講臺前。開始遊戲,(如:A、戴猴子尾巴頭飾的同學問:我的朋友在哪裏?B、同學齊答:猴子,猴子快出來!C、戴猴子頭飾的學生走出來說:你的朋友在這裏!)

3、看圖加動作來背誦課文,再比賽背課文。

4、總結板書:這節課,我們學過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5、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平時多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更多動物尾巴的特點。

(七)、練習(畫一畫)。

1、出示幾種動物的圖片,讓學生來幫它們加上尾巴。

2、畫完後讓學生說說動物尾巴的特點。

(八)總結全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解題〕

這是孟浩然寫的五言絕句。“宿”,住宿。“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宿建德江”,指在建德江停船宿夜。這首詩透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羈旅的惆悵,對故鄉的思念。

〔結構分析

前兩句寫日暮時分,停船靠岸。這是敘事,爲下文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後兩句寫日暮之景和入夜之景。這是鋪寫景物,將一顆愁心融入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

〔語意理解〕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動船隻。“泊”,停泊,使船靠岸,有停船宿夜的含意。“煙渚”,煙霧迷濛的水中小塊陸地。“日暮”,旅途又增添了新的愁思。第一句寫行船停靠在江中煙霧迷濛的小洲島。這一句不僅點了《宿建德江》這一詩題,而且爲後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寫在黃昏時刻,在孤船小舟上,驀然又出新的愁緒。第二句的“日暮”很關鍵,因爲“日暮”,船才需“移”而停宿,江面纔會水煙濛濛,“客”纔會生出新愁。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野曠”,空曠的原野。“天低樹”,遠處的天比近處的樹還低。“江清”,澄清的江水。“近人”,與前一個詞相聯,寫江水清,月兒明,好像與舟中之人更接近,使人備感親切。這兩句,寫詩人懷着愁心,在廣袤而寧靜的自然中,經求索而發現孤月竟與詩人那麼親近,於是,寂寞的愁心得到慰藉。

〔寫作特點〕

1.情景相生,思與境諧。

本詩除第1句外,都是寫景,寫日暮之景和入夜之景。他善於將情思寄於山水之中。此刻,面對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千愁萬緒涌上心頭。在這如畫的景色中讓人體味到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2.恬淡孤獨,淡中有味。

全詩給人以恬淡孤情之感,詩人寫宿建德江,不見他人;寫日暮、曠野、江水、明月,構成淡雅的情境,似乎遠離世俗塵囂。但細體味,卻隱有作者奔騰的思緒:對求仕希望破滅的憂憤、對長期羈旅的寂寥、對故鄉的思念、對人生坎坷的悵惆……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課前談話:

師:(出示一足球)同學們喜歡足球嗎?玩過嗎?關於足球你還知道什麼?(在涉及課文的關鍵地方教師要強調。比如禁區、點球、帶球突破、射門等等。)教師相機板書:射門

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些精彩的進球錄像剪輯。(學生看,教師邊解說球員帶球射門,守門員邊防被射門,而這精彩的一面僅是幾十秒的時間。)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多精彩的一瞬間,有個足球愛好者是這樣描述的(課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學生齊讀明白:射門進球對球員來說是一種激昂雄渾的體驗,對球迷來說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然後教師匯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賽中,一位非常優秀的世界級球星卻兩次放棄了射門的機會。

把課題補充完,強調放棄。然後學生讀題質疑。

估計會問:

這個球員是誰?

是哪一場球賽?

他爲什麼要放棄射門機會?(在什麼情況下)

最後比賽結果怎麼樣?……

二、重點研讀,體悟情感

抓住兩次放棄射門來研讀。

第一次:

1.激勵學生學學體育節目主播,把這段話變成一段現場解說。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說。可以合作說,也可以現場演示,也可以朗讀,只要充分去讀,愛讀就可以了。

3.展示學習情況

4.理解福勒爲什麼放棄了射門。引導學生分析當時情況(相機出示課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腳射出後的結果。教師相機補充:一個優秀的球員抽腳射門的力度最少也達每小時120公里。最大的是貝克漢姆達每小時156.4公里。

5.再次感情朗讀體會

6.聯繫自己談感受,福勒該不該放棄(學生可能會觀點不一,但是不要求統一)師: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動作時收回了腳,這是在極短時間做出的決定,你們有過類似情況嗎?事後對自己的決定滿意嗎?而福勒呢?他對自己的決定後悔嗎?

