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差不多先生傳學案

〖主幹知識〗

差不多先生傳學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直隸()焦急()懶人()一撇()陝西()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

從從容容:

②何必太精明呢?

精明:

③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

精細:

④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一命嗚呼:

3、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他有一雙眼睛,但看不很_____;有兩隻耳朵,但聽不很_____;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_____。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_____,他的思想也不很_____。

(分明精明細密清楚講究)

4、文學常識填空。

《差不多先生》一文的作者是_____,我國著名的_____、_____,著有《嘗試集》、《胡適文存》等。

5、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這篇課文描繪了一個信奉“ ”的差不多先生的可笑形象。

〖點擊思維〗

1、注意“撇”是多音字,有“piē”和“piě”兩個讀音,此處應該怎麼讀呢?

2、注意體會句中“從從容容”“一命嗚呼”這兩個詞語的諷刺意味。

3、“精明”“細密”、“分明”“清楚”是兩對含義相近的詞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這些詞的細微差別。

4、你知道嗎?胡適於1920年出版的《嘗試集》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找來讀一讀吧。

5、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對差不多先生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規律方法】

〖理清結構〗

相貌和個性特點

按時間順序記敘事蹟

死後人們稱讚、效仿

〖語言特色〗

這篇文章之所以把國人的劣根性諷喻得入木三分,非常深刻是因爲作者在行文中運用了反語的修辭。反語就是正話反說,也就是說反話。例如,差不多先生臨死時說的話沒有意義,文中卻把它稱爲“格言”;差不多先生一生沒有功德,文中卻稱讚他”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差不多先生不是高僧,文中卻稱他爲“圓通大師”。運用反語修辭,表意明確、深刻,增加文章的幽默感,也可以引入深思,並增加文章的感情色彩。

〖把握重點〗

一、文章主旨

課文作於1924年,最初發表於1924年6月28日(申報)平民週刊第一期,是一篇用傳記形式寫成的帶有寓言性的諷刺作品。文章借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責、不肯認真,結果以悲劇收場的故事,指出這種行事態度正是中國積弱的病根,期望國人警惕覺悟,革除陋習。

二、差不多先生形象分析

文章第二部分先敘述差不多先生的童年,接着敘述他的學生時代,長大後到社會上工作,最後敘述他得病死去。按照時間順序,選擇瞭如何買糖、讀書、當夥計、搭火車和治病的典型事例,概括記敘了差不多先生一生的行狀。在作者筆下,差不多先生是這樣做事的:

(1)小時候,差不多先生的'媽媽叫他買紅糖,他卻買了白糖回來。

(2)讀書時,差不多先生的老師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陝西。老師糾正時,他卻說山西和陝西差不多。

(3)差不多先生當夥計時,常把“千”寫成“十”,把“十”寫成“千”。

(4)差不多先生搭乘火車,遲了兩分鐘纔到火車站,弄不明白火車爲什麼不等他。

(5)差不多先生讓牛醫王大夫代替汪大夫給他治病,結果一命嗚呼。

這些事例,都表現了差不多先生凡事馬馬虎虎、敷衍塞責的特點。在作者筆下,差不多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形象,他一生行事不求認真,但求得過且過,最後竟爲此丟了性命。只是,他至死也未覺悟,因爲臨死的時候他還在說:“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真是愚頑至極,不可救藥。這更增強了作品的諷刺、批判色彩。

〖攻克難點〗

準確理解文章開頭寫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個性特點的意圖是本課難點。文章以設問開頭,幽默風趣,引起了讀者的注意。接下來的一段文字,強調了“差不多先生”“人人皆曉,處處聞名”,是“各省各縣各村”人士,每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在於指出像差不多先生一樣凡事馬馬虎虎,不求認真,不求準確,是中國人的通病。在作者筆下,差不多先生的相貌與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細密。他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作者透過描寫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言語,突出了差不多先生苟且馬虎的個性。

〖質詢疑點〗

既然差不多先生所作所爲這麼迂腐可笑,作者爲什麼在文章結尾寫差不多先生死後,人們都稱讚他,效仿他?

在這部分中,作者寫差不多先生死後,人們都稱讚他;不僅稱讚他,還向他學習。於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國也就成了懶人國了。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說差不多先生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在最後一段又說“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作者這樣誇張地寫,目的是指出做事馬馬虎虎、敷衍塞責、是非不分,是中國人的通病;在最後一段迴應前文,指出這種情況愈來愈厲害。他這樣寫是希望能喚醒國人,革除這種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