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公開課教案15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公開課教案15篇

小班公開課教案1

目標:

1、 透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園正確識認“花”。

2、 讓幼兒初步學習組詞。

準備:教具字卡:花、紅、綠、圓、春天、媽媽各一張;學具字卡;花若干;圖一幅。

過程:

一、 出示“春天”“媽媽”引入:

1、 讓幼兒念出“春天媽媽”;

師:小朋友,當“春天”和“媽媽”排在一起變成好朋友時,我們怎麼念呀?

2、 將“春天”對摺,引導幼兒念出“春媽媽”。

(1) 將“春天”對摺,請幼兒說分別是哪個字寶寶。

(2) 將“春”和“媽媽”排在一起,請幼兒念一念。

二、 出示圖,引出字卡“花”

師:瞧,春媽媽來了,她還帶來了誰呀?

幼:花。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一認“花”字是什麼樣子的,好不好?

三、 識認字卡“花”:

1、 教念,個別念。

2、 傳字卡遊戲:

老師拍鈴鼓,幼兒傳字卡,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幼兒停止傳遞,此時字卡在誰手上,就請誰告訴大家這個字是誰。

四、 組詞:(以給字卡“花”找朋友的形式)

1、 先將字卡“紅、綠、圓”送給小朋友,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拿着字卡“花”邊唱歌曲《找朋友》邊找,最後請小朋友將兩個字卡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新詞,並請幼兒讀出新詞。

“找呀找呀找,花字寶寶找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呀,花的朋友在這裏”

2、 引導幼兒用其它的朋友組成新詞。

(1)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花呢?

(2)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花呢?

小班公開課教案2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4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經過操作學具、觀看課件,學習4的相鄰數,培養幼兒對相鄰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思維推理本事。

3、學習4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係,明白4的相鄰數是3和5。

重難點分析:

重點:由3比4少1,5比4多1的關係,推出4的相鄰數就是3和5。

難點:用語言清楚地表述比較出的結果。

活動準備:

知識:學習了3的相鄰數,初步瞭解了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係。

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數字胸飾若干學具:每人3朵藍花、4朵黃花、5朵紅花。數字卡片每人一套;活動過程:

一、匯入:以請幼兒觀看錶演的語氣,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表演資料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數字"4",哭着來到小朋友面前,請小朋友幫忙找朋友。

二、展開:

1、教師引導幼兒做遊戲"開花",觀察比較感知3、4、5三個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係。

春天到了,花園裏的花都開放了,花園裏掀開了3朵藍花,過了今日,又開了4朵黃花,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字朋友。問:"藍花和黃花誰多誰少?藍花比黃花少幾朵?3比4少幾?"經過遊戲,你明白了4的一個好朋友是幾?(因爲3比4少1,4的一個好朋友是3)(2)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操作比較4、5之間的關係。

花園裏又開了5朵紅花,請你給它找出數字朋友吧!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個好朋友是5。

(3)教師小結:剛纔,我們大家一齊做了一件好事,給數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3和5,也就是說,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1)第一張幻燈片,屏幕上出現3多藍花、4朵黃花和數字3和4,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繼續播放:屏幕上出開出5朵紅花和數字5,引導比較,得出結論。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張幻燈片出現,數字3、4、5,把數字"4"請上臺來,問:"數字4你找到朋友了嗎?是幾和幾?"幼兒一齊說出結論:4的好朋友是3和5。

3、遊戲:"找朋友"進行鞏固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字(3、4、5)的胸飾,戴數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着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字3,一個是數字5。找對了共同慶賀。遊戲可反覆進行。

三、結束:組織幼兒收起學具,自然下課。的相鄰數

小班公開課教案3

【活動背景】:

在 《漂亮的顏色》主題活動開展了半個月,孩子們吃完點心——元宵後突發奇想“元宵怎麼都是白的,沒有紅色的呢?”……我帶着興奮而好奇的問:“你怎麼會想到紅色的元宵?”“赤豆湯是紅的,棗子也是紅的,我想讓元宵也變成紅色的。”孩子們響亮地說着。我帶着一份激動、帶着一點誇張,及時肯定和讚揚了他們的善思與大膽想象。受此感染和影響,孩子們紛紛訴說着: “我想做綠色的元宵。” “我想做黃色的元宵。”……想象之門就此叩開,孩子們憧憬着各種色彩的元宵。我問道:“我們怎麼做彩色的元宵呢?”經過討論、爭論之後,我們圍繞“彩色元宵”開展了一系列的準備活動。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自主選擇適宜的工具製作彩色元宵。

▲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動手操作,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

▲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區:幼兒已製作成的各種彩色水、米粉。

工具區:各種餐具(碗、調羹、盤子等),抹布

遊戲區:大地毯上灑滿藍色小縐紋紙條。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回憶製作彩色水的過程。

2、教師出示米粉和彩色水,討論如何製作彩色的元宵。

師:今天我們要來做彩色元宵,需要什麼材料呢?

幼:彩色水,米粉。

師:有了彩色的水,米粉。我們怎樣製作彩色的元宵呢?

