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雙語言時代》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雙語言時代》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雙語言時代》教案

[教學目標]

一、瞭解本文的結構特點。

二、學習閱讀篇幅較長、資訊量較大的文章,從中篩選內容要點。

三、瞭解現代社會語言日趨國際化的特點,瞭解我國雙語言發展狀況。

[教學難點]

一、認識文章各部分的邏輯聯繫,瞭解本文的結構特點。

二、理解本文的結論:“雙語言是一種現代化的指標。從雙語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測知國家現代化的程度。”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大家聽說過“雙語言”嗎?雙語言時代是個新穎的說法,大家對此說法有什麼感受?本文是一篇論文,大家對論文有多少了解?

二、介紹有關論文的一些知識。

論文是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議論文和說明文,有着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從觀點和內容上看,要有相當的創新性;從材料佔有上看,要有相當的可靠性;從論證過程上看,特別強調邏輯的嚴密性;從語言表達上看,必須做到準確、恰當和流暢;從文章結構上看,往往分緒論、本論和結論三個部分。

三、快速閱讀課文(15分鐘),思考下面的問題。

1、什麼是國家共同語和國際共同語?爲什麼說我們這個時代是雙語言時代?雙語言時代有什麼特點?

2、本文的七個部分可以分爲幾層意思?這幾層意思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聯繫?本文的結論是什麼?

第1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主要應當瞭解地球村和國際共同語兩個概念。

第2組問題比較複雜,要正確回答這幾個問題需要對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緒論,主要意思有兩句話,一是“英語已經事實上成爲地球村的共同語”,二是“現代是雙語言時代”。

第二到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本論部分。這一部分可分爲三層:第二、三部分是第一層,從全球範圍論述英語已逐漸取代法語,成爲事實上的國際共同語。第四到第六部分是第二層,以東南亞、印度、日本幾個地區或國家爲例,反映世界各國殊路同歸,論證走向雙語言時代是國際大趨勢。

第七部分是第三層,將雙語言的發展與現代化結合起來,指出我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面臨改進漢語教學和提高英語水平的雙重緊迫任務,從而引出了本文的結論。文章最後一段包含了本文的結論——“雙語言是一種現代化的指標。從雙語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測知國家現代化的程度”。

四、精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給“國際共同語”下一個定義。

2、“英語的洪水氾濫”應如何理解?造成這種現象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3、法語爲什麼在與英語的'競爭中失敗?

4、給東南亞國家的雙語言化列一個一覽表,表中應反映兩方面的內容——國家語言和英語的地位。

5、印度與日本的英語發展有哪些不同之處?

6、在改革開放時代,形勢對我國的雙語言發展提出了哪些要求?

以上這些問題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主要考查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參考答案:

1、國際共同語是一種由歷史逐漸形成的各個國家都可以方便使用的語言。注意,要點在“一種”。

2、指在全球範圍內流通。原因有政治、經濟、英語本身的優勢和美國的推動等。

3、原文中有四條明示資訊。(略)

4、略。

5、印度:英語長期作爲教學語言得以流通;英語成爲有利可圖的商品。日本:受美國影響;受旅遊影響;受大企業用人制度影響;受教育影響。

6、內外並舉,兼程前進。

五、教師總結。

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獲得了兩方面的收穫。一方面,我們對資訊化時代的當今世界對語言的要求有了比較清楚地瞭解;另一方面,我們對論文的內容和結構(尤其是結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廣泛地接觸這種問題(特別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同學),希望今天的學習對你們有所幫助。

標籤:教案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