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十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十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11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

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樣子的,懂得遇事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教學點與難點

1、讓學生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理解老人透過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推理的過程;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說出來。

2、培養學生預習課文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平時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

3、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投影駱駝圖後問:這是什麼動物?誰能說說駱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投影“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問:“走失”是什麼意思?可以換成“丟失”嗎?

(3)商人走失了駱駝,於是就發生了一個“找駱駝”的故事,出示:13找駱駝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那些問題?

2、引導質疑

(1)聽課文錄音,想想剛纔提的問題,那些聽了錄音就解決了。

(2)今天老師還要教給大家一種新的預習課文的本領。出示“閱讀提示”,透過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是“學習課文,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3)指導預習課文的方法與步驟。

①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分析生字的形,記住字形。

②劃出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想想新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詞語寫在作業本上。

③再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內容下劃上“—”線,打上“?”。

3、反饋交流,評析學生提出的問題。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表揚肯定,對“偏題”要妥善處理

,正確引導。

(3)緊扣閱讀訓練重點及學生預習前、後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結。

4、完成作業。

(1)《作業本》題2。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並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檢查生字,聽寫生字。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主要講什麼。

(2)這段主要講什麼?從那裏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語氣讀讀商人的話。

3、學習2—9自然段。

(1)佈置自學。要求:①輕聲朗讀2—9自然段。②同桌討論: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有那些特徵?老人說得對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2)反饋

①讓學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

”的句式說出駱駝的三個特徵,先分三句說,後綜合起來說。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話是怎樣說的?

③比較“是的”、“不錯”、“對極了”的異同,說說商人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忿忿”是什麼意思?商人的心情爲什麼會轉喜爲怒?該怎樣讀出“忿忿”的語氣來?

(3)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4、學習第10自然段。

(1)默讀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並沒見過商人的駱駝,可卻能那麼準確地說出駱駝的特徵,這是爲什麼?請把老人得出結論的依據找出來。

(2)“不緊不慢”是什麼意思?

(3)請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說說老人的話。

(4)練習用因果句式說寫句子。

5、作業:(1)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2)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遇事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繼續進行因果句式的說話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複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1—9自然段。

(3)請你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問。

2、繼續學習第10自然段。

(1)齊讀“至於……順着它的腳印去找”句。

(2)理解“至於”的意思。

(3)仿照例句說話。

3、學習第11自然段。

(1)齊讀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駱駝了沒有。

(2)“果然”是什麼意思?“果然”說明了什麼?

4、總結。

(1)老人爲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到駱駝,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2)透過這一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麼?

5、課堂練習:《作業本》3、4、5題。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積累理解並學會運用“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課文的主旨。

3、理解託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藝術性。

4、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確認識發展與環保的矛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瞭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託物寓意的表現手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味作者痛苦、悲憫、激憤的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2、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三、教學模式

讀讀、議議、講講、練練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預習思考題。

2、讀讀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全文大致分爲三部分。

(1)描寫早期的大樹,寫了大樹的形象、經歷和對人類“友善”的情況。

(2)描寫近期的大樹,寫大樹妨礙了道路發展引起人們的議論,使人們質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寫現時的大樹,作者對大樹的最終命運作了關鍵性的描述,並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樹生命經歷的順序敘事,越是久遠敘述得越簡略,越是近期的敘述得越是詳細。(可找語言標誌)

3、用自己的話概括文意,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讀課文,感知那樹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討論:文中的樹是一棵什麼樣的老樹,它具有怎樣的價值、品格,最後遭遇怎樣的命運?