幼A:米粉裏放點紅色的水。

幼B:攪拌米粉。揉成米粉團,再搓成彩色元宵。

3、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

教師巡迴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提醒幼兒之間互相幫助,注意衛生。對能力不強的幼兒給予引導和幫助。

幼A:一邊和着米粉,一邊數着數:“1、2、3、4、5,夠了。”然後用調羹攪拌着米粉和紅色的草莓汁, “變了,變了,米粉變成紅色了。”興奮的她不斷的探索着米粉、米粉糊、米粉團……

幼B:不時地看看自己的操作,又偷偷地瞧老師。原來是他的桔子米粉糊太稀了。面對他的困惑,教師給予及時的旁敲側擊的引導。

4、幼兒互相交流製作過程,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5、遊戲:元宵樂

幼兒扮成元宵在地毯上自由滾動。(有的幼兒側着滾、有的幼兒抱着腳翻滾、有的幼兒頭頂着地一個接着一個的滾、還有的幼兒兩人抱成一團翻滾……滾成一團,笑成一團。)

【活動延伸】:

品嚐彩色元宵,體驗成功的喜悅。

反思與評析:

1、彩色元宵是預成活動中的一個生成活動,它建立在幼兒的需要與興趣上,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上,它是一個現有經驗與新經驗的整合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操作、主動探索。

2、每時每刻,不論在任何一個地方,一種愛的力量總在激勵着幼兒積極地觀察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祕,作爲活動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教師應抓住教育契機,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機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設探索活動的機會和自由發展的舞臺,激活幼兒的思維、挖掘智慧,尊重、支援、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促進幼兒在現有水平上不斷地發展。

3、幼兒天生是個探索家,在探究如何使自己變成元宵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更一步的昇華。

小班公開課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能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2、運用觀察法比較蘋果的不同特徵,按顏色、大小進行正確分類。

3、透過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

二、活動準備:

1、大的紅蘋果30個;小的紅蘋果30個;大的綠蘋果30個;小的綠蘋果30個;(可供幼兒操作的蘋果樹2棵)大籮筐1個;小籮筐1個;不大不小的筐一個;

2、課件:蘋果園景色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並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難點:透過觀察、比較、操作,感知蘋果的不同特徵。按顏色、大小進行正確分類。

四、活動過程:

1、匯入:(開車去果園)“秋天到了,果園裏的蘋果成熟了,今天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寶寶們,你們想去嗎?好,那我們就出發吧。”(音樂起)

2、“果園到了。看!多美呀!瞧!好多的蘋果掛在樹上呢,聞起來好香啊。寶寶們,想不想摘下來嘗一嘗呢?”

a(出示可操作的蘋果樹)教師示範摘果子。念兒歌:“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b請幼兒摘蘋果(安老師的口令摘,摘完後放在自己的操作板上點數,並說出總數。)要求幼兒用食指從左到右有順序的點數。

c請個別幼兒學習點數(糾正數錯的幼兒)

3、區別蘋果顏色、大小,並分類擺放“大家看,老師這裏也有四個蘋果,它們哪裏長得不一樣?”

(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老師拿來一個不大不小的筐。我們把顏色一樣的放在這個筐裏,該怎麼放呢?”

a請小朋友說一說。

b大家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c個別幼兒操作錯誤的,教師加以糾正。

4、“小朋友們真棒!剛纔我們是按顏色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麼來分呢?”

a引導大家按大小不同來分。(幼兒操作)

b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拿上來看一看,再進行糾正。

小朋友們真能幹,不但摘了許多蘋果,還幫它分好類。看(出示一大一小兩個筐)這兩個筐一大一小,你覺得蘋果該怎麼放了?

(大蘋果放在大筐裏、小蘋果放在小筐裏)c分組放蘋果,教師檢查4、送蘋果:

“我們今天摘了這麼多蘋果,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有綠的。好厲害啊!你想把這些蘋果送給誰呢?”(幼兒自由講述)“好啊,蘋果可以送給好朋友,可以送給託班的弟弟、妹妹,還可以送給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現在我們一起坐上汽車送蘋果去吧!”(音樂起)活動結束。

小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猜猜、抓抓、嚐嚐的遊戲中,體驗感知糖果的不同(數量、形狀、軟硬、味道等。)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簡單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小罐各一對,分別標上記號。

2.各種糖果若干。(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糖等。)

3.兩個透明塑料桶,多條糖果排列紙條。

4.每位幼兒粘紙照片、糖果帖紙。

5.敲碎的按葉糖,小袋裝的跳跳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體驗:

1.出示區域遊戲中的圖片,引起幼兒對遊戲活動“送糖果”情景的回憶。

提問:這張圖片認識嗎?我們是用它來做什麼遊戲的?

這上面有誰?(讓幼兒將名字一一念出。)

遮掉一半的畫面,提問:***喜歡吃什麼糖,還記得

嗎(教師必須清楚的瞭解誰的喜愛,如好朋友之間

的。)

二.操作,遊戲

(一)“猜糖果”

1.紅罐中的糖果“一和許多”(罐內放置各種形狀的糖果)

抓住兩點:一是聽辯是否正確,可數一數驗證;二猜猜看

糖紙裏藏着什麼形狀的糖果?(重點介紹橢圓形)

教師小結:糖果是有各種形狀的。

2.猜黃罐中“多與少”(多些棉花糖與5個硬糖果),

靠近孩子搖,多搖幾遍,嘴裏關照“仔細聽。”

問題提示:明明這個罐子裏轟隆隆的,怎麼這個少,

那個多呢?

