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精選7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1

目標:

1、感知音樂《糖梅仙子》活潑、有趣的情緒。

2、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體驗與同伴遊戲及表演的樂趣。

3、能按節奏、較清晰地唱出歌詞

準備:

“糖梅仙子“的音樂、圖譜兩幅、仙女棒一個、每個籃子放一些糖果幼兒人手一份。

過程:

一、出示圖一,用故事引入活動,欣賞ABA段。

教師: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從精靈王國來的糖梅仙子,昨天精靈國王過生日,我和小精靈們都去給國王慶祝,那裏可熱鬧了,你們想不想知道生日會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讓我來告訴你們吧!聽!(教師徒手做動作,不唱,幼兒欣賞)

二、欣賞A段(教師出示糖果,唱出歌詞)

三、出示圖譜二,放音樂唱A段(教師點譜)

四、教師邊請幼兒說邊用唱的方式來引導。(送了幾次糖果)

五、聽A段音樂學做動作。

六、聽A段音樂教師帶幼兒站起來做動作。

七、接龍遊戲“送糖果”

每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吃的糖,並用接龍的方式遊戲。如:糖梅仙子最愛蘋果糖、蘋果糖樣樣都喜歡,送給你。(第一名幼兒“送”給下一位同伴。)

八、聽ABA段音樂,站起來給朋友們送禮物。

九、出示圖譜,教師指圖譜,着重點出泡泡糖吹了幾下。

十、學精靈國王吹泡泡糖。

1、精靈國王吹啊吹啊,吹出的泡泡有的那麼大,有的那麼小,我們來看看最大的泡泡國王吹了幾下?最小的泡泡吹了幾下?還有一些吹了幾下?

2、聽B段音樂,教師指圖譜,幼兒做動作。

你們想不想學精靈國王吹泡泡糖。

十一、完整感受音樂

好玩嗎?我這啊還有許多糖果,誰願意把這些糖果送給更多的朋友?

十二、結束活動:送糖果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按音樂節奏,手腳協調地做摘果子動作

2、加深對秋天的認識,體驗摘果子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創設“豐收的果園”情境

2、《摘果子》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複習《小樹葉》注重表達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賞《摘果子》的樂曲旋律,進入水果豐收情境,產生聯想

3、學習律動

1)幼兒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悅

2)教師示範,講解動作的要領,如:手腕的轉動等。

3)幼兒隨音樂節奏練習摘水果的動作

4)隨樂複習踵趾小跑步

5)手腳協調的隨音樂做動作。

4、鼓勵幼兒創編動作,表現果園的豐收情景

5、引導幼兒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體合作表演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感。

2、結合已有的生活的經驗,探索表演理髮師的理髮的動作,感知理髮的過程。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理髮的經驗

2、剪刀、推子、刷子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練聲

2、複習歌曲《胡說歌》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談話,引出主題

2、教師:小朋友,你去過理髮店嗎?理髮店是做什麼的?

教師:理髮店的叔叔阿姨用什麼來理髮?理髮時剪刀會發出什麼聲音?

三、學唱歌曲教師:

教師扮演理髮師,手拿理髮工具,表演歌曲《理髮店》。教師帶領孩子有節奏的隨音樂念歌詞。

教師:教師唱歌,請幼兒當理髮用的剪刀和推子,發出“卡擦卡擦”“刷刷刷”的聲音。教師:你們喜歡這個聲音嗎?我們也來學一學。

教師:理髮師理髮的時候開心嗎?用什麼樣的歌聲來表現理髮師理髮時的開心心情?

四、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教師:

理髮師用剪刀、推子剪頭髮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動作呢?

教師:理髮完後,要幫客人做什麼呢?

幼兒創編動作後,帶領幼兒練習表演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隨着音樂表演理髮的動作。

五、結束部分複習歌曲《神奇的布》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運用肢體動作,感受並表現歌曲中休止符和間奏。

3.感受拉拉勾做好朋友的情境。

活動準備:

圖譜、指偶、鋼琴伴奏過程:

一、遊戲《拉勾勾》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和大家做朋友,你們願意嗎?那我們來拉勾勾做朋友吧。

師:請你跟着我一起做(教師邊念邊做動作兩遍)師:那我們現在來做好朋友拉拉勾吧!(教師邊唱歌邊與小朋友拉勾勾)

二、欣賞歌曲《拉勾勾》,理解歌曲第一段。

1、教師有表情的清唱歌曲一遍師:能跟你們成爲好朋友真開心,你們開心嗎?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好像不開心我們聽聽看發生了什麼!