明確:

1、大樹有奇特的容貌;大樹生長在特殊的環境中;大樹對人類大有功德;總之,大樹爲世間珍奇之物,是人類的守護神。

2、大樹的生存受到了威脅,淹沒在滾滾黃塵裏和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即便如此,大樹依然奉獻着生命的綠色,醞釀着詩意,表現了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忍辱負重、胸懷豁達的本性。

3、那樹無端被判刑、被殺戮、被消滅。慘不忍睹,悲壯異常,像勇士被迫離開疆場,哀怨、無奈而又剛烈。

(三)總結。

那樹經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滄海桑田,給人以邈遠的歷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災禍面前“毫髮”未損,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幟;它綠化大地,蔭庇人類,只願給予,從不索取,無私地奉獻,表現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卻不放棄綠的願望,表現了豁達寬容的胸懷;它在自己面臨殺戮時,也要保護自己的螞蟻國民,讓其安全撤離,表現了一種愛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讀課文,體味作者的情感。

思考:作者描述老樹的形象時,融注了濃濃的情感,請揣摩在“綠着生”“綠着死”兩個生命階段的描摹過程中,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標: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難點:

透過個性化的閱讀,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蒐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 學生交流課前所蒐集到的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2、 聽了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揭題:80多年前有一位年輕的作家也和我們有着一樣的感懷,於是他寫下了散文《匆匆》(板書課題,讀題。)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書:朱自清)

1、 你瞭解朱自清嗎?(生簡介作者)

過渡: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樸素、精煉,文筆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風,令人回味無窮。在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文章裏,他是怎樣來抒發他的情懷呢?

設計意圖:師生談話,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篩選資訊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本文自主閱讀的狀態。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1、 整體感知:錄音朗誦《匆匆》。

聽了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文章,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懂文中的每個自然段。

(1) 老師選擇幾個難度的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正音。

(2)每個自然段分別說了什麼?

(3) 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媒體映示句子: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3、指導有側重點地讀好問句。

(1)指名讀。要求:讀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強調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該怎麼讀?指名讀、齊讀。

(3)小結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讀法和感受。

設計意圖:緊扣題眼,用不同的語氣朗讀重點語句,透過不同角度的朗讀,引導學生獲取不同的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並且獲得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

三、 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1、課文中,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來去匆匆,請同學們細細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語句,讀讀品品,並在旁邊做些批註,寫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自悟。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在讀讀寫寫中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3、交流,隨機映示語句,相機指導朗讀。

(1)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A、指名幾聲讀,談體會。(在交流中瞭解作者運用比喻的寫作方法,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B、請讀的出色的學生介紹爲什麼能讀得好,讓學生們明白怎樣讀進文字中去。

C、小結方法:朗讀時展開豐富的想象,並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讀好。

D、運用上述方法朗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教學時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並且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於解決重難點,也體會了課堂的互動。

(2)於是——洗手時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時,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圈畫:“水盆”“飯碗”“雙眼”下面加點。)

A、讀了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B、學生評議:他讀得怎樣?聽了同學的朗讀,你還想到了什麼?

C、讀出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不斷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讀後的感受,創設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說話,落實了讀的訓練的同時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3)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一次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A、教師範讀,你能體會到什麼?是你想到了那些時光飛逝的詞?

B、時間能”跨”能“飛”,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誰也能把日子的這種飛逝的感覺讀出來?和老師比一比。指名讀。

C、男女生賽讀。

D、喜歡這個句子的同學站起來讀。設計意圖:該環節爲學生創設了個性化閱讀的時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感情朗讀的要求。

四、配樂齊讀,深化情感

1、學生配樂讀第2、3自然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讓我們再來回味文章開頭的問句,你是否有新的體會呢?再讀。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的設問句在課堂首、尾的運用,既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又對理解文章的內涵起到了很好的幫忙。

五、總結全文

既然日子這樣容易匆匆而逝,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品味,尋找答案。

六、作業

1、課外讀一讀《跟時間賽跑》。

2、協議據有關珍惜實間的句子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3、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美的語言。

設計意圖: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注意拓寬學習資源,使課內外有機的融合,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5、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預習生字的方法。

2、複習的方法。

3、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4、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5、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今天是我們開學後的第一課,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麼意思嗎?