故抓住三點:一是驗證。

二是引導幼兒思考糖果的軟硬差異。(原來啊,軟

的糖果發出的聲音輕,硬硬的糖果發出的聲音響。)

(二)抓糖果

1.教師出示透明大桶,交代遊戲規則:一個手抓一次。

2.準備兩個大桶(裝紅色的糖),節省時間,幼兒抓數自己的糖果。

抓住兩點:一是否每個幼兒都在數,二是數的對嗎?會說總數嗎?

3.教師圖象化統計:用事先準備好的糖果紙條與幼兒粘紙對應統計,統計最多的與最少的。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抓糖的過程。

問題提示:(1)猜猜顧老師抓糖能抓幾顆?爲什麼我抓的

可能多?

(2)教師用大手演示抓糖過程,引發幼兒思

考。(爲什麼大的手抓的糖果少?)

(3)幼兒討論,教師嘗試。

5.幼兒第二次抓糖。

讓幼兒試一試,如不行。教師可提示語言,抓住後,數數

多了嗎?

教師觀察幼兒比較,排列的方法等。(教師小結:抓的方

法不一樣,抓到的糖果也會不一樣多。下次我們到區角活

動繼續去玩一玩,比一比。)

(三.)吃糖果

1.嘗“桉葉糖”

●教師請客幼兒品嚐小小的桉葉糖

●詢問幼兒吃在嘴裏什麼感覺?平時我們都吃甜舔的糖,辣辣的糖什麼時候吃?

●讀“按葉糖”的介紹,知道這是一種治療的糖。

2.嘗“跳跳糖”

幼兒閉眼張嘴嘗,高興結束。(原來有那麼有趣的一種糖,

吃在嘴裏還會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3.引導幼兒吃糖時別忘了保護牙齒。

小班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嘗試根據一定的標準對玩具進行分類。

2、知道東西分類擺放整齊,初步接觸分類的概念。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兔的玩具店》

2、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引起興趣

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並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

 二、聽一聽,欣賞故事

1、我們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歡玩具,小兔剛開了一個玩具店,裏面有很多不一樣好玩的玩具,教師點擊PPT故事欣賞,播放故事《小兔的玩具店》

2、幼兒討論: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小兔?

3、教師小結:我們把這些玩具都分開來,這樣找起來就會方便很多了。

三、想一想、嘗試分類

1、教師:我們再想一想,要把小兔的玩具店裏的東西按照不同的類型分開,我們可以怎麼分。

2、幼兒自由發言、討論。

3、教師:老師這兒也有很多玩具,我請小朋友們來分一分。

四、做一做,複習鞏

1、教師點擊課件中的遊戲,請幼兒將不同種類的玩具按顏色、形狀、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

2、教師:現在,小兔的玩具店裏可整齊了,不同的玩具都在不同的貨架上,一找就能找到。小朋友們,我們也回家去試試看,把玩具分分類。

小班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讓罐子發出好聽的聲音。

2、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感受音樂的樂趣。

3、能大膽參與探索活動,感受給人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裝有米、紅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標記牌、黑板。活動過程:

一、匯入過程:

1、教師搖動手中空罐子,引起幼兒注意教師:聽聽,罐子裏面有東西嗎?你怎麼知道沒有的`啊?沒有東西就沒有聲音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有沒有東西。

二、基本部分

1、小魔術吸引幼兒注意。

教師:那現在我要來變一個小魔術(將事先準備好的核桃裝入罐中,搖動)你們再聽一聽,有沒有聲音啊?猜一猜,裏面有東西麼?

2、幼兒選取罐子教師:現在老師這裏有那麼多罐子寶寶,你去找一個裏面有東西的罐子寶寶,罐子寶寶都封住的不可以開啟,今天要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哪個罐子寶寶裏面是有東西的,你拿一個有東西的罐子寶寶去坐到位置上好嗎?趕快來找找。教師:搖一搖你們的罐子寶寶,裏面都有東西嗎?

3、爲罐子寶寶分類教師:聽一聽,你的罐子寶寶發出的是什麼聲音,和旁邊的小朋友的罐子寶寶的聲音一樣嗎?我們來爲罐子寶寶找朋友好嗎?這樣他們就不會孤單了。

(1)爲第一種罐子寶寶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師: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搖一搖他的罐子寶寶,其他小朋友聽一聽,你的罐子寶寶和他的是不是好朋友,是好朋友的話就趕緊上來和他站到一起。你們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坐到一起,其他的小朋友爲他們讓一個位置好不好?

