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地震中的父與子 導學案(西師版五年級上冊)

   1、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上節課的內容。(示課件1)

地震中的父與子 導學案(西師版五年級上冊)

2、1994,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時間山崩地裂,天旋地轉。不到四分鐘,2500多座建築物倒塌,25000人無家可歸,人們都沉浸在無盡的恐懼和絕望中。(示課件2---5圖)

而其中,卻有一對父子創造了一段奇蹟,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板書:了不起 、 父 、 子)  

2、師:現在,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對父子,和他們做一次心與心的交流。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課文,把那些能夠震撼你心靈的場景作上記號,還可以試着用一個詞寫下你的感受。(生自讀勾畫寫批註)  

3、小組交流感受。  

4、生找到第12自然段。(示課件6) 

師:這段話將父親拯救兒子的艱難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值得我們好好品味。拿起書,一起把這段話讀一遍。(全班齊讀一遍。)             

 5、師:請你們試着把這段話放到全文中去,上下文聯繫起來,邊讀邊聯想,你的眼前出現了一位怎樣的父親?(生自讀自悟)  

6、彙報交流。 指名回答。 

生1:我覺得這是位了不起的父親。因爲這位父親居然能在36小時,這麼長時間裏不吃不喝的挖掘廢墟,肯定是很疲憊,又累又餓。但他還能夠堅持下去,實在了不起。

生2:在漫長的36個小時裏,一般人會睡覺吃飯休息,而父親一直都在挖。  

師:他忍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長時間的疲勞。在這段話中,還從哪裏感受到父親的疲憊不堪?  

生:“雙眼佈滿血絲”可以看出來,顯然是很長時間沒有休息,睡覺了。  

師:是啊,要知道他可是36個小時,不,準確說是38小時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眼睛都熬紅了。你能讀出你的感受嗎?{讚歎、敬佩}  生感情朗讀(指名2人、齊讀)。  

師:這位父親僅僅是勞累至極嗎?  

生1:我覺得這位父親還遇到很多危險,受了很多傷。  

生2:父親流血了,到處都是,身上、手上、腳上。衣服破了。 

師:你感受到他處在危險之中。還有哪些地方能夠證明父親處在危險之中?趕快到文中去找找根據,找到一句讀一句。  

生:消防隊長……,警察……   

師:請大家看課題,齊讀3遍,這個“中”說明什麼?  

生:地震隨時可能降臨,危險仍然存在。父親會有生命危險。 

師: 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再去看看那位父親,在這漫長的36小時裏究竟會發生怎樣觸目驚心的場面?父親怎麼會變成這樣?(師範讀)  

生1:他挖瓦礫時手被扎破,不小心被石頭砸傷,許許多多的碎石劃破了他的衣服和麪板。  生2:突然有餘震,他摔倒了,倒在了石堆裏,身上碰傷了,衣服破了。  

師:漫長的38個小時裏,他的體力已經支撐到了極限。誰再來讀讀這段文字,讓我們感受到這位父親危險的處境和巨大的傷痛。  生感情朗讀(指名2人、齊讀)。 

②研讀“長時間的精神痛苦”。  

師:隨着時間的流逝,父親在一邊奮力挖掘時,他內心會想些什麼啊?  

生:我的兒子還活着嗎?受傷了嗎?  

師:能聯繫上下文說說這樣想有可能性嗎?  

生:書上寫到教學樓成爲廢墟,還有人勸他,說沒希望了。 

師:是啊,可能這樣努力挖下去,挖出來的不是活生生的兒子,而是一具冰冷的屍體。時間越長,這種可能性越大。他還會想什麼?{要是有人來幫我,就更好了}  

生:你們是不是來幫助我的?你們的勸阻動搖不了我,我絕不停下來,我的兒子在等着我。  生:人們根本不理解他,也沒來幫他。要是我會覺得很無助。  

師:是啊,人們認爲他精神失常了,在人們眼裏,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別人的不理解,無形中也成了他心理上的壓力呀。  

B、師: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位承受着肉體和精神雙重壓力的父親,在漫長的38個小時裏,這位倔強父親忍受着孤獨與苦悶,咬緊牙關孤軍奮戰。他的舉動堪稱壯舉嗎?(生:是)      誰再來讀讀這段文字?你會讀得更投入。(指名讀2人,齊讀)  

師:這句話爲什麼不直接寫他總地挖了36小時,而是不厭其詳的把這些表示時間的數字一個個羅列起來呢?  