⑴民族:漢族。

⑵聚居而有血統關係的人羣的統稱: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館

⑷滅族:封建時代的一種刑法。

2、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56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民族小學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

我想課前同學們一定非常認真地讀了課文,下面就讓你來驗證一下自己學習的結果如何。

三、學習預習方法

1、複習的方法。

2、明確名稱:音部、部首、音節

3、畫表格:

章節

音部

部首

筆畫

組詞

字義

四、學習生字

1、部首相同的:

蝴蝶:怎樣記?(形聲字的方法,左形右聲)

坪壩:山區或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

2、注意讀音的字:

坪壩(bà)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3、容易寫錯的字: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五、練習書寫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一:新課匯入

師:同學們預習過新課了嗎?作爲禮物老師送大家幾張珍珠鳥的照片,想看嗎?——CAI課件——但是你們也得有禮物回贈給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珍珠鳥的外形,比比誰的又準確有生動。

二:快速閱讀課文,品讀珍珠鳥的外形描寫

透過比比讀讀,示範朗讀。學習“兒化音”詞:球兒。重點品讀“小傢伙”、“紅嘴紅腳”、“珍珠似的圓點”、“蓬鬆的球兒”等詞。教室要求同學注意擴大寫作範圍,將視線投諸在除“小白兔”、“小狗”、“小貓”之外的動物身上。

三:精讀課文,把握文章記敘線索。

1. 學習課文言簡意賅、直抒胸臆的開頭方式。

師:小鳥特別可愛、漂亮。這樣的一對珍珠鳥送給你,你會怎麼說?

2. 設定疑問

師問1:可是這樣的鳥卻有一種天性,是什麼呢?

問2:我愛上了小鳥,小鳥卻不愛我,還害怕我?那麼我怎樣做才能讓小鳥“愛”上我呢?是強迫它吃東西,按照我給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嗎?思考“愛”的內涵。

3. 精讀課文,勾畫並歸納課文中的“我”是如何精心照顧小鳥的?小鳥又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

(1) 學生自行勾畫、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 學生之間討論歸納

(3) 課堂交流

(4) 出示教師設計的重點詞歸納法——CAI課件

四:討論“真愛”的內涵。並能結合生活實際談出自己對“信賴,往往營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1. 討論真愛的內涵?結合“我”給了小鳥舒適而溫暖的巢,不驚動它,不傷害它等內容。

2. 聯繫生活實際談“信賴,往往創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五:教師小結:真愛是要給予你所愛的以“安全”,以“自由”,這也就是課文中所闡釋的“信賴”。(配樂)

六:作業設計:

請用“真 ”寫一段話,要寫具體,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的志向,小學語文5年下《白楊》教案設計1。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理解白楊本質特性和爸爸的心願。難點:領悟爸爸的心願。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向學生介紹沙漠和白楊樹的有關知識。

2.準備一幅能夠分步拼貼的教學掛圖和幻燈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1.課文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呢?

2.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老師範讀課文。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查字典或根據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分辨介紹撫摸表白沉思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

(5)試着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四)學生質疑問難。

(五)課內練習:

1.寫近義詞:介紹()撫摸()分辨()高大挺秀()

2.寫反義詞:清晰()動搖()軟弱()消失()

3.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三個問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瞭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旅客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並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願。那麼這位旅客的心願是什麼呢?他是怎樣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願的呢?這是這節課學習重點。

先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

小黑板出示: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②“爲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這節課我們就順着這三個問句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列車在哪兒前進呢?齊讀第一小節,讀後回答:大戈壁是什麼樣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掛圖。教師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黃沙。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大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3.在這樣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車。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齊讀第三小節,讀後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麗。最高的白楊有35米高,相當於十層樓房那麼高。)

4.老師在大戈壁的背景圖上貼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楊樹。

5.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的呢?分角色朗讀4—13小節。

6.過渡:兄妹只知道白楊很高很直,不知道它爲什麼這麼直,長得這麼高,當哥哥提出這問題時,爸爸的臉色有什麼變化?他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三)學習第三部分,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5年下《白楊》教案設計1》。

1.指名朗讀14小節。讀後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然後逐句講讀。

第一句:“這白楊從來就這麼直,這麼高大。”

(1)“從來”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2)朗讀比較,體會感情。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1)這句話講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2)指導有感情朗讀。

第三句:“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這句話讚揚了白楊什麼特點?

