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主題公開課能幹的小手教案及反思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班主題公開課能幹的小手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主題公開課能幹的小手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活動準備

1、手形的圖片

2、操作材料:繪畫(塗色:“手套”、水彩筆);磁釘

活動過程

一、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匯入。

1、教師和幼兒一起伴着手勢讀兒歌。

2、師:兒歌中的小手做了哪些事?

3、師:除了剛纔講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

4、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小手爲什麼會這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二、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

師:你的手上有什麼?(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師: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

①、老師分別將磁釘貼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老師將x x貼在x x指上。

②、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磁釘貼在相應的手指上。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裏?(手掌)

(2)手還可以怎樣分?(手心、手背)

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三、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

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四、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多動手,勤動手。

師: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啓發幼兒想想: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繪畫(塗色:“手套”)幼兒幼兒

用自己能幹的小手給“手套上的手指”塗上自己喜歡的顔色。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學反思

這節上得很成功,我採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在直覺行動思維基礎上就已經逐步演化爲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理解詞義和語言。接着我用了練習法使幼兒熟練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採用遊戲“繪畫”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們在輕鬆、愉悅氛圍中結束了這堂課。這個遊戲也可以讓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小手很能幹,本堂課的主題也得到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