(2)爲第二種罐子寶寶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師:他們的朋友已經找到了,現在老師來幫你們找朋友好不好?請你們聽聽,誰和我是朋友。是我的好朋友的趕快上來,我們坐在一起。

(3)爲剩下的小朋友的罐子寶寶找朋友。

教師:現在請沒有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上來,我們一個一個搖一搖手中的罐子寶寶,聽聽誰是誰的好朋友。哦,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坐在一起。

(4)按聲音的不同將罐子放在一起。

教師:現在我們的罐子寶寶都找到好朋友了,我們讓他們休息一下,把他們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吧。好朋友要放在一起的哦。

4、認識罐中的東西教師(出示圖片):你們知道嗎?老師今天在這三個罐子裏啊,放了這三樣東西。這是什麼?我們吃飯燒飯的米寶寶;還有一種,你看這是什麼啊?豆寶寶,豆沙就是這個做的;還有一種是核桃寶寶。放了這三種東西,你猜猜,誰是核桃寶寶(分別搖動罐子)這是核桃寶寶嗎?那這是什麼寶寶呢?這個是什麼寶寶?

5、幼兒拿回自己的罐子教師:現在請你們拿回你們的罐子寶寶,米寶寶、紅豆寶寶、核桃寶寶。

6、遊戲:警察叔叔紅綠燈教師:我們要來做遊戲了,是什麼遊戲呢,我們要玩警察叔叔紅綠燈的遊嘍。(拿卡片反面紅色)警察叔叔拿出這個,紅燈,大家都不

出聲音,警察叔叔翻過來,就你來出聲,會不會?先保護好自己的罐子寶寶。眼睛要看仔細哦。(翻一張卡片)誰搖啊?對,是米寶寶,小朋友們真聰明。(翻回卡片)停!(翻過另一張卡片)來看看(幼兒搖)對,(翻過卡片)這樣呢?(幼兒停止)(再翻最後一張卡片)現在呢?

教師(準備卡片):現在我們開始嘍,速度很快的。核桃寶寶搖一搖,米寶寶搖一搖,紅豆寶寶搖一搖。(兩遍遊戲)

三、結束部分

1、配樂遊戲教師:老師要來唱一首歌了,然後和警察叔叔一起讓你們發聲音的,這個聲音會很好聽的。開始嘍!紅豆寶寶請你搖一搖,米寶寶請你搖一搖,核桃寶寶請你搖一搖,我們大家一起搖一搖。(歌唱速度加快!三遍)。

現在老師啊請來了一個樂隊,樂隊的聲音也是很快,所以你們的耳朵要聽好,眼睛要看好哦。好,全體起立。(伴隨音樂一起遊戲,背景音樂爲《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恩,很好,我們和老師們再見好嗎?

小班公開課教案8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各種聲音的習慣,並能夠分辨各種事物的聲音特點;

2.培養幼兒認識聲音的長短、大小和快慢的能力;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鋼琴、樂器、大鼓和小鼓、錄音帶、小娃娃、紅和黃的塑料片

三、活動設計思路

幼兒生活在充滿各種聲音的空間裏,各種聲音無不在他們小小的耳朵裏有所反映。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留心傾聽自然界、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不僅是爲了發展智能,還能養成注意力集中地傾聽音樂的習慣。

本活動是一次綜合藝術活動,適合3-4歲年齡段。

四、活動過程

(一)尋找聲音。

師:“天亮了,清早起來大公雞高聲咯咯咯叫,這下把貪睡的小花貓吵醒了,小花貓懶洋洋地說:‘喵—喵—再讓我睡一會。’一羣小雞在草地上唱歌,‘嘰嘰—嘰嘰’。一隻小羊走過來說‘咩—咩—,你們好!’‘嘰嘰—嘰嘰,你好!你好!’

師:小朋友們,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動物的叫聲?它們是怎麼叫的?

幼:我聽到大公雞咯咯咯/我聽到小花貓喵喵叫/小雞嘰嘰嘰嘰/小羊咩咩叫。

師:哦,那除了這些動物的叫聲,你還曾經在哪聽到過什麼聲音?(讓幼兒將他在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描述一下)。

幼:小鐘在走時發出的“滴答滴答”聲;大街上汽車發出“嘟嘟嘟”的響聲;下雨打雷的“轟隆隆”聲;老師彈琴發出的聲音;打鼓時發出的“咚咚”聲……

師:是的,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可是,怎樣才能發出聲音?

幼:拍手,跺腳,敲門,撕紙……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試試,除了拍手、跺腳,我們的身體還能不能發出聲音?(教師背對幼兒,捲起舌頭,用力在口裏彈動,發出“嘚嘚”聲;把嘴撅起,從口中用力向外噴氣,發出“噓噓”的聲音)。請幼兒想想,剛纔的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並請幼兒模仿。

請配班老師在教室外敲打樂器,讓幼兒聽聽聲音是從哪裏傳的?是什麼樂器的聲音?

(二)認識聲音的長短、大小和快慢。

1.幼兒聽錄音帶。

(1)雷聲和風聲。

(2)小溪流水和海浪聲。

(3)小羊叫和青蛙叫。

(4)火車鳴和汽車鳴。

帶領幼兒一邊模仿一邊進行比較,區別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2.讓幼兒親自敲大鼓和小鼓,透過大鼓和小鼓的不同聲響,感知聲音的大小。

3.和娃娃一起玩(感知音的快與慢)。

(第一次音樂)請幼兒抱着娃娃,當聽到較快節奏的“娃娃跳舞”樂曲時,舞動娃娃,隨着樂曲合拍地跳舞;當聽到“娃娃睡覺”的音樂時,便把娃娃抱在懷裏,隨之做拍娃娃睡覺的動作。

(第二次音樂)聽到“娃娃跳舞”的音樂時,舉紅色塑料片,聽見“娃娃睡覺”的音樂時,舉黃色塑料片。

(三)小結。

師:今天我們聽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也認識了聲音的大小、長短和快慢。以後我們聽音樂的時候,只要注意聽,一定會發現聲音有這麼多有趣的祕密。

小班公開課教案9

每當我跟小朋友們做手指遊戲一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的時候,他們對毛毛蟲都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但興趣點各不相同。孩子們的興趣點達到了共鳴。同時,教師應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尊重幼兒的自主活動。由此,我設計了此手工活動《毛毛蟲》,來進一步延伸幼兒對毛毛蟲的興趣.

