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古詩教案模板(通用6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古詩教案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古詩教案模板(通用6篇)

小學古詩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透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課文插圖。

A案

第一課時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覆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着利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讚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漁歌子

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麼區別?

2.你知道什麼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爲曲所填的詞。由於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瞭解或背誦過詞嗎?試着背一背。

反覆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爲什麼?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爲什麼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了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範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揹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小學古詩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靜夜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思念,熱愛故鄉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靜夜思)o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愛。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1個偏旁。

3.認識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小朋友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你能背揹你最喜歡的一首古詩給大家聽聽嗎?

2.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文,說的是一個小朋友在家裏把學到的古詩講給奶奶聽的故事。

二、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英英學古詩

“英”,是整體認讀音節,又是後鼻音。

“詩”:是整體認讀音節,讀翹舌音。

2.邊說邊書寫兩個生字。

3.齊讀課題。

三、初讀指導

1.(出示投影片)圖上有什麼人?他們正在幹什麼?

小結:英英正在和奶奶說話,兩人有說有應,有問有答,這叫對話。

2.學習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課文中表示說話人的名字和他所說的話之間必須用冒號(力隔開。(板書:冒號:)齊讀“冒號”兩遍。請你找一找,文章中說話的人是誰?她說話內容是什麼?

3.我們現在再讀課文就不會覺得奇怪了,我們已經看懂了對話的形式了。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小節號和生字詞。

4.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詞)

①自己讀讀詞語。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英”、“靜”、“層”:是讀後鼻音,不讀前鼻音。

“詩”:是整體認讀音節s川,要讀準翹舌音。

“思”:是整體認讀音節si,要讀準平舌音。

“首”、“照”:是翹舌音,不能讀成平舌音。

“層”:是平舌音,不能讀成翹舌音。

“背”:是個多音字,既可讀“”,也可讀“”。用這兩個字音分別造句。

③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

④去掉拼音後,齊讀生字詞。

⑤給生字找朋友。(即給生字組詞)

(2)(出示二類詞語即兩條綠線內的生字詞)

①自讀,齊讀。

②去掉拼音後再次齊讀詞語。

6.同學們把這些生字詞帶人課文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自讀,同座位互讀。

(2)指名讀,師生共同指導、糾正。

7.同學們既然喜歡讀,下面兩人自由組合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1)兩人互相讀。

(2)指名讀,男女生對讀,分兩個大組對讀。

四、初步理解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2.英英和奶奶共有幾次對話呢?

3.小結:英英和奶奶有問有答,話說得多麼清楚!以後我們說話也要這樣。

五、指導寫字

1.書讀得好,字也能寫得好。

2.出示打亂順序的詞。指讀,齊讀。

3.看筆順表裏的生字,自學後描紅。

4.反饋檢查。

5.有什麼字覺得比較難寫?教師指導。

靜:左邊是青字旁,跟讀兩遍。

“月”字的撤要改爲豎。整個宇要寫得左窄右寬。

教:左右同寬,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緊下鬆。

意:上中下緊湊,“立”最後一筆橫要寫長,中間扁日橫落在豎中線上。

詩:右部分的三橫間隔距離相等,中間橫最長,兩筆豎不在同一條豎線上,豎鉤偏右。

6.學生描紅、仿寫、臨寫,教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指導用“思念”說一句話。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靜夜思》

1.板書課題,解釋題意。“靜夜”是什麼意思?(靜靜的夜晚)

“思”是什麼意思?(思念)誰來說說詩題是什麼意思?

過渡:詩人會思念什麼?

2.(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圖上畫的是誰?

(1)從課前的預習中,你對李白有什麼瞭解?

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進行補充。

(2)此時他正在幹什麼呢?

(李白正在靜靜的夜裏思念家鄉的親人)

3.學詩句。

(1)指名讀詩句。

(2)詩共有幾句呢?下面我們透過英英的話來理解詩句。<

第一句:

①自己讀讀英英的話,想一想這一句詩句是什麼意思?

②“疑”是什麼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這裏的想像是多麼奇特!獨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詩句特有的風格。

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句詩句。

第二句,

①還是自己來讀讀英英的話,說說第二句詩句的意思。

②(指着圖)此時,李白看見的就是這輪明月,想一想,什麼時候的月亮是這樣圓圓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節裏,你們是怎樣度過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可是假如你此時獨自一人遠在外地,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你會怎樣呢?(傷心、難過)

⑤是啊,(教師指着圖)此時此刻,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孤孤單單一個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會想些什麼呢?

⑥同學們說得真好,同樣的月亮,同樣的月光,勾起了遠在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

⑦現在,誰願意來當李白,有感情朗讀第二句詩句呢?

(3)同學們可以看圖,來當詩人邊表演邊吟誦詩句。

自讀,指名讀詩句。

(4)朗讀指導。

朗讀節奏:(“/”爲句中停頓)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疑是”、“低頭”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光”、“霜”、“鄉”讀時要清晰些,停頓時間長一些。

(5)指名上來演吟誦詩句。

(6)指導背誦。

二、鞏固詩意

1.誰願意來當一回英莢、奶奶,把她們之間的對話演一遍呢?