提問:

師:剛纔兩個小朋友怎麼了?他們開心嗎?(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歌曲裏面是怎麼表現出不開心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2、欣賞第二遍,邊唱邊畫休止符。

師:它是怎麼表現不開心的?這是什麼意思?

師:是的,生氣了就不說話了,就會做這個動作。你也可以一起生氣

3、教師唱歌,幼兒做生氣的動作師:哈哈,在你們的幫助下,我也很生氣,我的歌唱得更好了,你們要不要來試一試?

4、大家一起邊做動作邊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

1、師:兩個小朋友生氣了,不理對方了,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們重新變成好朋友嗎?(補充提問:剛纔我們是怎麼成爲好朋友的)(出示圖譜)師:誰來跟我拉拉勾(教師與一名幼兒拉鉤)師:我們一起跟你旁邊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師:咦,這中間的四條線什麼意思?它們在兩段的中間,是讓我們休息一下。

師:這首歌真有意思,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又是好朋友,我們再來唱一唱吧!

2、出示指偶,師:這兩個小動物生氣了,我們一起用歌聲來幫助他們成爲好朋友吧!

四、結束活動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兒歌名字叫《拉勾勾》,以後我們好朋友生氣了,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重新變成好朋友。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形和節奏選用恰當的樂器爲樂曲伴奏。

2、能夠按指揮的手勢正確的進行樂器演奏,感受大家合作表演的愉快。

活動準備

圖譜、伴奏帶、樂器圖片三張、樂器若干樣(碰鈴、圓鼓板、鈴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

1、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歌,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認真聽,待會告訴老師,你聽完了有什麼感受?

2、教師提問。

師:歌曲放完了,請說說你的感受?(歡快、活潑、高興)

二、出示圖譜。

1、教師哼唱歌曲一遍。

2、教師提問:請你們想一想,可以用哪一些身體動作來爲這張圖譜打節奏?(拍手、拍肩、抖手、跺腳)

3、教師邊哼唱音樂邊演示動作。

4、教師帶領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圖譜。

5、分組聽音樂做身體動作來表示圖譜。

三、分配、出示樂器。

1、教師提問:請小朋友看看這幾個圖案,你覺得用哪些樂器來配合適?

2、徒手練習(教師哼唱,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

3、分組徒手練習。

四、打擊樂演奏。

1、教師帶領幼兒用樂器演奏2遍。

2、請小朋友交換樂器演奏(先徒手練習一遍)。

3、用樂器演奏。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說一說參與打擊樂演奏的`感覺,請幼兒回到班級繼續演奏。

大班歌曲活動:春雨沙沙

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以歡快的情緒較完整參與演唱

2、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小貓、小鴨和小白兔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在《我上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

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

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的讓小鴨和小貓進教室。

4、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着放入背景圖中。

(3)出示“小朋友”圖片。

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爲什麼?”

5、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領唱,幼兒跟唱。

(2)重難點句教唱,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幼兒園音樂欣賞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後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後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麼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麼?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彙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並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鬥、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錶現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後輕柔、優美的性質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在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原來有什麼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麼?

(幼兒能運用“優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彙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後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並沒有發現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並透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於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爲操練歸來後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奏等方式表現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的道具,他們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身體節奏較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後,啓發幼兒用動作表現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

(表現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瞭解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透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2)教師伴隨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和表現變速曲所表達的情景。

(在散文詩的啓發下,有些幼兒能邊聽音樂邊根據詩的內容相應地變化動作。)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海軍》原曲與變速曲的區別。並表現小海軍操練與生活的情節

1。幼兒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現小海軍操練的情景。

2。幼兒登上“軍艦”;完整地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

(活動至此,幼兒能較自主地、完整地運用體態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尤其對原曲的表現從動作與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兒運用體態表現變速曲時動作的美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爲活動的載體並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並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透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和環境創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後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奏之後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2)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