活動目標:

1、 透過練習捏、揉、團、抓的技巧,增強幼兒雙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 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製造成型的毛毛蟲一個、 裁成小塊的報紙若干、襪子人手各一、托盤、小筐、塑料碗活動重點:將報紙揉成球 活動難點:將報紙球一個一個塞滿襪子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景,引發興趣。

教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誰呀?她長得什麼樣子呀?當幼兒說不出來時可引導幼兒:他的身體長的是什麼樣子的?長不長呀?

教師小結:毛毛蟲長得長長的,他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

二、透過觀察分析,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毛毛蟲的製作材料。

1、教師:小朋友們猜猜看,毛毛蟲是用什麼做成的?(鼓勵幼兒說一說做毛毛蟲所用的材料)

2、教師:剛纔小朋友們說了許多做毛毛蟲的材料。那,毛毛蟲究竟是用什麼做成的呢?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

(教師邊開啟毛毛蟲邊向幼兒展示所用材料並要求幼兒說出材料名稱。)

教師小結:噢!原來襪子裏面裝上紙球,便做成了毛毛蟲。

三、教師示範。

1、教師:那你們知道李老師是怎樣用這些東西做毛毛蟲的嗎?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一老師究竟是怎麼做毛毛蟲的,來看老師的手。(教師開始示範)

先選一隻襪子放在手邊――拿紙團成球塞入直到塞滿――然後用手摸到一個球套一個皮筋。

2、現在,李老師的毛毛蟲做好了,誰來說一說,李老師是怎麼做毛毛蟲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李老師先選一隻襪子放在手邊,然後將紙球塞入襪子,再塞進一個.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與指導

1、教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做一條自己的毛毛蟲?

2、教師:遇到困難的時候小朋友可以請老師幫忙,也可以看看你臨邊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四、討論分享。

教師:小朋友們的小手真能幹,一會兒就將毛毛蟲做好了。現在小朋友們拿着自己的毛毛蟲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訴他,你的毛毛蟲是什麼顏色的,好嗎?

公開課反思

整個活動基本上是透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回答,以及教師示範等形式,基本對於教師提問如“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毛毛蟲是用什麼做成的”等,大部分幼兒能夠做出正確的回答,但是還是

有少數幼兒,在語言表達生存在的阻礙,在活動中,可能太急,少了讓幼兒自我思考的時間,很多都是聰明的幾個回答問題出來就到下一提問,在提問後讓幼兒行動時,出現個別幼兒送錯地方的現象。

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整個活動,我透過提問引導,更多的是讓幼兒自己動手,透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加深幼兒經驗的積累。透過鼓勵讓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製作毛毛蟲。透過反思發現整個活動下來,忽略了個別幾個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透過反思,讓自己知道不足之處,透過改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小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來源:

我們幼兒園比較注重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併購置了許多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小班幼兒剛入園,經過兩個月的培養,已經具備初步的早期閱讀意識。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幼兒都喜歡圓形的物體,也能認識一些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繪本《圓》特別適合小班幼兒閱讀,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繪本閱讀活動。更好地讓幼兒瞭解圓,同時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發展能力、閱讀能力等。

活動目標:

1.初步閱讀繪本,瞭解不同數量的圓可以變成餡餅、雪娃娃、貓頭鷹、火車、糖葫蘆等物品。

2.透過教師提問和觀察,嘗試將環境中圓形的物品用繪本的句式進行仿編。

3.體驗“圓形物體變變變"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生活中一些圓形的物體,會唱“拉個圓圈走走”的歌。

2.物質準備:創設環境,有意識地在教室裏擺放一些圓形的東西。

3.繪本《圓》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繪本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繪本,看看封面上的圖形,你認識嗎?這本繪本的名字叫《圓》。這麼多的圓形寶寶,今天要來給小朋友變魔術呢?它們會變成什麼好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觀看PPT,閱讀故事,初步欣賞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集體欣賞PPT。(1—3個圓的內容)

提問:“一個圓,孤零零",它會變成什麼呢?還會變成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兩個圓,來做伴”它會變成什麼呢?還會變成什麼呢?

“三個圓,正正好”它會變成什麼呢?還會變成什麼呢?三個圓藏在哪?(貓頭鷹和小老鼠)

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4—5個圓的內容。

提問:“接下來會是幾個圓?又會變成什麼好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繪本,從貓頭鷹的地方往後看”。

“四個圓,排成排”它會變成什麼呢?還像什麼呢?圓藏在哪?(火車車輪)

“五個圓,連成串”它會變成什麼呢?還像什麼呢?