要把詩句解釋清楚哦!自由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課文。

三、指導用“思念”造句

1.誰在什麼情況下思念誰呢?

2.就連小動物之間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師生共同糾正。

四、小結課文

1.這篇課文透過對話形式,引出一首古詩,反映了小學生英英對古詩《靜夜思》的正確理解,並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同時也激發了我們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2.同學們,學過課文後,你們對學習古詩有什麼認識?可以談談。

小學古詩教案3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詩歌意象,梳理作品脈絡,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學會聯繫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詩人的代表作品。

2、透過對古詩詞分析鑑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鑑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優美的詩歌作品進行賞析指導;培養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意的解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閱讀中國古代優秀詩歌,感受其思想和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領悟中華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

把握關鍵詞語及詩句的內涵,瞭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聯繫詩歌創作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詩歌。

【教學難點】

1、全面領會並用恰當的語言準確概括詩詞意境及所用的藝術手法。

2、透過對古詩詞分析鑑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鑑賞能力。

【詩意點與主問題】

讓學生在閱讀中將詩詞的情感體驗內化爲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豐富、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建構其精神生活的基本範式和人文底蘊。

【教學策略與手段】

涵詠、賞讀、點撥、講析相結合。

【課前準備】PPT

【教學流程】

匯入語設計:

走進古典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詩歌的`清芬中,我們的前人會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中立起,踏着秦磚漢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飄飄地沿着字裏行間向我們走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古典作品的解讀和鑑賞總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礙。在我們眼中,古詩彷彿是一枚好吃的堅果,雖然我們知道那裏面的果仁兒是有營養的,但我們卻無法突破那堅硬的語言外殼。詩歌鑑賞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困難麼?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們以《山居秋暝》爲例一起作個探討。

小學古詩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遊園不值》。

3.讀懂《遊園不值》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啓發談話。

古詩是同學愛讀愛背的文學體裁。背誦理解古詩對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三位大詩人的作品。

板書:12古詩三首

二、通讀全課,學習生字

1.觀看誦讀動畫。

2.自己練習朗讀課文,注意節奏,注意生字讀音。

3.讀生字組詞,說說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自學《遊園不值》

1.讀通全詩。

2.自主探究詩句意思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教師巡視指導。

四、彙報自學收穫

1.指定一個小組的代表到臺上來,給大家講這首詩。(教師用動畫輔助。)

在學生講的過程中,其他人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質疑,可以答疑;老師適時點撥。

2.在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後,師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暢的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l)關於題目。

遊園不值:意思是遊覽花園,沒能進去,因而沒遊成。不值:沒有遇到。

(2)“應憐屐齒印蒼苔”的含義及與下句的關係。

通順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園的主人)太愛惜蒼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壞。

第一句意思明確了,學生自然明白因爲園子主人“憐蒼苔”,所以纔有“小扣柴扉久不開”,一因一果。

(3)關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的理解。

a.表面意思:園子裏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紅杏已經探出牆頭來。(看圖印證)

b.這兩句詩反映了春天朝氣蓬勃、生動活潑,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強大及不可阻擋。

(4)詩的前兩句與後兩句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呢?

(前兩句感到掃興、遺憾;後兩句則有對蓬勃春意的讚美,心中充滿驚喜、快慰。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春的讚頌,對旺盛生命力的讚頌。)

五、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背誦下來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其它兩首詩。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飲湖上初晴後雨》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讀懂這兩首詩的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背誦《遊園不值》。

二、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1.讀通全詩。

2.朗讀、感悟詩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三、彙報自學收穫

1.指名到臺上當小老師,指着字幕片上的詩句,逐詞逐句講解需要點撥的地方:

(1)題目。

(2)西子,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適,適宜。

(4)前兩句寫的是實景,後兩句則是作者大膽的想像,用西施之美來比喻西湖之美,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愛之深。

(5)前兩句中的詞語之間對仗工整,如“水光”對“山色”,讓學生找出其他相對應的詞語,體會作者構思、用詞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風姿。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3.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四、自主學習《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讀通詩句,詩準字音。

2.自讀、感悟,讀懂詩句,體會情感。

3.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五、彙報學習收穫

1.請一名學生上臺講詩意,其他人隨時質疑,“小老師”若解答不出,教師相機點撥。

(1)“淨慈寺”與“西湖”有何聯繫?

題目中的“淨慈寺”是一個佛寺,在杭洲西湖邊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題目意思是清早走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時看到的景色。)

(4)“無窮”,在詩中指範圍廣,無邊無際。“無窮碧”,指無邊的綠伸向遠方。

(5)“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特別可愛。

引導:同樣是寫西湖,這首詩與前一首有什麼不同?

(前一首詩中作者用奇麗的想象把西湖擬人化了,表現了西湖之美;這一首詩作者集中描繪了湖面蓮葉、荷花,紅綠相映,荷日生輝,把西湖之美具體化了。)

2.看圖,(用投影)直觀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3.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六、總結

1.指名朗讀三首詩。

2.說說每首詩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相同之處。

3.談談自己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