第二次:篇幅較短,所以朗讀解決。

1.老師指導多次朗讀。

2.再次討論:

福勒應不應該放棄這次射門機會?學生再辯。老師藉機講述一些體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強”“重在參與”和現實中一些弄虛作假所帶來的後果。明白體育比賽的真正要義是什麼。

3.再次朗讀。

三、延伸拓展,昇華情感

1.創境激情:再次讓學生用敬仰的目光注視福勒的相片,然後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說一句話:福勒的球迷、教練、隊友、西曼等等;

2.展示體育比賽中其他相關的例子。

板書:

責在對方

放棄射門 人性美

免傷對手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問路指路》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的聽說課,也是這一冊中最後一次聽說訓練。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序

本學期聽說訓練的要求是能聽懂他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內容,並學會簡單交際應用中的應對用語。《問路》則是延續《打電話》後第二次進行交際性聽說的教材。

它由三局部組成。爲什麼要問路、怎樣問路指路和結果怎樣。因爲小蘭把寫着鼕鼕家地址的小紙條不知放哪兒去了,小蘭到鼕鼕家玩,於是就要問路。小蘭邊問,民警叔叔邊指,最後小蘭找到鼕鼕的家。教材依照不清楚具體地址——小蘭問路、民警指路——找到鼕鼕的家這樣的事情發展順序寫下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便於同學述說。

(2)有物

這節聽說訓練的重點則是問路和指路的對話訓練。如何讓同學較易地掌握應對用語呢?教材圖文並茂,插圖的適當出現,則可引導同學仔細觀察圖上民警叔叔的姿勢、臉部的表情和手指的動作來體會他指路時的熱情態度。文章則可以引導同學閱讀,在民警叔叔指路的那段話裏,除了態度熱情外,還要注意指清路名、方向、標誌等,這是很重要的基本知識。同理,小蘭問路時態度該怎樣,注意什麼,禮貌用語該怎樣運用等都可以引導同學——觀察、——體會、——掌握。教材有血有肉,聲情並茂,變一段枯燥乏味的聽說訓練爲一段連貫生動的對話訓練。

(3)有用

本節課的問路指路用的日常應對用語,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加之教材內容豐富,畫面形象,在訓練同學的會話能力上又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真正體現了聽說訓練的廣泛性、交際性和實用性。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同學實際情況,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條線,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懂得問路時態度要有禮、問得要得體;指路時態度要熱情、指得清楚。

(2)初步學會問路和指路,能說清一段連貫的對話。

(3)能把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說清楚。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聽說訓練的重點內容有三大塊:①問路和指路要注意什麼?②分角色扮演問路和指路。③能說清學校到自身家的路線。三塊中難以掌握的是理解指路時必需注意什麼。這必需聯繫自身的實際生活去概括。由於指路時關係到實際的方向,可能和地圖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相矛盾,所以說清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也是一個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由於這是一篇具有生活氣息的生動活潑的聽說訓練教材,於是沿襲保守的“揭題——出示圖片——指導觀察——小段分說——整篇總說”的聽說訓練模式,大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融“優美的動畫揭題,多種形式的說話訓練,讀讀說說、演演說說、畫畫說說、評評說說”於一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教師的主導精神,勝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2.學法

同學是學習主體,聽說技能的掌握也必需透過不時的練習才幹熟練。因此這節聽說訓練以同學的自學和扮演爲主。透過自學讓同學明白聽說訓練的要求,懂得問路和指路時須注意的問題,再透過扮演、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際會話能力,出色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程序

1.講述精彩故事,展示生活畫面——揭題

運用故事激發興趣,是我們教學中常見的匯入揭題方法。但多媒體計算機集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像於一體。它的大容量資訊向同學提供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感性素材,爲聽說訓練創設了優美的情境。於是,上課一開始,我就邊講故事《糟糕的大頭兒子》,邊又爲它添上新奇的一筆——動畫展現生動畫面。如“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一年春遊的好季節。”馬上畫面上就出現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再如當講到“當大頭兒子來到第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糟了!爸爸給的路線圖不見了。”畫面上先出現一個十字路口,再出示一個大頭兒子摸摸後腦勺的頭像,最後音樂提醒,出現字幕:“糟了,路線圖不見了。”這樣畫面清晰,條理清楚,形象生動,其中也蘊含了大頭兒子接着爲什麼問路的原因。同理接下來“大頭兒子沒禮貌地問路,小白鴿不負責任地指路,以致最後大頭兒子仍在十字路口,傷心地流下眼淚”也都出示了一連串的動畫,不但讓同學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故事,饒有興趣地走進課堂。同時也激起了同學的好奇:大頭兒子在小白鴿的指路下,爲什麼找不到長城呢?它們到底該怎樣問路和指路呢?教師在同學懸念迭起,思維被疑問所激活的時候順勢揭題,匯入聽說訓練。