三、師生邊完整欣賞PPT邊講述繪本,進一步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這本繪本好看嗎?我們再來看一遍,一起講講吧。

四、接龍遊戲,學習分角色閱讀繪本

集體觀看PPT,第一次教師說前半句,幼兒說後半句。

師:小朋友真聰明,能和老師一起講故事了。現在我們來玩個接龍遊戲,我說前面的“一個圓,孤零零”。寶寶說後面的“好像一個大餡餅”。看誰說得好?

五、尋找教室中的圓形物品

1.在教室內尋找圓形物。

師:我們教室裏也藏着許多圓形寶寶,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快把它們找出來吧。

2.把找到的圓形物用繪本的句式念出來。

師:一個圓,孤零零,好像一個大皮球。兩個圓來做伴,變成一個望遠鏡……

六、教師指相應的物品,進行填充式創編繪本

師:寶寶們真棒!找到了很多圓形的東西,說得也很好,現在張老師來把你們找到的圓形寶寶編到故事裏,就會變成一個新的繪本故事。

教師一邊念一邊指向創編的物品“一個圓,孤零零”好像一個(引導幼兒填詞:大皮球,兩個圓來做伴好像一副望遠鏡等等)。

七、遊戲“拉個圓圈走走”

1.師:今天圓形寶寶玩得真高興,我們也來玩個“拉個圓圈走走"的遊戲吧。

2.遊戲延伸:用創編的句式進行遊戲。

“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變成一個大皮球”。(變成一條毛毛蟲、望遠鏡等等)。

活動反思:

圓形物體是生活中無所不見的,由於幼兒對於圓的認識經驗儲備充分,創設了適宜的教學環境,以繪本爲載體,開展有關圓的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徵,因此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積極動腦,踊躍發言。幼兒發揮想象,聯想到了很多圓形物體,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在課堂上能仔細觀察,積極參與遊戲師幼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是在進行故事仿編環節時於小班幼兒年齡小,入園時間較短,語言發展有限,少數幼兒不能把話說完整,因此,仿編活動還要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不斷練習,從而提高幼兒的仿編能力。

專家點評:

這個活動設計,是一堂從認識“圓”入手的幼兒小班的語言教學活動。幼兒對“圓"有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具備和積累了一定的認知經驗,看圖、觀看PPT,回答關於“圓"的問題,做接龍遊戲,學習分角色閱讀繪本,用創編的句式進行遊戲延伸等活動情節的設計很豐富,很精當,符合幼兒的特點,有感染力,也體現了正確的幼教理念,激發了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也培養了思維能力,對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小班公開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抹香香的簡單方法,並樂意接受與嘗試。

2.知道天冷要保護面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會抹香香。

活動準備:

1.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各種香味不一香香(放在桌上)。

2.環境創設:活動室周圍擺放若干鏡子,自編兒歌《抹香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抹香香的興趣匯入:今天真開心,朋友送我禮物,想看看嗎?(想)

1.教師神祕地拿起盒子,你覺得會是什麼東西呢?(自由發揮)

2.進一步引導:師誇張地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麼呢?(鼓勵幼兒隨意猜想)

二、說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驗

1.出示面油,老師開啟禮物取出來:“看!是什麼禮物呀?”(可以誇誇猜對的孩子),“是面油,也叫寶寶霜(可以和幼兒打招呼)。誰來聞一聞,味道怎麼樣?

小結:寶寶霜,香噴噴。

2.回憶經驗抹過香香嗎?抹過什麼香香?爲什麼要抹香香?

小結:天冷了,面板很乾燥,香香抹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面板。

三、抹香香:學學抹香香的方法

1.“香香怎麼抹的?誰來試一試?”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

(1)先請一位幼兒任意塗,讓幼兒觀察,你發現什麼了?

A.面板上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不均勻B.香香取多了,塗不了了(強調取少一點)

(2)誰來幫助他?(幼兒自己解決)

(3)如果不需要幫助,想什麼辦法自己解決呢?(出示鏡子)小結:抹香香照照鏡子,細細擦,抹均勻。

2.師:(幫幫老師)“我也要抹香香,你們一起幫幫我,好嗎?”師邊說邊塗面油: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照一照,抹一抹,抹均勻了嗎?“快給我檢查呀,我每個地方都抹到了嗎?哦,每個地方都抹到了,我的臉好舒服。”

3、徒手練習抹香香的過程。

一起來抹香香,“你們想抹香香嗎?小鏡子前有你喜歡的香香,去試試吧。”

師巡迴指導:“抹香香時照照鏡子,看看香香抹開了嗎?抹完香香,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面板滑不滑?

小結:高興嗎?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面板了,我們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回家後,我們告訴爸爸媽媽要怎樣保護面板,怎樣抹香香好不好?

