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家長給老師的一封信

書信1.22W

畢業前給老師的一封信,表達內心的想法,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恩,對老師的感謝。看看下面的範文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家長給老師的一封信

  家長給老師的一封信

胡老師及各科老師:

你們好!本應在記錄冊上寫的,但很想多寫幾句,又另備薄紙。

寫時有點百感交集,想不到孩子來到的學校是如此之好,想不到她的老師如此敬業。我與老師幾乎無接觸,僅開了二次家長會。但我強烈地感受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師對孩子、對教育的摯愛。

我也想不到孩子會取得今天的成績。但我也不覺得意外!

今天,孩子在分數上多收了三、五分。但對她的教育,我與老師一樣,感到任重而道遠。真正的考驗遠未開始,等待孩子的,將是越來越大的難關,爲了她的成長,將孩子的一些情況與老師交流一下。

她從小就是一個很堅強的孩子。在她四歲的時候,父母就有意在她身後,讓她引領識路回家。在世界之窗的冰雪世界,她一個人拉着比她高許多的圓盤,登到高處,俯衝而下,沒完沒了地來回奔波,而比她大許多的男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她五歲的時候,便獨自揣着人民幣夠着高櫃檯與大人搶購麥當勞。她從兩米多高的單槓上鬆手跳下來,雖然很疼,但一聲不吭,還要再次上去,往下跳。在她堂哥10歲的生日宴上,爲了各自的妹妹,大打出手。堂哥用雙手掐住她脖子達一分多鐘,她眼淚橫流。任你怎麼問她,她都一聲不吭,直到回家,她不提一字一句。

作爲父親,從小到大,她不知摔倒了多少次,但我從沒扶她一次。只要她能做到的事,從不會去幫她。來回外校,她不願我們接送,我們也極少接送。

孩子是有夢想、有追求的,她緊張而敏感。她想做個父母滿意的孩子,她夢想讀好的學校,她總在期望成功,從不無所事事,從不沉溺於網遊,從不感到無聊。小小年紀,她一個人去書城,一去就是四、五個小時。她很在乎別人的評介,表面上裝作無所謂。在家裏,父母幾乎不輔導她作業,甚至是強拉她一起去郊外遊玩,但她會一個人堅持將作業做完,不用大人操心。往往凌晨2到3點,她一個人獨自在堅持做作業。

孩子性子很直,不會含蓄,不會掩飾。當她5歲一個人買麥當勞時,她也許就養成了快速決斷、果敢自動、不依不靠的特質。總喜歡大膽而尖銳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語不驚人誓不休。潛意識裏,她有控制和引導的慾望,想學“姐們”風範。在小學四年級,她會去組織班裏的自發的滑冰隊,在花園裏橫衝直撞爲能事。當她覺得某男生欺負女同學時,她會上前大打出手,將男生打哭。她從不隱瞞自己,不知道理解別人。先入爲主,自己的感知決定一切,不去認真分析、邏輯判斷。這是年少的錯!相信她一定會在某一天,很真切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她的每一步,都踏在父母的心上。我深深地感到孩子的掙扎和付出,她沒有懈怠,沒有逃避,她想作一個好孩子。

孩子的缺點是顯而易見:不關心人,太主觀,爲一時之氣不顧一切,不配合,愛出頭,畏難,急躁,不經分析快速決斷,等等。期待她的早日改變,期待那些真正的驚喜。

深深地感謝老師!也感謝我的孩子!

鄒文麒父親致敬!

2011年5月3日晚

  家長給老師的一封信

*老師你好!

我是**的家長。

首先感謝學校、老師對我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學校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讓我們每一位家長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學校的老師對我們每一個孩子傾注了愛心和心血,更讓我們家長感動。所以,作爲家長,我理解、支援老師的工作,也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說來慚愧,我感到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還存在着不少疏漏。

一、作爲家長,對孩子在學習方面督促和鼓勵是很重要的,在督促與鼓勵過後,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爲家長學爲老師學,讓孩子知道“我要學”的重要性,而不是“要我學”。只有主動學習,孩子纔會認真地、及時地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每天的家庭作業我們都認真督促,嚴格要求,做錯了題目自己改,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要透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獲得進步!