2.勇闖三關,紮實訓練

美國蓍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說:“假如同學對教學目標有明確規範的話,假如同學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協助,所有的同學均能掌握學校所教的大量東西”。於是我就帶領同學去闖聽說訓練三大關。第一關就是內容關。如圖所示:

這三道題其實就是本節聽說課的重點,特別是後兩道題問路和指路的要求更是本節課的中心。讓同學透過自學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接着訓練聽說技能。技能是明確目標、掌握方法後透過不時的變式訓練而形成的。緊接着我就出示:

當同學自由扮演、指中扮演,再議議評評後,已初步具有操作問路和指路的能力時,我就帶他們闖進第三關:

以上三關,從熟悉要求——掌握方法,初步運用——兩次遷移,多次運用;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同時勇闖三關,爭奪金盃,形式新穎,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爲攻克內容關,同學迅速地積極憑藉教材,閱讀考慮,解決問題。接着分角色扮演,同學在活動中主動探索,掌握方法。爲順利闖過練習關,同學必需動腦、動手、動口來攻克難關。教師則重在指導、點撥、評價,還可以讓同學再次藉助電腦形象演示行走的路線(包括方向、路名、標誌等)協助同學準確地掌握指路的難點。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同學學得主動,整個課堂教學實現優教、優學。

3.首尾呼應,小結回味

好的課堂教學結尾,不只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使同學堅持旺盛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當同學闖三關後,我又重新帶領他們回到故事中,把故事揭題中留下的問題放在課內將結束之際解決,讓同學判斷剛纔大頭兒子糟糕在哪?他該怎樣問路呢?小白鴿又該怎樣正確指路呢?讓同學在辨析明理中再次提高認識,也從同學的資訊交流中反饋教學的'效果。這樣首尾呼應、完整鮮明。最後課在大頭兒子經過小白鴿的指點,終於找到長城,師生一起欣賞長城美景的愉悅氣氛中結束。同學得到了美的享受,課也得到了美的昇華。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一 、匯入新課。

朗誦詩句,同學們判斷是描寫哪個季節的詩句:

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同學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像春的嫵媚,夏的妖嬈,秋的豐盈,冬的純潔,韻味各異。你們喜歡四季的哪個季節呢?

喜歡春天的同學舉手我看看?夏天呢?秋天?冬天?

不論你喜歡哪個季節,今天,老師和大家攜手共同走進樑衡的夏季,體悟當代作家樑衡的《夏》讓我們感到的夏的緊張、熱烈和急促。那是一個流金的歲月,那是一個火熱的季節——夏。 (板書課題《夏》)

二、檢查預習,積累基礎知識。

1、全體同學朗誦課文。

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聲音洪亮,讀出感情。

2、檢查預習:正音及文學常識。

(1)芊芊細草 輕飛曼舞 春日溶溶,秋波澹澹 閒情逸致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2)樑衡簡介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體味作者思想感情。

1、作者對“夏”充滿怎樣的思想感情?(要求:在文中找出依據)(板書)

明確:喜歡和讚美。“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2、作者用什麼樣的結構安排全文的?

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全班回答,師生共同梳理。)先總概括了夏天的特點,總領下文;下文再緊扣“熱烈、緊張、急促”三個特點來寫;最後再總交代了不歌頌春花秋月,而讚美夏天的其中原因,直抒胸臆。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的志向,小學語文5年下《白楊》教案設計1。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理解白楊本質特性和爸爸的心願。難點:領悟爸爸的心願。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向學生介紹沙漠和白楊樹的有關知識。

2.準備一幅能夠分步拼貼的教學掛圖和幻燈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1.課文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呢?

2.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老師範讀課文。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查字典或根據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分辨介紹撫摸表白沉思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

(5)試着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四)學生質疑問難。

(五)課內練習:

1.寫近義詞:介紹()撫摸()分辨()高大挺秀()

2.寫反義詞:清晰()動搖()軟弱()消失()

3.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三個問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瞭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旅客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並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願。那麼這位旅客的心願是什麼呢?他是怎樣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願的呢?這是這節課學習重點。

先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

小黑板出示: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②“爲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這節課我們就順着這三個問句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列車在哪兒前進呢?齊讀第一小節,讀後回答:大戈壁是什麼樣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掛圖。教師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黃沙。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大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3.在這樣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車。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齊讀第三小節,讀後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麗。最高的白楊有35米高,相當於十層樓房那麼高。)

4.老師在大戈壁的背景圖上貼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楊樹。

5.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的呢?分角色朗讀4—13小節。

6.過渡:兄妹只知道白楊很高很直,不知道它爲什麼這麼直,長得這麼高,當哥哥提出這問題時,爸爸的臉色有什麼變化?他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三)學習第三部分,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5年下《白楊》教案設計1》。

1.指名朗讀14小節。讀後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然後逐句講讀。

第一句:“這白楊從來就這麼直,這麼高大。”

(1)“從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2)朗讀比較,體會感情。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1)這句話講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2)指導有感情朗讀。

第三句:“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這句話讚揚了白楊什麼特點?