(2)幻燈再現白楊與風沙、雨雪、乾旱、洪水抗爭的情景。

(3)老師描述:

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牆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乾旱面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2.小結,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啓發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爲什麼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爲什麼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3.引讀16小節。讀後討論爸爸的心願。

(爸爸的心願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4.引讀17小節。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白楊的知識和做人的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裏。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5.老師讀18小節。讀後討論: (1)爸爸爲什麼又陷入沉思?(2)爲什麼他又露出了一絲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作者僅僅就是寫小白楊嗎?

6.老師在大白楊樹的旁邊貼上兩棵小白楊樹。

(五)總結課文

1.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藉以表達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成長。

2.抓住三個問句,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

3.交流感受、昇華中心。

(六)佈置作業

1.造句:(1)哪兒……哪兒……

(2)不管……不管……總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葉老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那麼如何在高年閱讀教學中抓住作者的思路,使教路、學路和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達到“入境始與親”、“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呢?我試着在《白楊》一文的教學中作了嘗試。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7

《藍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是一篇說明文,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藍鯨的形體特徵及行動,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習性。文章運用了列舉數據、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根據文章的內容及寫作特點,我設計瞭如下四步進行教學。

一、填一填

課文二、三自然段重點寫了藍鯨的形體很大,爲了把這個特點說清楚,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來說明。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先讀書,圈出描寫鯨很大的數字,然後完成如下填空練習:

(1)藍鯨的體長可達( )多米,體重有( )多噸,相當於( )頭黃牛的重量。鯨鬚有 ( )米多長。它每天要吃( )噸飯,每頓競能吃下( )噸魚蝦。(列舉數據)

這些數據說明藍鯨很___________。

(2)藍鯨的行動非常迅速,每小時可達( )千米。藍鯨換氣時,會從鼻孔內噴射出高達( )米左右的水柱。(列舉數據)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這些數據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藍鯨很_________。

透過讀、圈、填,讓學生體會初步認識舉數據這種說明方法,更透過這些數據讓學生體會到藍鯨確實很大。

二、比一比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不僅介紹了藍鯨大,還介紹了藍鯨行動、呼吸等生活習性。在列舉數據的同時,作者還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書並找出這些語句,再讀一讀,比一比,切實體會藍鯨行動、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點。

具體的句子有:

1、藍鯨的嘴巴容得下十幾個成年人在裏面睡覺。(作比較)

2、一頭藍鯨相當於300頭黃牛的重量。(作比較)

3、一頭藍鯨的拉力相當於一臺中型火車頭。(作比較)

4、3米長的鯨鬚,就像一把大型的軟掃帚。(打比方)

5、遠遠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噴泉。(打比方)

怎麼體會呢?就是抓住比較的事物,將兩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設計如下比法:

a、這句話拿( )和( )作比較。

b、估算一下十幾個成年人睡覺得要多大的地方?

c、閉起眼睛,想像一下藍鯨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這一句話說明藍鯨__________。

e、再讀一讀句子,要讀出這種感覺,這種特點。

剩下幾句可在上述學法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比較體會。在比一比中讓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爲具體的形象,獲得感性的體驗。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

三、演一演

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了藍鯨吃食的特點,即鯨吞。這一段內容較長,鯨的吃食有一連串的動作:一張、一推、一涌、一閉、一卷、排、留等,如何理解這段話,體會這些詞?我讓學生仔細讀書,然後把自己當作是藍鯨,並用自己的嘴巴演示鯨吞的過程:一張一推一涌一閉一卷排留。我還讓同桌兩人一個

演示,一個解說。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四、拓一拓

學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再回到課題上。讓學生看着課題說一說透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關於藍鯨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總結,把剛纔學得的知識,進行內化整理成塊,並透過學生自主發言練習說話能力。

透過總結,學生儲備了關於藍鯨的一定的知識,但不能讓學生滿足於這些,還要拓一拓:讀了課文後,你對藍鯨感興趣嗎?你還想了解藍鯨的什麼呢?這一問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紛紛發言:我想了解藍鯨怎麼睡覺的?我想了解藍鯨怎麼生?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8