生:更加突出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表現出父親救子艱難的過程和他救子的執着。 

師:是啊,36小時也就是兩個白天一個黑夜,也就是五十多節語文課,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難熬啊!當我們體會到這點,你又會怎樣來讀這段文字呢?{低沉到高亢有力}((指名讀1人,齊讀))  

3、 在這漫長的時間裏,這位年輕的父親,承受着肉體的傷痛和精神的重擔,但他決不放棄。是什麼力量支援着他這樣做?  

4、 [生1:父愛的力量  

5、 生2:他對兒子說過,不論發生什麼,都要和兒子在一起!] 

6、 板書: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這句話你們能理解嗎?“不論發生什麼”可能是什麼情況? 

生1:當兒子傷心時,父親會陪伴他。 

生2:當兒子獲獎了,父親會和他一起分享快樂。  

生3:活着       生4:受了傷       生5:不幸死了 ] 

5、師生引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示課件7{師:當你         ,生:我會和你在一起!}  

7、這句承諾,這種信念讓父親成示爲了一座大山,偉岸堅強!讓我們再一次深情朗讀這段話,記住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返回課件6}    生齊讀。板書:愛  

三、悉心關注兒子,感受“讓”的了不起。 

1、感受兒子在廢墟中“愛的傳遞”的畫面。  

師: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示課件8

生:“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生:先人後己。把安全先給了別人,危險留給了自己。  

師:當災難侵襲時,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表現,真了不起!你覺得這一“讓”,“讓”出了什麼? 

生1:讓出了勇敢、勇氣。因爲在地震時,很多人都會很自然的恐懼、害怕。 

生2:但他很勇敢,對生存充滿希望。  

師:文中還有一個地方也寫到他的勇敢,你能讀讀嗎?  示課件9  

生:讀阿曼達在廢墟中頑強等待的勇敢畫面。 

師:漫長的30多個小時裏,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把你想到的說出來。  生1: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們。  

生2:他會對同學說,其實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爸爸會不會有危險?我們不要哭,我爸爸會來救我們的,我們會活着出去的。  

師:誰來讀這段話?指名讀。[讀出阿曼達的勇敢、堅強]

生:讀文。

師:真是個臨危不懼的孩子。這一“讓”,還“讓”出了什麼?  

生:讓出了先人後己的高尚品德,了不起。 

師:愛的最高境界是懂得愛別人。  

生2:讓出了生命。  

師:把生存的優先權讓給了別人。阿曼達簡單的一“讓”,在我眼中也是一種壯舉。  

生3:讓出了他對父親的信任。  

師: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師:兒子對父親的長期信任已經成爲支撐他面對災難、堅持活下去的堅定信念。這一“讓”,讓得真不簡單!!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對話,把這對父子創造奇蹟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現給大家。(挖到第38小時     一二……     )  

師、奇蹟的創造來源於執着,師生起: “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也來源於兒子的信任,師生起:“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板書:信任            

 師: 讓我們一起深情朗讀最後一段,享受這幸福的時刻。 

生:讀最後一段

師:、此時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筆把最想說的寫下來。可以是一句話、甚至一個符號。  

教師與學生交流感受。  

師:最後,送給大家一份禮物,推薦兩篇好文章:《地震中的撐起》《奇蹟的名字叫父親》。你們自己也可以蒐集類似的感人故事,當然,平凡生活中的感動也無處不在。相信你們用心感受之後,會再掬起一滴感動。  

師:示課件10

板書: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     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子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