(2)幻燈再現白楊與風沙、雨雪、乾旱、洪水抗爭的情景。

(3)老師描述:

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牆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乾旱面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2.小結,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啓發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爲什麼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爲什麼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3.引讀16小節。讀後討論爸爸的心願。

(爸爸的心願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4.引讀17小節。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白楊的知識和做人的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裏。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5.老師讀18小節。讀後討論: (1)爸爸爲什麼又陷入沉思?(2)爲什麼他又露出了一絲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作者僅僅就是寫小白楊嗎?

6.老師在大白楊樹的旁邊貼上兩棵小白楊樹。

(五)總結課文

1.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藉以表達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成長。

2.抓住三個問句,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

3.交流感受、昇華中心。

(六)佈置作業

1.造句:(1)哪兒……哪兒……

(2)不管……不管……總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葉老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那麼如何在高年閱讀教學中抓住作者的思路,使教路、學路和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達到“入境始與親”、“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呢?我試着在《白楊》一文的教學中作了嘗試。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3、感悟語言的魅力。

 重難點、關鍵: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2、感悟語言的魅力。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生字詞

生字:紳士一枚硬幣魔力

詞語:

木然:呆呆的樣子。

佝僂:脊背向前彎曲。

襤褸:(衣衫)破爛。

俯身:低下身子。

詢問:徵求意見,打聽。

欣慰:喜歡而心安。

魔力:使人愛好、沉迷的吸引力。

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

襯托:爲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陪襯或對照。

二、匯入新課

1、自由讀課文,初知文章的內容。

2、講一講文章內容。

生講後師歸納。

中午,一個街頭乞討的老婦人立在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的牌旁,什麼也沒得到,一個詩人給了她錢,並在牌子上加了“春天到了”,晚上,老婦人收到了許多銅幣。

三、理解課文

1、分組討論:中午和晚上老婦人的所得爲什麼會有不同?

2、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歸納:“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告訴來來往往的人們:春天來臨了,百花齊放,百綠崢嶸,生活是這樣美好,而“我”卻什麼也看不見,“我”能看見的只有黑暗、陰沉,能感受到的是飢餓、貧寒,“我”是多麼不幸啊!請幸福地生活在春天裏的、能感受花開樹長鳥飛水流的人們施捨“我”一點吧。看到蘊含着這樣深刻意義的詩句,誰不動惻隱之心呢?誰會不掏出一點錢施捨這位可憐的人呢?所以詩人在“我什麼也看不見”之前寫的“春天來了”具有催人動心、感人心肺的作用,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3、請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什麼是同情心,什麼是幸福?

生髮言後教師歸納:“同情”是一種美德,它縮短了幸福之人與苦難之人的距離,它是伸出的雙手,它是溫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風,它給苦難送去幸福,給憂傷送去歡樂,人人都獻出一份同情,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幸福”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職員看到“春天來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就會覺得自己看得見春天是多麼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四、小結

加了一句話,就“讓什麼也看不見的老婦人”令人同情,這就是襯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襯托出老婦人的悲慘,更令人一拘同情,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讀了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會運用語言,學會用語言去打動人心。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5、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預習生字的方法。

2、複習的方法。

3、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4、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5、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今天是我們開學後的第一課,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麼意思嗎?

⑴民族:漢族。

⑵聚居而有血統關係的人羣的統稱: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館

⑷滅族:封建時代的一種刑法。

2、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56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民族小學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

我想課前同學們一定非常認真地讀了課文,下面就讓你來驗證一下自己學習的結果如何。

三、學習預習方法

1、複習的方法。

2、明確名稱:音部、部首、音節

3、畫表格:

章節

音部

部首

筆畫

組詞

字義

四、學習生字

1、部首相同的:

蝴蝶:怎樣記?(形聲字的方法,左形右聲)

坪壩:山區或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

2、注意讀音的字:

坪壩(bà)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3、容易寫錯的字: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五、練習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