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石潭記》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 誦讀課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鬱憂傷的感情

3. 學會欣賞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實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寓情於景的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 字詞過關(一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

給下列字注音 冽( ) 坻( ) 嵁( )佁( )俶( )

翕( )悄愴( )

自己還不會讀的字--------

2、 根據課下注釋自己翻譯,不懂得劃出.(二讀課文,讀懂文意)

翻譯下列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  

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    

以其境過清 

不會翻譯的句子--------------

3、根據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讀課文,讀出意境、感情)

用課文原句回答

文中寫潭水清澈的句子-------------------------------------------

文中表達作者悲苦心情的句子----------------------------------

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

4、話題梳理

(1)課文抓住小石潭的什麼特點描寫的?請試着分析一下描寫順序。

(2)你認爲作者觀賞小石潭的過程中心情有沒有變化?請結合具體語句談談。

二:課堂學習

1、匯入新課(小石潭美景配樂圖匯入)

2、作者,背景簡介,解題。(幻燈片)

“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柳”

“永州八記”之四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透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3、朗讀課文  (配樂範讀)

檢測預習(幻燈片)

4 、師生共同疏通文意。

小組合作解釋、翻譯課文

老師點撥強調常見文言現象

(幻燈片)

(1) 古今異義。 

去:(古)離開(今)前往,到某處 

怡然:(古)靜止不動的樣子?(今)癡呆或深思的樣子 

小生:(古)年輕人(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 一詞多義 

以:①全石以爲底(介詞,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

③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 

爲:①全石以爲底(動詞,當“作爲”講) 

②爲坻,爲嶼,爲堪,爲巖。(動詞,“成爲”) 

清: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②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3)詞類活用: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②皆若空遊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③斗折蛇行(鬥、蛇: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

④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那樣)

⑤悽神寒骨(悽、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淒涼、使……寒冷)

5、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1) 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3) 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4) 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小組合作回答(要求:儘量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6、賞讀課文。

小組合作交流、老師點撥

(1)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點撥: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着“石”的氣息。“全石以爲底”,“卷石底以出”說明“潭”的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悽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2)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點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3) 文中的“動”與“靜” 

點撥:①游魚的“怡然不動”及“俶爾遠逝”表現了魚兒的生動活潑。②小溪。就小溪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 

(4)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5) 文中的“景”與“情” 

點撥: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爲了擺脫抑鬱心情。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悽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6) 文中的“鏡頭”與“畫面” 

點撥:在第一段,作者採用的是“移步換形”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採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個字,就活靈活現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魚的美景。 

7、探究作品 創造閱讀 

假如你是一位優秀的導遊或園林設計師,請你爲小石潭設計景點。

指導:仿照曲苑風荷景點的設計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爲主,有上百個品種的荷花,紅蓮、白蓮、灑金蓮、並蒂蓮等,蓮葉田田,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8、課堂小結

說說學習文章後有什麼收穫?

(1)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正確讀原文: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讀出節奏,停頓正確;

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會讀文章:讀相關材料:讀作者介紹 讀寫作背景 讀文史常識

疏通文意:猜、看、查

理解文意:結合背景體會作者感情,原文中找依據

(2)小結本文: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表現了作者傑出的寫作技巧。 

9、課外作業 

(1)、根據寫作思路背誦課文: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遊潭之人

(2)、課外閱讀《始得西山宴遊記》與本文對比,從寫景特色、思想感情角度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