第一單元本單元由看圖學文《馬踏飛燕》《伏爾加河上的縴夫》,講讀課文《古詩二首》和基礎訓練1組成,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一、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頸、咒、沮”等字的讀音;“齡、祭”字的寫法;注意“載、興、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義。

2、理解字詞。能夠辨析“寬廣、寬闊”“繁重、沉重”等近義詞的意義及用法。

3、複習漢語拼音字母表的順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寫。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本單元課文,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會默寫《示兒》。

三、教學重點:

1、兩篇看圖學文着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詩二首要讓學生弄懂詩的內容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怎樣觀察事物,抓住特點表現中心,根據事物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寫作順序。

看圖學文

1、馬踏飛燕

一、教學要求

1、透過瞭解“馬踏飛燕”的特點,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卓越的創造才能,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從幾個方面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繼續培養觀察能力。

2、圖文對照,理解內容。

三、教具準備:

1、繪有銅奔馬的掛圖。

2、生字生詞卡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3.熟讀課文,能初步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並做簡單批註。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起因——課文第2自然的歸屬問題有爭議,把它歸爲“起因”是因爲猴子“放肆起來”的具體表現就是第2自然段講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發了後面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在《跳水》這篇課文裏,作者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誰說說這個故事大致是怎樣的?(指名簡要說一說初讀後的感知。)

(二)交流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讀一讀,再組成本課的詞語,讀一讀。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寫錯的字。

“嚇唬”應讀 xià hu “齜”的讀音 zī

“猴”書寫時不要多寫一豎。

3.解釋詞語,(互相提問,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桅杆:船上掛帆的杆子。

醒悟:認識由模糊而變得清楚,由錯誤而正確。課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沒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學生投入地讀書,理解文章的結構。

1.輕聲讀課文,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是怎樣引起的,經過如何,結果怎樣。

2.快速瀏覽課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文章分段。然後交流。

板書: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經過(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顧一切,陷入絕境。

結果(5—6)船長逼孩子跳水,得救。

3.認真默讀課文,把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畫下來,並做簡單的批註。

①自讀,批註。

②在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③在全班朗讀句子,然後進行評讀。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發展過程,感受心情的變化——擔心、緊張。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3.形容處境危險或情況緊急,可以用哪些詞語?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附: 板書設計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經過(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顧一切,陷入絕境。

結果(5—6)船長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讀後的感想,學習船長遇事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教學難點:

1.啓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談自己讀後的感想和體會。

2.感受課文的特殊寫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指名講這個故事,老師藉助媒件演示,請同學們邊聽、邊看、邊想:你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

1.學生說心情有什麼變化,並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老師適時地 板書詞語:好玩、生氣、擔心、緊張、放心

2.你對課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讀那部分。(重點學習4、5段)

①先默讀課文,做簡單的批註。

②輕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體會心情的變化。

提問:你感受到了什麼?(危險加劇—陷入絕境)

A.出示這段話,學生品讀(第4自然段)

B.指名讀,然後其他同學評價,誰讀得好?

讓讀得好的同學說說他是怎麼學習的。(抓孩子的動作。)

C.自由讀——再指名讀。

D.再讀讀人們的變化和孩子的變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寫孩子的動作,人們的變化,孩子的變化,讀一讀這一段。),整體感知這段的寫法:生動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這危急時刻,船長出現了,他是怎樣做的?想象一下,當時船長是怎麼想的?

①學生讀相關的句子體會:“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向海裏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一!二!”

②啓發提問: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辦法,爲什麼?(聯繫上下文,想到情況的危急,孩子的危險,船長的鎮定,機智)說說當時船長是怎麼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們每一位讀者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提示:可以對孩子說,對船長說,也可以對水手們說……)

(三)總結全文

1.課文誰是主要人物?課題爲什麼叫《跳水》?再瀏覽全文,思考。

2.總結

板書:沉着冷靜 機智果斷

師:這就是大作家寫法的特殊之處,小說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爲主要人物的出場作鋪墊,而寫主要人物的筆墨不多,寥寥數語,化險爲夷。這樣寫,使人感到真實,自然。

3.作業

課文彷彿缺少個結果,請同學們續寫,孩子被救上來以後,船長、水手、孩子都會說些什麼?