附:兒歌《抹香香》

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照一照,抹一抹。小手轉一轉,香香不見了。

小班公開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夠說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及其主要特徵。

2.遷移運動多種感官比較、觀察、認識各種水果。

3.知道吃水果要洗乾淨,果皮、果核不亂扔。

4.讓幼兒懂得多吃水果身體好。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樣自己最喜歡的水果並洗乾淨。

2.教學掛圖:《我喜歡的水果(-)》、《我喜歡的水果(二)》。幼兒自己的形象標記圖人手一張。事先做好水果拼盤和水果沙拉。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我喜歡的水果”。

教師:請小朋友猜幾個關於水果的謎語(見“教學材料”),想一想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根據謎面猜測謎底)

教師:你爲什麼認爲是這個水果呢?引導幼兒說出猜測的理由,並學習有根據地猜測。如果幼兒猜不出來,可出示教學掛圖《我喜歡的水果(一)》、《我喜歡的水果(二)》,根據謎面進行分析。

2.介紹“我喜歡的水果”。

教師:你們都帶來了自己喜歡的水果,有哪些呢?請大家來介紹一下。(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自己帶來的水果的名稱,並讓帶相同水果的幼兒一起介紹)

教師:除了你帶來的水果,還有哪些水果也是你喜歡的?(看水果圖片,幫助幼兒指認他們喜歡的其他水果,並把代表自己的標記圖貼在掛圖的水果旁)

3.觀察各種水果的主要特徵。

教師:看看你們帶來的這些水果,相互比較一下,看上去一樣嗎?(引導幼兒從水果的外形特徵——顏色、大小、形狀等去感知其差異性)

教師:摸上去的感覺一樣嗎?(鼓勵幼兒相互摸摸各自帶來的水果)哪些水果的外皮摸上去是光滑的?那些卻不是的呢?摸上去是什麼感覺?(引導幼兒透過觀察、觸摸感知幾種特殊的水果、如獼猴桃、荔枝、菠蘿、草莓等,並豐富相應的詞語“粗糙”、“凹凸不平”等)

教師:聞起來有氣味嗎?(鼓勵幼兒聞聞不同的水果)

4.品嚐水果拼盤。

教師:我有一些水果拼盤和水果沙拉,大家看看它們是用哪些水果做的?(引導幼兒觀賞水果拼盤,透過品嚐感知不同水果的味道來辨認各種水果)

教師:請你嘗一嘗這些水果,是什麼味道?(幼兒自由品嚐水果並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百科:機械性損傷是水果在收貨、貯藏、運輸、銷售過程中,因爲跌撞、擠壓、磨損等造成的表皮損傷。

小班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感知詞彙:“五顏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運用聽說遊戲的方式感知、理解作品內容。

3.喜歡幼兒園,樂意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 在活動室內佈置草地、小樹林、幼兒園的簡單場景。

2. 大班幼兒分別學會在場景中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

3.小鳥、兔子、梅花鹿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場景中,感知故事的內容。

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站在場景中準備表演。

教師:我是媽媽,你們是點點,媽媽帶你們去上幼兒園。

講到“經過一棵大樹,樹枝上落滿五顏六色的小鳥”時,教師手指着小鳥提問:什麼樣的小鳥?

“小鳥”邊飛邊和幼兒一起說:五顏六色的小鳥。

講到“經過一片草地,草地上有雪白雪白的兔子”時,教師手指着兔子提問:什麼樣的兔子?

“小兔”邊跳邊和幼兒一起說:雪白雪白的兔子。

講到“經過一片小樹林,樹林裏有漂漂亮亮的梅花鹿”時,教師手指着梅花鹿提問:什麼樣的梅花鹿?

“梅花鹿”邊輕輕跺跺腳邊和幼兒一起說:漂漂亮亮的梅花鹿。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聽說表演。

教師幫助幼兒分配好點點、小鳥、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等角色,戴上頭飾,分別站在不同的場景中。

大班哥哥姐姐帶領幼兒一起邊講故事邊表演。

講到故事中的對話時,分角色進行對話。

幼兒交換角色,再次表演。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將《點點愛去幼兒園》的幼兒用書放在語言區,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可以自由地閱讀。

家園共育:請家長和幼兒共同閱讀《點點愛去幼兒園》,激發幼兒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領域滲透:結合健康活動“幼兒園真好玩”、社會活動“我上幼兒園”,培養幼兒樂於上幼兒園的情感。結合美術活動,教師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個表現小鳥、小兔、小鹿幼兒園的底圖,爲幼兒準備小鳥、小兔、小鹿的印章,指導幼兒用蓋印章的方法,表現小鳥、小兔、小鹿幼兒園。結合音樂活動,演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小班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塗塗、撕撕、貼貼等技能,製作一盤好吃的魚。

2、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體驗幫助小貓的快樂。

重點:能塗塗、撕撕、貼貼燒魚。

難點:塗、撕等技能。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白手工紙。

2、魚兒輪廓、膠水、油畫棒、一次性盤子、抹布。

3、背景音樂,視頻儀、dvd、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景,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過生日激發孩子作畫的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課件同時有喵喵的聲音)瞧,是誰呀?小貓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來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一份包裝得很漂亮的禮物,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什麼禮物呢?(放課件)哇!是什麼啊?爲什麼朋友要送他小魚呢?(幼兒回答)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我們也來燒一條魚給小貓吃吧?(鼓勵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燒魚並示範

1。提問:小朋友想想平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燒魚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燒魚的步驟,(幼兒自由說)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對。燒魚的時候要放點油,還有糖啊、醋啊、醬油啊,其實還要點放生薑,鹽、蔥花等等一些調料,這樣燒出來的魚才更香哦!