二、對孩子多一些鼓勵。我常對孩子說,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每一個人的起點不同,我們不能太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你的孩子用了心,盡力了,就是考得不好,也要鼓勵他,對他的壓力不要太大,現在的孩子正處在一個成長期,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理解一下孩子,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給孩子一些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讓孩子輕裝上陣。

1、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有相對獨立的、安靜的學習場所。以平常心對待孩子,與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感到親情,驅除壓力感,有話樂意向你說,有苦願意向你訴。

2、採取鼓勵爲主,批評爲輔的方法。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溝通。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累下來你也想休息休息,對於孩子的貪玩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把功課複習完了再去玩。家長有些時候還是要做出犧牲的,陪着孩子看看書、看看電視,陪他玩耍,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愛意,

3、培養健全的人格,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如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因爲只有在活動中孩子們才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樂。

三、家長要放低姿態,以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對待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成爲孩子的朋友,才能爲孩子提供一個輕鬆、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成爲孩子的朋友,孩子纔會樂意與你談心,有苦願意向你傾訴,你才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與學習動向,及時發現問題並糾正問題;成爲孩子的朋友,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陪孩子一起讀書、看電視,引導孩子多看、多言、多思,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鑑賞水平。因爲,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發展。

四、言傳身教。孩子成長初期的認知水平較低,模仿水平較高,我們給他們講道理,特別是大道理,他們不會太懂,而我們的所言所行,就會像一面鏡子在他們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好是歹,後果不可估量。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時刻做好模範表率作用,用自身行爲來教育孩子,增強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

五、鼓勵爲主,批評爲輔。特別是我們**是非常需要鼓勵的孩子。俗話說:數子千過,莫如誇子一長。耐心、鼓勵和表揚可以激勵人的自信心,自信則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徵。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大人的一句表揚或批評的話,在他們看來往往就是對他們整個世界的評價。所以,我認爲,就孩子的日常行爲而言,做得好的方面,要及時提出表揚,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地指出不足處,並提出更高要求,這樣,她就會牢記自己的優點,逐步改正缺點,循序進步。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爲家長,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我知道,孩子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在此,我再次向爲了我們的孩子而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家長給老師的一封信

老師:您好!

您工作繁忙,請注意勞逸結合。

我們擔心您的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心理上的。或者是由於您來到的這所學校——它可能比較功利。所以想告訴您的是:我們不看重分數。我們看重的是老師和學生的身心愉快與健康;看重的是人間真情;其次是學習方面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和自學習慣的養成。

一直以來,我們感到最不滿意的是學校過分的“緊張”、“機械”、“重負擔”,它使所有人都苦於應付和勞碌奔命於“學校教育”——這臺機器的瘋狂運轉。而對此,我們是否只能說一句“沒有辦法”呢?

我們不知道您對教育現實的“個人態度”是怎樣,而有可能我們的感受比較偏失和我們的觀點不合時宜——讓您無從說起,因爲人們的世界各有不同。

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似乎已經只是一種忙於應付完成學校任務的形式了,也就相當於在“心理上”已經放棄她了,或者也不得不把她當作工具逼她去考重點了。因此,當讀到您寫給她的“靈氣”二字時,我們的心理有一種深深的無奈與傷感!原先在沒有上學之前,她還在學芭蕾、小提琴、畫畫,我們還準備讓她學書法,但上學之後,不得不一一半途而廢。現在我們的最大心願僅僅是守住最後的底線,即確保她能有充足的睡眠,而必須確保它在八點鐘就可以睡覺,而必須確保她的作業在八點之前完成。她只要不生病,我們就已經能謝天謝地。所以,到現在爲止,我們原有的教育措施都已被“淘汰”掉,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今天作業多不多?”——成了“每日必問”。

但是沒有一個人在問:爲什麼我們還不能夠或者還不敢去嘗試我們理想中的教育?否則我們對於教育理念懂得再多又有什麼用?

我們很想聽到您在這方面的感受與體會。

十分感謝您對孩子的讚美與祝福——這對於她必將會終身感念!

預祝國慶節快樂!

孩子的家長

20XX年XX月XX日