附: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 教學的重點是弄清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以及得救的過程。難點是船長爲什麼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教師透過啓發談話、引導和點撥來解決重難點,學生透過讀書感悟、討論和交流來突破重難點。圍繞有關段落、語句,深入探究,感悟當時情況的危急。讓學生出主意,想辦法,然後逐個分析,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透過理解課文,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

探究活動

1.讀完這個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是什麼?請想一想,寫下來。

2.當孩子被救上船後,船長、水手、孩子分別會說些什麼?想一想,說一說,再寫下來。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跳水》由 “跳水”所激起的……

說實在的,《跳水》一文教了不下六七遍了。今天該上最後一課時,我清楚地記得備課筆記上的最後一個問題:課文以“跳水”作爲題目,好在哪裏?

最近,我總喜歡在鈴聲響起之前,進入教室,和同學隨便聊聊。走到學生碧紅身邊,她正在看書,見我走近,忙叫住我:“老師,這篇課文幹嘛要以‘跳水’作爲題目?”聽這語調,言下之意,“跳水”一題並不合適。我俯下身子,饒有興趣地問:“你覺得不好?”她正要答時,鈴聲響起。

看來,這最後一個問題得改一改了。“同學們,《跳水》一課已經上完了。你們認爲課文以‘跳水’爲題,好不好?爲什麼?”

碧紅第一個舉手:“我認爲這個題目不合適,因爲一開始我看到這個題目,還以爲是寫某個跳水運動員,像伏明霞、田亮之類的,誰知寫的根本就不是這回事兒。所以我覺得這個題目容易產生歧義,不是很好。”話說得理直氣壯,很快得到一些同學的附議。

“那如果你是作者或編者,會取個什麼題目呢?”

“‘孩子遇險的時候’!”

“‘一個帽子’!因爲整個故事是圍繞‘一個帽子’而展開的。上學期,我們曾學過課文《一個蘋果》,我看用‘一個帽子’做題目,挺合適。”李丹同學也說得頭頭是道。

“我看就叫‘孩子追猴子’,孩子要不是去追猴子,也就不會發生這個故事了……”

話音未落,又一同學笑着說:“這哪像個題目,倒像個繞口令。”

“我看也不好。這太直露。課文的題目‘跳水’就不錯。跳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辦法又是船長想出來的。體現了船長的機智果斷。整個故事,跳水這個環節也最精彩,最扣人心絃。”

“課文中的孩子,跳的是海!我看乾脆就叫‘跳海’!”

“跳海?那不成了去海邊自殺麼?這樣的題目怎麼行?”馬上又招來另一位同學的反駁。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望着同學們爭得紅通通的臉,我也異常激動:“同學們討論的問題很有道理,也很有意義。《跳水》一文的題目是編者後來加上去的。給一篇文章取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個角度的。同學們不唯師,不唯書,善於動腦,敢於向教材挑戰,發表自己的不同的觀點,這很好。這樣的學生纔是有靈氣的,這樣的課堂纔是有生氣的。我希望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問題,在課堂不斷涌現。”

此時,同學們的眼睛亮亮的。我想,《跳水》一文上完了,但由跳水所激起的,卻在我的心裏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也許,它也會留存在學生的心中。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跳水》教學設計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情急中果斷處理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2、學習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科生字、新詞,聯繫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4、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船上人與猴子的聯繫,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返航是“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生、發脹和結果的關係。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鵬博士教育軟件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0

一、 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後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故事嗎?誰來說說。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麼。

3、 彙報。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 讀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描寫太陽特點的部分中,你認爲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體會列數字、舉列子等說明方法)

3、用你的朗讀來再現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差、抵、氏、莊、稼、繁、殖”,認讀。

2、 看看這些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 教師範寫,學生描紅。

4、 互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