2、示範燒魚的過程

師:現在我們要開始燒魚了,先將這條白白的魚塗上漂亮的顏色,(邊說邊塗色)塗的時候呢要塗均勻,順着一個方向來回塗,儘量不要塗在外面,小朋友也可以塗各種喜歡的漂亮的顏色,瞧,小魚多漂亮啊。然後拿來一個鍋,在上面放上油(膠水),油要塗滿鍋底哦,注意粘有油的手要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把魚放在鍋裏,(壓一壓)爲了使魚不會太腥呢,還要在

鍋裏放幾片生薑,我們用黃色的紙條來撕生薑,要用多少就撕多少,接着撕點綠色的蔥花撒在魚上,(可以多放點)這樣做出來的魚,會很香哦,最後,我們撕點白色的鹽灑上去,但是鹽要灑的少一點,太多了,魚就太鹹了。有喜歡吃辣的小朋友還可以撕幾個小辣椒放上去,瞧,一盆好吃的魚就做好了。(聞的動作)真香啊!你們現在是不是也想做一盆好吃的魚送給小貓啊?

3、幼兒燒魚,教師巡迴指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也準備了一條魚和一個鍋還有一些調料。

小朋友先要給魚塗上漂亮的顏色————然後在鍋裏放上油把魚放進去————最後放各種調料。手髒了要用抹布擦一下。籃子裏的調料都可以用,不要搶,用完把多餘的調料再放回去。(背景音樂)

三、評價幼兒作品(請小貓吃魚)

師:小朋友燒的魚都差不多好了,我們把燒好的魚放在這邊的展示臺上,你們看看哪盤魚燒得最好呢?(請幼兒說)爲什麼呢?(幼兒說)這盆魚顏色塗得很好看又均勻,調料放的也剛剛好,很香哦!其他小朋友的燒得魚也很香,那現在我們一起來請出小貓咪咪吧?(小貓咪咪請你出來)小貓咪咪:小朋友燒的魚真香啊,謝謝你們!

幼:不用謝!

小貓咪咪:爲了感謝你們我想邀請你們、還有張老師和我一起過生日,好嗎?

四、唱生日歌,結束活動。

小班公開課教案15

一、教材簡析:

《樹葉》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共5句。小詩從“樹枝拿它當扇子”“小蟲拿它當被子”“魚兒拿它當花傘”“小鳥拿當風箏”……從而形象地寫出了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非常喜歡樹葉,樹葉給它們帶來了溫暖和歡樂,同時也反映了樹葉與大家親密、協和的關係。最後一句,樹葉說:“大家都喜歡我,我真高興。”這是樹葉發自內心的感慨,由於大家都喜歡樹葉,因而它感到非常的愉快和興奮。本詩多處運用擬人的寫法,淺顯易懂,琅琅上口,進而抒發作者對大自然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

2、能力目標:①自主積累詞語。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朗讀、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難點: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詩的主題思想。

四、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收集自己喜歡的樹葉。

2、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入。

1、配樂出示課件:各種形狀,多種色彩的葉子。讓學生說一說有哪幾種樹葉,都有什麼顏色?

2、談話激情引入: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樹葉(出示樹葉),你們覺得它們漂亮嗎?喜歡嗎?

3、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評述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透過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教拼音寶寶幫忙,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和劃出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每人做小老師教大家認讀,幫助同伴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3、交流識字方法:你記住了哪個字,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4、檢查識字情況(課件、開火車等多種形式認讀)。

5、大家認識了那麼多的字寶寶,誰認識“詞語花籃”裏的詞寶寶?(指名認讀)

6、除此之外,你還喜歡哪些詞語?(讓學生自由回答,自主積累。)

7、遊戲鞏固——摘樹葉。字寶寶和詞寶寶都躲到葉片下面去了,誰能摘下自己喜歡的樹葉並把葉片下面字或詞讀出來,樹葉就歸誰。

(評述這個環節的設計突出了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這一環節培養學生動手又動口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輕鬆、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積極討論,在“摘樹葉”的遊戲中,激發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積極參與的精神。)

(三)、動作結合,朗讀感悟。

1、老師配樂範讀。

2、教師指導分組讀:看誰讀得最流利並幫助同學指出讀錯的地方。

3、指名朗讀,再讓學生評議。

4、指導朗讀方法:①大家把樹葉當做什麼?說明什麼?(指導學生讀現對樹葉的喜愛之情。)②“我”爲什麼真高興?(指導學生用輕柔、愉快的語調讀。)

5、多種形式朗讀感悟。(分組讀→男女比賽讀→齊讀)

6、加動作讀,加深理解。

7、背誦課文。

(評述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突出《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此環節採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提高朗讀水平,加強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四)、拓展課文,課外延伸。

1、仿照課文自由編詩句

樹葉飛在空中,

蜻蜓_________________。

樹葉落在地上,

小雞________________。

樹葉漂在池塘裏,

蝌蚪_______________。

2、請大家展示自己撿的樹葉,說說它們像什麼?(讓學生自由發揮。)

3、質疑,釋疑。

(評述這個環節的設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求異思維活躍,在鍛鍊說話能力的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樹枝 扇子

小蟲 被子

樹葉

魚兒 花傘

小鳥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